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言学视野下的中外学术文摘要中的模糊修辞

点赞:6530 浏览:189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通过对中外学术论文摘 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模糊限制语在摘 要语篇中的分布状况、语用功能和文体风格,以及中外学者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的异同和原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摘 要语篇中的模糊修辞,增强学术英语写作能力,为更好地开展ESP教学研究作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 键 词:中外学术论文摘 要;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59-02

前言

摘 要,作为一种学术体裁,其主要功能是迅速而准确地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因此,摘 要以其内容的客观性和信息传递的精确性而著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科学探索的不确定性,摘 要无法真正做到“准确”和“客观”,因此,一些模糊限制语便出现在摘 要语篇之中.模糊限制语是指“有意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生成语义学家拉科夫于1972年在他的论文《语义标准和模糊概念逻辑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来的.由于人们一贯关注学术语篇的准确客观性,因此忽视了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修辞作用,而对于摘 要中模糊修辞的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为了深入理解摘 要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和语言特色,本文将通过对中外学术论文摘 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模糊限制语在摘 要语篇中的分布状况、语用功能和文体风格,以及中外学者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的异同和原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摘 要语篇中的模糊修辞,增强学术英语写作能力,为更好地开展ESP教学研究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Swales学派的IMRD结构作为分析语料中摘 要宏观结构的参照,即学术论文摘 要的宏观结构分为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语步.对于模糊限制语的分析,本文将主要研究由Varttala划分的以下五类词汇形式的模糊限制语:认知情态动词模糊限制语、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认知副词模糊限制语、认知形容词模糊限制语以及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

二、结果与讨论

(一)模糊限制语在中西方学者撰写的英文摘 要各语步中的使用分析

从模糊限制语在中西方学者撰写的英文摘 要各语步中的使用频率来看,讨论语步模糊限制语的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引言和结果语步,而方法语步中模糊限制语的密度最小.这主要是由于摘 要各语步不同的交际目的造成的.从功能上看,引言部分主要是引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语步中,作者通过评述该学科内前人研究的成败作为切入点,阐述其论文研究的目的、动机以及核心内容.在评述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时,作者除了使用一些像“few”、“little”等属性模糊限制语来暗示读者以往研究的空缺外,还使用了一些像“neglect”、“violate”和“inadequate”、

“outdated”等具有负面意义的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和认知形容词模糊限制语,来谨慎地指出前人研究成果的不足.这些模糊限制语的大量使用不仅间接地表达了该领域仍需大量的科学研究,还暗示读者本项研究潜在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语步是论文摘 要中最客观的部分,是对研究所用到的实验、数据、方法、程序进行精确描述,为下文新的学术观点的提出提供依据,并不涉及对实验结果的推论.因此,模糊限制语在这一语步中的出现频率最低.

结果语步的作用是展示研究结果,要求作者对其研究结果作真实、准确的描述,因而拒绝大量模糊限制语的存在,只是使用少量像“re-examine”、“re-observe”等带有前缀“re-”的表示反复意义的行为动词和像“show”、“reveal”等表示客观意义的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来表明研究结果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无数次实验,在对客观事实反复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显示了新的科研成果的可信性和客观性.

讨论语步是学术论文摘 要中最具有主观性的部分,是作者在完善和拓展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论断.在这一语步中,作者大量使用一些像“interpret”、“argue”、“suggest”等表示诠释和推论意义的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来阐释和捍卫其研究结果,力图说服读者和其他学术同行接受其新观点.与此同时,作者还大量使用一些像“perhaps”、“probably”、“possibly”等表示可能性的认知副词模糊限制语,谨慎地表达自己新的学术观点.这类模糊限制语的大量使用不仅可以帮助作者以更精确的方式表达其尚未被确立的科学论断,而且可以帮助作者在日后新论断证明有错,遭遇反对时避免承担个人责任.此外,一些像“implication”、“application”等“显性”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讨论语步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此类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帮助作者明确地表达其科研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实用价值,从而使读者和其他学术同行意识到本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其对于该学科的贡献.

对比语言学视野下的中外学术文摘要中的模糊修辞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术英语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中西方学者在其英文学术论文摘 要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

经过对中外学术论文摘 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分析与统计,笔者发现西方学者在其撰写的英文摘 要中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明显多于中国学者.这表明西方学者善于使用模糊修辞来帮助其精确、严谨地表达学术观点,而中国学者则不太习惯使用这一语言策略.从模糊限制语在中西方学者撰写的英文摘 要中的使用频率来看,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认知情态动词、认知副词和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而认知形容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最低.此外,我们发现西方摘 要作者对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中国作者,他们使用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的形式多样,不仅包括像“prove”、“demonstrate”、“report”等行为动词,像“assume”、“think”、“believe”等推论动词,还包括像“appear”、“seem”等感官动词.相比之下,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在中国学者撰写的英文摘 要中的形式比较单一,只涉及像“show”、“suggest”、“propose”等这一类行为动词,而像“believe”、“seem”等推论动词和感官动词却没有出现.从认知情态动词、认知副词、认知形容词和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来看,西方学者对这几类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均高于中国学者.不仅如此,我们发现西方摘 要作者大量使用了一些像“novel”、“innovative”、“new”等具有肯定意义的态度型认知形容词模糊限制语,来强调其科研成果的新颖性和独创性.而这类模糊限制语在中国学者撰写的英文摘 要中却不曾出现.此外,在西方学者撰写的英文摘 要中,这几类模糊限制语的语言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像“rarely”、“slightly”等降低语气的认知副词模糊限制语,像“meaningful”、“good”等情态认知形容词模糊限制语,也有像“hypothesis”、“assumption”等推论型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外学者撰写的英文学术论文摘 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发现摘 要各语步不同的交际目的造成了模糊限制语在摘 要各语步中不同的出现频率、语用功能和修辞风格.不仅如此,中外学者在认知情态动词、认知动词、认知副词、认知形容词以及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摘 要中的模糊限制语体现着其特有的人际功能,既帮助作者准确客观地反映其科研成果,又使其表达了谦虚、礼貌的态度,营造出与读者以及其他学术同行对话的空间.期望本文能丰富ESP教学研究,为学术英语写作和跨文化学术交流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InMar-

kkanen,R.&Schroder,H.HedgingandDiscourse:Approa-

chestotheAnalysisofaPragmaticPhenomenoninAcadem-

icTexts.Berlin:WalterdeGruyter,1997.

[4]Swales,J.M.GenreAnalysis:EnglishinAcademicandRes-

earch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5]Thompson,G.InteractioninAcademicWriting:LearningtoArguewiththeReader[J].AppliedLinguistics,2001,27(1):58-78.

[6]Varttala,T.RemarksontheCommunicativeFunctionsofH-

edginginPopularScientificandSpecialistResearchArticlesonMedicine[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1999,18(2):17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