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

点赞:19891 浏览:857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具有强体魄、晓、健人格、知进取等积极意义.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已完成价值超越,教育的核心已从注重职业能力转向职业素养.将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必然.

【关 键 词】职业院校;传统文化;德育教育;有机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已完成价值超越,教育的核心已从注重职业能力转向职业素养.二者在教育的意义上都是以德行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解析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是文件的重要精神.

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一是提倡强健体魄,中国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既能够强身健体,又能磨练意志.二是蕴含规范,团结互助,尊老爱幼,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等.三是蕴含完善的人格修养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自身人格的修炼,即修身为本、道德至善.四是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五是蕴含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二、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当前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良习惯多.学生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贪图安逸享乐,虚荣心极强,由此造成抽烟、酗酒、旷课、打架斗殴等问题.二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学生普遍有得过且过心理,依赖心理严重,动手能力差,生活状态一塌糊涂.三是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学生自幼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存在自卑、爱走极端等心理障碍,由此给学生管理、同学交往等带来不利因素.

第二个方面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问题.一是急功近利,眼高手低.一切以眼前利益为关注点,缺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态浮躁,满腹怨言,无法正确看待企业、社会、家庭出现的问题,对企业忠诚度差,频频跳槽.二是纪律性差.学生散漫惯了,对企业的严格管理不是正确面对调整自己,而是消极应对,要么自行离职,要么被企业开除,要么懒散混日子,无法适应企业的严格管理.三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较差.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团队意识,难以在企业长久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

首先,紧抓理念的融合.二者之所以能够起到的教育作用,其实质乃是抓住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古语云:“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作善也”.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做好行为世范的表率作用,进而影响学生积极效法,这样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应该上自领导,下至老师,自上而下从各方面点滴去力行、去做、去实践.

其次,紧抓内容的融合.一是抓住人性本质.激发老师学生向善之心,培养师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正如古语:“育者,养子使作善也”,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长养人的善心、善言、善行,这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二是重点培养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养成不计较个人短期得失、乐于奉献、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良好品质.三是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德智体美,样样涉及;琴棋书画.门门略知,着力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是突出教育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孝道”为核心,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则可以《弟子规》、《孝经》、《朱之治家格言》、《大学》等经典为核心教学内容,通过言教、身教、境教的途径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注重形式的创新.一是精编校本教材.精选《弟子规》、《孝经》、《朱子治家格言》、《中华德育故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开设部分课程.二是巧设教育媒介.充分利用早读、社团、演出、文艺等渠道,如在早上素质教育课上学习经学;在第二课堂上学习书法、中国画、音乐、太极拳、武术、乐器等;在学生活动上开展读书会、社团、义工队等实践性活动;在班级上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班会、团会;在技能文化艺术节上增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主题演讲、实践感悟等比赛.三是成立学校分享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力行情况进行分享,通过成立“师生读书会”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自我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最终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将孝道、尊师、奉献、感恩、节约等优秀品质真正入心入德.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融合的成效

一是学生素质得到提高.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教育,触动学生的心弦,学生能够自我反省改过.在校能够有爱待人,团结他人;在家能够尊重长辈,感恩父母;在社会能够谦恭有礼,遵循秩序,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学生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修正完善,普遍较谦虚好学、主动学习,尊重领导、师傅、同事,在企业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奉献精神,不计较短期工资和个人短期得失,具有团队精神,人际关系好,不拉帮结派.

三是招生入学率得到提高.学生普遍对家长、老师、同学发生了诸如感恩、团队意识等积极态度的变化,学校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管理教育后,后期学生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了,流失率降低,学生和学校的正面形象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同,招生入学率明显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是当前以及今后职业教育研究的主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的这样一个群体,更应该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本质来引导学生,长养学生的德行,从而教育其一技之长怎么写作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