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名与字中的“之”字浅

点赞:3335 浏览:77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搜集了古代历史人物的姓名,通过整理发现名与字中带“之”的历史人物颇多,已形成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本文对名字中“之”的用法进行归纳,发现大部分“之”在名或字中为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也有部分用了“之”的本义,或同音检测借,但为数不多.

关 键 词:“之”名字助词

一、引言

中国人的名字中有些字重复出现,并且重现几率相当高,这种现象从古至今未曾消失过.“之”字便是其中之一.《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①中的人物都有名与字,名或字带有“之”字的人物数量众多.这些名字一般是复名,“之”所处的位置不一致,因此名与字中的“之”往往具有不同的功能.

二、“之”在人名或字中的用法与功能

人名或字中带有“之”的通常是复名,一般是“姓氏+名或字”,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姓氏+之+□②”,另一种是“姓氏+□+之”.前者在《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中有49例,后者有98例.


1.姓氏+之+□

据已有资料可知,最早大量出现这种形式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左传》《孟子》都有记载.《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中记载“《论语·雍也篇》有孟之反”“王氏《经传释词》词卷九云:《礼记·射义》,公罔之裘.郑注曰,‘之,发声也’.《左传·僖二十四年》,介之推.松注,‘之,助语也’.”“清陈僅云:古之缓声,多用语助,人名亦然,石之纷如、舟之侨、上之登、夏之御寇、烛庸之越、公之鱼、耿之不比等妇人有南之威、丽之姬等自汉以降,无此例矣.”由此可见历来的研究都将这种形式中的“之”译为语气助词.

到了现代,何乐士所著的《<左传>虚词研究》对《左传》中出现的“之”作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之”共出现7156次,其中助词“之”出现2564次,而这些助词出现在专有名词中的“之”共33例,约占助词“之”的1.3%,如“介之推,烛之武”等,“之”都是虚词,和以往的研究一样都将此“之”归为语气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郭复华在《“之”字用法浅释》一文中列举了带有“之”的句子,并作翻译: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左传·僖公三十年》)——佚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检测如您派烛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左传·僖公二十四》)——晋文公赏赐曾经跟随他流亡的人,介推不说自己有功应当受禄,而赏赐便也没有得到.

文中直接将“烛之武”译为“烛武”,“介之推”译为“介推”,意思是“某家的某人”,可见郭复华也将这类“之”归为语气助词.但是这一归类与解释相矛盾,既然“之”可以省略,那加“之”用来补足语气就没有必要了,又“某家的某人”这一解释似乎将“之”理解为结构助词更为妥帖.这样“某家的某人”的解释就非常妥当,因此名字中的“之”在春秋战国时期既是语气助词,又是结构助词,即可归类为助词.这样的“之”是不可省的,因为在名字中起到足音的效果,三字格名字如“介之推”“烛之武”等,“推”“武”都是单音节,中间加个“之”,读起来有鲜明的节奏感.四字格名字如“伊公之他”“烛庸之越”等,“他”“越”字只有一个音节,结构不平衡,加上“之”则使四字格拆分为二二的形式,也增强了节奏感.如此“姓氏+之+□”式的结构可以分析为“姓氏-之-□”.

历史人物名与字中的“之”字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助词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然而,“姓氏+之+□”式中“之”的另一种用法引用了基本义,即“到、往”的意义.如张之洞,字香涛,《古人名字解诂》一书中作如下解释:

《说文·水部》:“洞,疾流也.”《水部新附字》:“涛,大波也.”流疾波必水大.佛家有香水之海,环绕须弥山,故以“香”饰“涛”.原字孝达.“洞”有“贯彻、通彻”义,故以“达”相协.《说文》“洞”段玉裁注:“引申为洞达.”又字香岩,此取“岩洞”义.

从注释可见,当表字为“香涛”时,以“香”饰“涛”.这时,“之”用作助词,无意义.结构仍为“张-之-洞”.当表字为“香岩”时,取“岩洞”义,可以引申理解为一种能够“洞察世事透彻澄明”的境界.“之”在这里用作动词,是“到,往,去”之义.整个名字即“到达澄明之境”的意思,表达了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因此结构应为“张-之洞”,即为“姓氏-之□”的结构.

可见,“姓氏+之+□”式中大部分“之”都解释为助词,有少数“之”会引用基本义.解释为助词的“之”一般是“姓氏-之-□”的结构,解释为基本义的“之”一般是“姓氏-之□”的结构.要区别“之”在“姓氏+之+□”式中到底是助词还是动词,需要结合字与“□”的基本义进行分析.

2.姓氏+□+之

“姓氏+□+之”式在古代被广泛运用于人名或表字的择取.这里的“之”一般是词缀,除姓氏外,人名或表字绝大多数是由两个字组成,其中一个字为主,一个为辅.“□”为主词,是人名或表字的主体部分,或表达志趣,或寄托理想.“之”一般缀于主词之后,是个辅助词,但是在不同的主词后“之”具有不同的词性.

一种“之”是助词,主词意义完整,“之”只是用来凑足音节,使整体读起来有节奏感.人名中的“之”一般都是助词,比较突出的就是魏晋时期盛用“之”字.父子兄弟数代相承,并不避讳.如:

琅琊王氏六世有:晏之、允之、羲之、颐之、胡之、耆之、羡之、彭之、彪之、翘之;七世有:崑之、晞之、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茂之、随之、伟之、越之、临之、望之;八世有:陋之、肇之、帧之、静之、裕之、镇之、弘之、韶之、纳之、瓖之、泰之;九世有:悦之、狭之、瓒之、昇之、标之、唯之、逡之、珪之;十世有:秀之、延之、舆之(萧遥天,2007)

一大家族如此盛用“之”字实属罕见,“之”字在魏晋时期是贵族子弟的特别标志.王莽新政时曾禁用复名,但后来复名在魏晋时期又复苏,为标示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贵族子弟取名都带有“之”“士”“僧”等字,王氏家族无疑是泛用“之”字的典型家族.在魏晋时期,人名中的“之”字就是一个词缀,助词,起到帮衬作用,补充音节,无意义.有一种说法“之”字是五斗米道德标志,但就“之”在姓名中的语能来说还是助词.表字中大部分“之”也是助词,如“丁谓,字谓之.名、字相同.缀以‘之’,表示取称谓义.后更字公言.言、谓皆语言现象,故相协.”(吉常宏,2003)这样的助词“之”只是用来凑足音节.另一种“之”是代词,是为了补充完整“□”的意义.一般这样的“之”出现在表字中,需要结合对“□”的分析才能确定词性.“卞壼,字望之”.《尔雅·释宫》:“宫中衖谓之壼.”“壼”与“望之”不协.“壼”当是“壶”之讹.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史记·秦始皇本纪》:“言海中游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张守节正义:“《汉书·郊祀志》云:此三神山者等未至,望之如云;及至,三神山乃居水下;临之,患且至,疯辄引船而去,终莫能至云.”是三壶终是可望而不可及,故名“壶”字“望之”,意在求仙.可见,“之”指代的是那些神仙,表示自己的意向,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名与字的意义相协.在这里“之”为代词,是比较特殊的例子.

除了上面所分析的,附一类很特殊的“之”字.晋胥童,字之昧,齐庆舍、鲁秦非、卫任孙牟、孔门弟子公祖苟兹都字子之.《古人名字解诂》中对公祖苟兹注为:公祖复姓.兹、之皆有“此”义,同义相协.而“历来都认为这个‘之’非语助词,训诂学家有训为动词作注解的,有人认为是止字讹化的”,由于所查资料甚少,在这就不再详细分析了.但可以把这类“之”独立出来归为一类.

三、结语

本文通过整理历史人物的名或字,对带有“之”字的人名或字作了一番分析.从语言角度上,讨论了“之”在人名中充当的功能与用法,并从意义和词性方面进行了论述.“之”在人名中大部分用作助词,用作实动词时,引用了基本义,这得结合具体的环境进行分析.对人名中“之”字的分析便于厘清中国人名与字的关系,人名或字中“之”的语用.在历史文化角度上,通过“之”使用频率的变化,简述了中国人名由单名向复名发展的趋势.中国的人名承载了太多的思想,名与字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并寄托着长辈的殷切希望,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却能不断自我鞭策,自我提醒.名与字的相关性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释:

①本卷收集1949年10月1日以前去世的历史人物.下同.

②“□”指姓名中除姓氏与“之”之外的字,如“介之推”中的

“推”,“石之纷如”中的“纷如”,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