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

点赞:26960 浏览:1208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该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一是重视实践教学;二是重视教材建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是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开展教学,注重培养英语、计算机操作能力 .

【关 键 词】高职教育;国际贸易实务;培养目标;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模糊区域,培养的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缺乏专业操作技能.这不仅没能达到高等职业的教育要求,也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对学生在外贸行业的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使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学生在人才竞争市场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就必须对现行的教学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力及满足社会需求,以突出高等职业的教育特色.

一、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分析,外经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高职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岗位群,多为单证员、货代员、外贸业务员等.企业对有一定实务操作经验,持有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外贸人才相当欢迎.为了满足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得培养的毕业生上岗时能够系统掌握对外贸易专业知识与技能,适应企业环境需要,成为具有较强职业实践能力的对外贸易应用型人才.

关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贸易实务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理论性课程较多,理论课时比例过高

从课程设置上看,该专业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如设置了较多的理论性课程,像《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世界贸易组织概论》等,而对《外贸业务员》、《外贸函电》、《报检实务》等这样的实践性课程设置的却较少.另外在课时分配上,同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讲授所占课时较多,而真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课时比重却很少,实习环节也流于形式,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机制.从而导致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这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单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是不一致的.

2.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较严重

由于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大都参照本科院校进行设置,所以在设置过程中忽略了高职和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区别,从而导致课程设置贪多求全,使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比如该专业《外贸函电》、《国际商务单证》、《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的实训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也使得学生重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难以组织教学.

3.教材建设滞后,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已出版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与普通高校的教材相差无己,甚至就是前者的缩略版、改写版.这样的教材,会造成教学中存在一些太理论化或不实用的问题,与职业教育相脱节.

此外,由于国际贸易局势变化较快,我们的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实践.例如UCP600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生效,但许多2007 年以后出版的教材仍然以介绍UCP500条款为主,这类教材由于不能及时更新就会滞后于国际贸易实践,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

4.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长期以来,该专业的课程普遍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学生仅仅依靠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被动学习,很难深入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要点,更不能体现“教、学、做”为一体.并且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实习实训基地,缺少体验实际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造成学生实践技能差,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外贸行业的就业机会.

5.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脱节

在实际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很多学校并没有把外经贸行业的职业资的标准和内容纳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使得专业课程与职业资的要求相适应.另外,对于课程的考核停留于固定的卷面模式,只是以纯粹的考试来考核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并未按职业资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考核.这样不能体现高职院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要求,从而导致学生只学课本,与职业技能相脱钩.

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的改革思路和建议

重视实践教学

(1)合理安排课程,增加实践课程和课时的比重.本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按知识结构的布局设置基础知识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三大类,并在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当中多开设实践性课程,如《国际商务谈判》、《报关实务》等;以及适当增加其实践课时的比重,如将原实践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等得实践课时比例与理论课时比例的1:1,调整为2:1,增加学生动手训练的机会.另外,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和课程的交叉设置,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如在专业必修课程中,我们可以对《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

(2)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重视实务模拟作用.针对该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我们应该大力建设与之配套的实训室,比如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室、单证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等.学生在实训室模拟对进出口业务中的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交换,体会外贸实务中面临的具体工作和操作,从而实现“教、学、做”为一体,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另外,模拟实训室也是解决当前学生到企业实习存在企业不愿接收等诸多困难的条件下最有效的手段.

(3)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应发挥企业优势,应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争取在企业真实环境进行实习的机会,并与企业联合对学生实习环节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保证实习环节的质量.这与本专业 “2+1”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非常吻合的,即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到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毕业时能够具有岗位胜任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和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推进校企办学,让企业参与学校招生、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入学时就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就业的后顾之忧,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的双对接.


重视教材建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材的选择上,一方面我们应扩大新版教材的比例,使用国家级优秀教材、部颁教材、国外引进原版教材等等,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组织有关教师,甚至聘请经验丰富的外贸人员参加相关教材的合作开发,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要求,有计划地编写系列化的校本教材,这样才能更加符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授课不应局限于书本,要将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传授给学生,及时修改、变更和充实教学内容.比如关于贸易方式的内容,目前教科书都没有介绍国际贸易最新做法EDI,任课老师就必须及时将EDI的特点、作用、操作程序较详细地向学生介绍.否则,学生课本上学的内容已陈旧或过时,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个人认为除了使用系统讲授的常规教学方法外,目前成效比较好的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主要为采用案例为切入点实施教学,老师通过收集最新的与外贸业务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将案例所涵盖的外贸知识理解透彻.

在教学手段上,对于传统 “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板书时间,丰富课堂信息量;而且可以将比较枯燥的专业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音画形式表达出来,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开展教学

目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跟单员资格证书》、《货代员资格证书》等. 为了使学生真正获得实实在在的岗位胜任能力,我们应该依据这些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将职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和考核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可以得到高职院校的书,又能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即“双证制”.通过采取以证代考的职业资格考核方式,把学习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从业技能,引导教学过程;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增添砝码,使得 “教学、考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注重培养英语、计算机操作能力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是从事涉外工作的,因而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能力,能够利用英语及时有效地与外商进行沟通.对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继续开好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又与国际贸易专业有关的课程,如《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口语》、《外贸函电》等.基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低下的现实,建议在以后的教学计划中特别加强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提高学生进行外贸磋商的能力.此外,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比如其中的多数贸易规则、贸易术语等都是直接由英文翻译而来;合同条款的磋商与订立、单证的缮制等都是直接用英文来表达.因而我们可以尝试进行双语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的氛围和应用.

另外,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要求实现全球运作的信息化、电子化,企业对求职人员计算机操作有一定要求.因此,我们在专业教学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电子商务发面)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处理相应的外贸环节工作.

综上所述,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应重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且紧扣该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开展教学,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内容;并注重学生英语、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才能突出高职的特色和达到高职的教育要求,才能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外贸业务人才.

【参考文献】

[1]范明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群建设探讨[J].科技资讯,2010.03.

[2]祝胜凯,刘荣梅.培养综合技能型外贸人才—创新对外贸易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消费导刊,2007.05.

[3]张宏东,刘永涛.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4]刘安鑫.“2+1”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

[5]黄安平,江荣华.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