关于加强现代生态农业的一己之见

点赞:5035 浏览:158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现代生态农业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基本原则,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体系,是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成功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通过政策引导、部门协作、工程治理、技术集成、模式带动和法规保障,以强化生态环境、改善基本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为依托,创建适应21世纪时代要求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关 键 词: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现代生态农业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基本原则,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体系,是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成功模式.

一、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方向目标与基本要求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目标.一是提高生态农业自身发展水平,即生态农业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二是改善自然资源环境的质量,即区域自然系统资源环境保证性与支持能力;三是生态农业发展目标与区域总体发展目标相一致,即能够满足更高级发展系统对其提出的外部环境要求.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方向目标可概括为:通过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功能强化,建立起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体系、资源保护体系和生态农业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成功构建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显著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与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使区域发展进入较高水平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阶段.以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作为促进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目标要求,把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政策引导、部门协作、工程治理、技术集成、模式带动和法规保障,以强化生态环境、改善基本生产条件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代生态农业为根本取向,以培育优势产业体系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与科学管理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为依托,创建适应21世纪时代要求、具备区域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二、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1、生产结构“整体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的生态条件和自然资源为依据,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调整形成优化的区域农业结构.

2、生产过程的“清洁化.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使一个环节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环节的可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生产安全食品.

3、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应用农业节水技术、立体种植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生物防治位术和农业设施技术等措施,提高区域水、土、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4、农产品“健康无公害”.通过生产基地建设,生产技术规范,控制环境污染,向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无公害农产品.

5、生产技术的“综合集成化”.技术选择要从环境友好和生产高效两个方面考虑,一般要有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才能实现.

6、村镇的“环境优美化”.现代生态农业区域要求村镇、庭院保持清洁卫生优美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整体生态功能.

三、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由于现代农业通过大量高能耗工业产品,如机械、化肥、农药、电力等投入来维系农产品的高产出,使得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调控能力大为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可以说创造了世界农业的奇迹.然而,现代农业在为保障人们的食品供给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资源环境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负面效应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一是影响农业的长远发展.由于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商业能量的高投入,使农业日益依赖于现代工业和石化能源,而作为不可再生的石化能源,其储量的有限性和开发难度及生产的大量投入,使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能源紧缺和能源上涨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农业的长远发展;二是食品污染.尽管农药防除害虫,可提高粮食和蔬果的产量,以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但农化产品造成的残毒超标,影响人畜健康,招致疾病;三是水土流失.大量增施化肥是水土流失,土壤沙化之源,垦荒殖稼使植被破坏,森林减少,水土侵蚀;四是物种减少.高产品农业使种植过份集中在少数几个农作物的高产品种,造成种植狭窄,而森林面积锐减使野生动物无栖身之地,化肥农药的残毒又使大批害虫天敌和有益生物逐年来灭绝;五是环境恶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势必造成土壤板结和水质污染,农田遭受侵蚀或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特别是大量氮肥的施用,在农田和饮水中残留过量的亚硝酸盐沉积,对人畜造成严重危害.

可见,现代农业由于片面追求农业的高产出而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力,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前些年,在大量增加农产品产量,保障人们的农产品需求的同时,由于忽视生态经济规律,正面临着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江河淤积、地力下降、能源短缺、水源紧张、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难题.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未来农业发展,于是“大农业”、“两高一优农业”、“飞鸟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构想应运而生.尤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的设想引起了决策、理论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广泛关注.

我国生态农业是一个“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对农业生产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组装和合理调整,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因地制宜地安排粮食作物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合理配置大田种植与林、牧、渔业的生产比例.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根据资源优势协调好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在吸收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开发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及农用机械等农业生产资料,积极推广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托全部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和持续增长.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全国2135个县市区,绝大多数都有农业,不少县本身就是农业大县,而一般的农业大县,经济上都不发达,都普遍存在着脱贫致富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艰巨任务.一些贫困地区的贫穷不是单纯的食物供应不足,而是形成了一种“山光、水尽、人穷”的恶性循环;一些生态环境虽不很恶劣但却十分脆弱的地方,理应禁止人类的大量索取,但这些地方又恰恰面临解决最基本的衣食需求问题的压力.若按照“靠山吃水,靠水吃水”的理念去就地开发,以缓解即期需求,只能是环境更加恶化,人们将陷入难以解脱的“贫困陷阱”.开发难、不开发更难,已成为贫困落后地区消除贫困的两难选择.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选择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着力建设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对于消除贫困地区脱贫面临的两难选择,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于加强现代生态农业的一己之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态农业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改变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环境人口承载力低下状况的可靠保障.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发展生态的怎么写作功能,而且强调这种维持与保护的生命力在于它不是追求一种较低交换层次的原始平衡,而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坚持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最优化方法设计多层分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在生产、增益、减耗和加工上,联结相对独立与平行的一些生态系统为共生网络,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充分发挥物质潜力,减少废物,根据自然、经济、市场和社会情况,因地制宜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使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重建与发展,从而使一定量的资源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即环境人口承载力大幅度提高.

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促进农村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突破口.我国一些农村难以走上致富之路的原因,就是缺乏一种利益诱导机制,将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现代生态农业的构建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要建立一种利益驱动机制,即将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导入市场经济,通过市场的导向作用和政府引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进一步改变农民的利益取向和生产模式,使农民从传统的种植模式中解脱出来,向农林、牧、渔、种、养、加全面发展.在限制和拒绝对生态有害的生产选向的同时,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优势及市场潜力,扩大商品总量,提高商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从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4、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最佳选择.现代生态农业将高效农业的“高产优质,结构优化,产销一体,高新技术,管理科学,集约经营”等基本要素与生态农业是一个“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对农业生产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组装和合理调整,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的基本内涵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依托全部农业资源,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农民生产经营系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同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