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竞技体育思想历程趋势

点赞:33507 浏览:1557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建国60年来,中国竞技体育思想经历了数次蜕变之后持续着自身的发展进程.竞技体育思想的每一次变革都会促使竞技体育实践做相应的改变,而竞技体育实践的发展又会催生竞技体育思想新的飞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调查法对我国竞技体育思想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研究,阐明其发展历程中的规律与特点,探索其发展趋势,为深化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竞技体育思想发展趋势

竞技体育思想同体育的概念一样,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竞技体育思想:在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下,人们对以比赛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的全面的认识.狭义的竞技体育思想:即竞技体育思想,是指在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下,人们对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训练过程的总的认识.

建国后中国竞技体育思想历程趋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竞技体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我国竞技体育思想发展的历程

竞技体育思想的演变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向世界展示自信与自强;第二个阶段劳动、军事代替竞技体育时期;第三个阶段重点抓提高阶段(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制形成);第四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体育外交;第五个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平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用竞技体育显示改革开放的成果;第六个阶段“以人为本”是竞技体育思想人文精神的集中展现.

1.1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向世界展示自信与自强(1949-1965年)

新中国建立前,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营养缺乏,劳累过度,导致体弱多病而又得不到治疗.鼠疫、霍乱、天花、疟疾等烈性传染病肆虐为患,夺去无数人的生命,甚至全家、全村灭绝.据1948年(民国37年)调查,单疟疾患者就多达2.8万余人.当年壮丁体检19800人,有明显病残的不合格者竟有12150人,占被检查人数的61.4%.其体质之差,可见一斑.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6月10日,同志发表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1953年底,全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党组向提交了《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正是在这些思想指引下,新中国体育事业开始了自己的奠基之旅.为我国竞技体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2劳动、军事代替体育时期(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竞技体育思想与整个体育事业一样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些极“左”的东西也进了全运会并喊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这一口号从人文的、体育的观念来看,没有什么错误.但当时在运动场上,这句口号的本质被歪曲了,竞技体育的本质被抹煞了,竞技体育的魅力也不复存在.

1.3重点抓提高阶段(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制形成1977-1983年)

1979年中国恢复了与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关系,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中国当代体育成了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机遇,迎接挑战,发展竞技体育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被提到了极度重要的位置.那个年代,国家但凡想干一件事,就一定会举一国之力去尽力做,而且多半都能干成,比如女排、乒乓球,当年就是全国人民玩乒乓、打排球,造就了排球三连冠、乒球七冠囊括.


1.4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体育外交(1983-1995年)

1984年,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了加快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体育事业开启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体育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体育外交的思想更加不可阻挡.从2001年中国篮球运动员王治郅加入NBA开始,姚明、易建联等中国球员接连赴美,美国人通过他们的表现看中国,而中国人则通过NBA了解美国.姚明如今已被中美两国许多人视做中美文化交流的大使.对于世界政治格局以及中国的发展而言,“体育外交”意义非比寻常:小球改变了当时国际的形势,中国获得了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使我们能专心致志地搞经济建设.中国今天国际地位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乒乓外交.

1.5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平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用竞技体育显示改革开放的成果(1996-2008年)

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加入WTO,这一切使得中国正在发生急剧深刻的社会转型,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在这种背景下,竞技体育思想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质.

1.5.1竞技体育职业化

1992年6月召开的著名“红山口会议”,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的新一轮改革发展战略开始酝酿,并由此揭开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体育深化改革的序幕.1993年以后,在足球改革初见成效的影响下,经验被推广到其他体育领域和运动项目中,拉开了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帷幕,推动了整个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1.5.2竞技体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全面融合

从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到乒乓球队的长盛不衰,从姚明、郎平的“走出去”到众多外籍教练员的“请进来”,从国际体育名牌风行中国到中国民族品牌装备国际明星,当今世界,竞技体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全面融合,使我国运动员的价值观更加理性.

1.6“以人为本”是竞技体育思想人文精神的集中展

现(2008-至今)

北京奥运会之前,竞技体育在很多时候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含义,而北京奥运会后,竞技体育自身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掘.正是因为这种进步,北京奥运会喊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口号.“健康重于金牌”的人性化理念在北京奥运会上也得到生动诠释:身负众望的刘翔因伤退赛后,得到了全社会普遍的理解;几乎与奥运共生的“爱国主义”,在本届奥运期间,并没有那么高调,媒体的报道,少了很多“为国争光”,“他是中国的骄傲”这样的字眼.2我国竞技体育思想的发展趋势

2.1“以人为本”是竞技体育思想发展的本质回归

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使“以人为本”更为深化,使全民健身在中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促进中国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在这60年里,老百姓对体育的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经过奥运盛会的洗礼,人们对体育的理解逐渐回归本质:竞技只是手段,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才是奥林匹克的真谛.它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人为本”要求使运动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以人为本”的思想下,竞技体育思想应从运动员树立“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切实加强竞技体育工作.

2.2中华体育精神是我国竞技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体育精神是我国竞技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全国各个行业、各条战线的同志们都要大力发扬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发扬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于创新,力攀高峰.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是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使我国竞技体育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是“制”.在制的作用下,我国在亚洲已牢牢确立竞技体育霸主地位.今天,尽管中国体育的“制”仍存在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但不能对“制”全盘否定,而应在吸纳优势的基础上,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即探索新的模式.

2.4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思想将会在实践探索与改革发展中逐步形成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出现,对竞技体育功能与人的培养的认识的深入,以及对竞技体育特性讨论的逐步展开,对竞技体育思想的研究将会从更多新的角度展开.这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思想将将会在体质教育论与运动教育论思想基础上引入运动目的论教育思想,并使之交融.从重视竞技体育的生物改造功能转向在不轻视竞技体育生物能的同时,强调竞技体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和文化传递功能.

2.5竞技体育思想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体育媒体的宣传

从建国初的一报几刊到如今几乎每报必有体育版或体育专栏、体育类专业报刊遍地开花、互联网和手机报实现了体育资讯的即时播报,从广播独领三十余年到卫星体育频道24小时放送,互动式、点播式体育节目唾手可得,中国体育传媒所走过的每一步都与新中国竞技体育思想发展变化交相辉映,与人民由最初仅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参加体育活动,到参加体育运动就是健康和快乐,人人都乐于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益处的的战略转折的进程水融.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加速发展,中国的体育传媒还将持续发出中国的强音,去冲击世界的视网膜,去震撼世界的神经,引导世界人民正确地参加竞技体育运动.

3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上述几种竞技体育思想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每个时期的竞技体育思想,都有与其历史时代相适应的主要特点和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即具有竞技体育思想的阶段指导性;比较而言,不管哪个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竞技体育思想都体现了体育思想的价值;不同历史时期的竞技体育思想,具有其明显时代的特征,但相互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凸现出一种继承和发展的递近关系,并由此发展形成了当今一个比较完整的体育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