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与生之间的导学关系探究

点赞:8399 浏览:333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存在着认识误区,对教学实践产生了不良影响.影响导学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导师的指导风格与素质、课题与经费、师生的交流频率等.促进导学关系良性发展的对策一是导师有责任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教学过程不断进行改进;二是研究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完善相关机制.

【关 键 词】研究生教育;导学关系;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导师和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的关系贯穿于研究生教育过程的始终,影响研究生教育的成效.我们说传统意义上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导学关系,是指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程学习、参与课题研究、完成实验设计、撰写学位论文等,并在此过程中学做学问、学做人所形成的一种教学关系.这种导学关系不仅包括“释疑解惑、传道授业”的教书,也包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1]然而,近年来,伴随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不断被淡化,而代之以“老板与员工”、“师傅与徒弟”的比喻和称呼居多.在这种观念下,师生导学关系对个体精神的陶冶性和培育性的教育价值日渐被忽略.因此,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探究当前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的现状,剖析影响两者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和对策,对促进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良性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导学关系的现状

当前,伴随全球信息化的浪潮,社会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被打上了社会世俗的烙印,在认识上逐渐出现偏差,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导学关系显现出许多新的问题,并对教学实践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据调查,有多数研究生认为导师与自己是一种纯学术研究的关系,一些研究生认为导师与自己是老板与雇员型的关系,还有部分学生则将师生关系视为长晚辈和挚友的关系等.总之,随着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师生权利义务及角色的不断转换,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日趋复杂.

二、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不仅与研究生的学业相关联,也关系到研究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更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思想品德的养成息息相关.在现时代,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导师的指导风格与素质

导师的管理风格、培养特色和人格魅力是影响师生导学关系构建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导师以扎实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宽广的学术视野、高超的指导艺术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摸索、积极创新,往往容易受到学生的爱戴.与此同时,导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也对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生从导师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到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底蕴、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对导师的学习、尊敬和热爱之情,这反过来又强化了导师的爱生心理.

导师与生之间的导学关系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导师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师生的交流频率

由于研究生扩招热度一升再升,师生比的差距逐渐拉大,研究生数量急剧膨胀,一些专业课教师、研究生导师等的课时数量明显超出了正常的承受限度,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课时更是有增无减,这给教学质量、研究水平以及教师个人的业务水平提高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方面使得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怎么写作社会的能力相对弱化,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另一方面,导师的“忙”和研究生的“多”客观上造成了师生之间交往频率的下降,研究生很难有机会与导师建立经常性的联络,而导师也很难抽出时间来充分地考虑、关注每一位研究生的成长,交流与沟通上的障碍导致师生关系日趋冷漠,势必影响到师生导学关系的良好构建.

3.导师的课题与经费

导师是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者和引领者.一般来说,导师科研项目或课题的有无、经费的多少往往会影响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的构建良好与否.自研究生入学后,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方案为研究生设计部分专业课,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除此之外,还会根据研究生的特长、兴趣、能力等分配研究课题,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和科研能力.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导师,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积累外,还应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有稳定的、别人不能轻易取代的处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只有这样,导师才能为研究生提供明确的选题方向和较好的研究条件,使研究生始终能够在科研前沿阵地得到锻炼.[2]

三、重构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的思路和对策

导师如何“导”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有责任、有义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教学过程等不断进行改进,这对促进导师与研究生的导学关系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教学理念的转换与提升.要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导师首先要在教学理念上实现较大的转换和提升.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发展关键期,研究生教育面临着传统社会所不曾有过的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更考验人们在危机和变化中的自我调适能力.在现代社会,研究生导师要开始改变以往不适应现代教学的理念,尝试理解研究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自我实现的,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勤奋思考、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

(2)知识结构的补充与完善.随着新知识的不断产生,新领域的层出不穷,客观上促使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也必须不断更新.因此,研究生导师应该及时“充电”,补充新知识,探索新领域,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导师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解惑”,“授业”是授人以鱼,而“解惑”则是授人以“渔”,这是师生导学关系的更高层次.“解惑”的实质是教给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克服困难并能举一反三的能力,而这正是验证导师能力的关键所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