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心理学的理取向其意义

点赞:13229 浏览:575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生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近年来诞生的一种新的心理学取向.它植根于生态哲学,并以“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的交互作用为原则,是对以技术理性为追求的实证心理学的一种反叛和挑战.生态心理学并不是一种成熟的心理科学,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其中行为一背景理论、知觉生态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自我理论是该思潮下较为成熟的四种理论分支.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不仅从哲学本体论层面有着颠覆实证心理学的需求,而且从方法论层面指明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与其他心理学思潮相比,生态心理学理论建构略显宏大,微观研究不足,而且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具有浓厚的“物化”和“生物学”色彩.

关 键 词:生态心理学;心理学本体论;心理学方法论;理论取向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4—0110-06

生态心理学是近年来西方理论心理学界涌现的一种新的理论取向,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一环境系统中的心理和行为.该思潮的出现不仅将生态哲学的观点融入心理学的研究,从而拓展了心理学的理论视野,具有重要的哲学本体论意义,而且将系统论、整体观、交互作用的原则引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彰显出强大的心理学方法论意义.可以说,生态心理学取向的涌现,对于消解主流心理学中对技术理性主义的膜拜、物化主义的膨胀及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立,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生态心理学涌现的动因

心理学理论的出现既有其宏大的社会背景,又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和内在的理论逻辑.生态心理学的出现同样如此.

(一)生态心理学涌现的内在理论逻辑

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促生物,百年来的心理学承载着厚重的自然科学气息.研究理念的实证化、研究过程的程序化、研究方法的数量化、研究结果的客观化,无不彰显着心理学追随自然科学的价值追求.的确,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追求,增进了心理学的学术应用,完善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升了心理学的科学品性.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学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学的弊端也渐渐凸显出来.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基础主义、客观主义、机械主义,使人们在心理学的研究世界里看到的是一个冷冰冰的“物”的世界,而较少嗅到“人”的气息!为此,以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为代表的心理学理论流派,企图通过临床分析、生活事件意义的阐释、整体人性观的探讨、文化话语的渗透等手法,深入揭示心理的内在意义,烘托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文色彩.从该层面来讲,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更加贴近人之“心理”.但若以“科学主义”的观点审视这样的心理学,其不足之处也不难发现,如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倾向,被试选取中的狭隘主义和理想化色彩,以及实验环境的非现实化等,使得心理学的研究效度依然成为世人诘难的对象.格式塔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KurtKoffka)行为环境的提出,俨然触及到了心理学研究与环境契合性的问题,基于此,另外一位格式塔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Lewin)因其突出的心理学贡献,而荣获生态心理学家先驱人物的美誉,开启了心理学领域生态心理研究的先河.

(二)生态心理学涌现的哲学根基

就生态心理学涌现的哲学基础而言,主要受实用主义、生态哲学两大哲学思潮的影响,此外还吸收了进化论、生态人类学等思想或学科的合理之处.

实用主义是美国土生土长、占据人们生活主流的哲学思潮.其基本主张是“立足于现实生活把人的行动、信念、价值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把获得‘效果’作为最高的目的.其中,行动、实践在他们的哲学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故又把它称之为‘实践哲学’或‘行动哲学’”(车文博,1998).而生态心理学研究的精髓就在于心理学研究与环境的契合性问题,故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基调与实用主义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不仅如此,从师承关系上看,生态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詹姆士·杰尔姆·吉布森(J.J.Gibson)、埃贡·布伦斯维克(E.Brunswik),都与实用主义哲学泰斗詹姆斯渊源颇深.

生态哲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经济技术盲目地发展造成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情况下产生的新兴哲学,该思潮最初产生于生态学内部,后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而成为泛系哲学.诚如我国著名生态哲学家余谋昌(2000)所言: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它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以及生态学发展的理论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用生态学整体性的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生态学是一种新的方法论,它以生态学方式思考,是科学的生态思维.简而言之,生态哲学运用整体论、系统论、有机论、互动论等观点看待“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放弃了人统治自然的哲学观,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受其影响,生态心理学极力主张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化.一方面,从科学研究技术理性层面讲,心理学当追求研究过程、研究方式、研究手段、被试选择的系统化、自然化、社会化、生活化.另一方面,从科学研究的学角度看,心理学理论当谋求“人-社会-自然”的有机和谐,为人类生活的幸福谋福祉.

除却上述两大哲学思潮的影响外,进化论因其“自然世界是自然实体在相互依存的网络同进化的动态领域”的论断和人类学“文化研究地域、民族契合性”的追求而给予生态心理学智慧的启迪.

二、生态心理学的内涵分析

严格说来,生态心理学运动已有50余年的历史,但迄今为止,有关生态心理学的内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其主要原因也许是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化运动肇始于不同的学科领域,而且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也散见于各个不同的学术阵营.舍弃临近学科不论,单就心理学领域来看,生态心理学运动就表现出三种鲜明的发展轨迹:认知生态学,以库尔特·勒温(K.Lewin)、吉布森(Gibson)、罗杰·巴克(R.Barker)、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奈瑟(Neisser)等为代表(他们的理论观点和研究兴趣也表现出诸多的不同);动物行为学,以廷伯根(Tinbergen)、洛伦茨(Lorenz)等为代表;社会文化学,以维果茨基(Vygotski)、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等为代表.虽然如此,学者们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生态心理学的内涵做了分析和梳理.勒温(Lewin)可谓最早提出生态心理学思想的学者,它在1944年发表的《生态心理学》论文中,明确表达了“要了解个体和群体的行为,首要做的就是考察环境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所提供的机遇和条件.”在后续的一段时间内,他的助手及学生罗杰·巴克(R.Barker)、赫伯特·瑞特(H.Wright),以及吉布森(Gibson)、特伦(Thelen)、奈瑟(Neisser)等人,基本上承袭了勒温的主张,即倾向于把环境作为有机体行为发生、发展的一个背景变量来看待,并通过倡导心理学研究的情境化、自然化、生活化来提升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1998)是生态心理学近期运动中比较有代表的一位,他主要从系统论和机能适应的角度对生态心理学内涵做了分析.他认为生态心理学是“在一个更为宏大的环境下,研究有机体渐进的、复杂的心理行为变化和与近体环境(immediate-setting)的相互适应性”.斯沃茨(Swartz)、马丁(Martin)、赫夫特(Heft)等人赞同上述说法.除此之外,历史上行为生态学、社会文化学派虽然在理论主张、学术兴趣等方面与其有着诸多的分野,但从总体倾向上来说,也基本可以划入此类.

上述两种观点主要是从心理学研究理念、思想及方法论层面进行分析.而第三种取向则站在更为宏观的背景下对生态心理学进行表述和界定.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心理生态学研究与训练计划所资深教授乔治·费沃特(J.Feiwot)主张生态心理学研究的重心当放在“人们对行为环境有目的的控制和实验性生产及对社会改革的社会评价”上.而威特曼大学的温特(Winter,1996)教授则在其著作“EcologicalPsychology:HealingtheSplitBetweenPlantandSelf”中宣称“生态心理学当为人类建立可持续性发展世界怎么写作,为此,它应当从自然、社会、精神的背景下出发加强对人类经验的研究.”

三、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

生态心理学在更多意义上是作为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而存在的.心理学家们把它引入到具体心理问题的研究中,从而发展出几种颇有代表性的生态心理学理论.

(一)行为-背景理论

罗杰·巴克(R.Barker)系美国中西部心理研究所的重要代表人物,早年曾受教于推孟、迈尔斯、勒温等心理学家.他最感兴趣的问题是环境和儿童心理、行为发展间的关系,并于1968年出版了《生态心理学》(EcologicalPsychology)一书,系统阐释了他的心理学理论.在巴克看来,行为总是和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的,二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持久的动态结构.在这一真实的结构中,行为者彼此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且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从而使得该结构可以自行调节.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个体都是在具有一定结构性和动态性的生态结构中开展他们的日常活动的.”因此,行为的意义必须从行为者及行为背景的互动中获得理解.

(二)知觉生态理论

传统知觉理论是基于赫尔姆霍茨(Helmholtz)(1866/1963)无意识推理理论,认为知觉是感觉和概念的整合.但吉布森(Gibson,1959)认为,环境信息如此丰富,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可以是直接的而非整合的,即信息和外部环境之间有一种直接的关系,因而可以直接拾取环境中分布的信息,而不需要心像、图式或者表征等作为相似度检测.而且,他进一步指出,知觉和刺激之间存在单值函数关系.

知觉生态理论开辟了知觉研究的新途径,凸显了知觉的智能共性:有机体对环境的知觉使有机体能够适应环境、控制自身活动及对物体进行操纵.

(三)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于1977年提出的.他认为心理、行为的分析当置于空间、时间两个系统背景下.就空间系统而言,从小到大分别是微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系统(macrosystem),而且,系统之间相互包含、相互作用,构成如同洋葱一样层层叠加的模型.个体不但被置于系统之内,而且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也依赖于环境与个体生活范围之间的距离.而就时间维度来说,他把该系统称之为长期系统(chomosystem)(Bronfenbrenner,1979),认为个体和系统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四)生态自我理论

传统心理学理论认为,自我是个体经验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具有独特面貌的心理特征,是生物、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而生态心理学倾向于认为,上述理解是对自我本真的疏离、异化和背叛,是人们主观意向的写照,是人类文化中心的体现.为此,他们倡导建立生态自我,即个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我.

就人类本性而言,先天存在着一种亲近自然的潜意识,但由于过度的物质和文化而使其处于抑制状态,生态心理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唤醒人们的生态潜意识,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我生态环境,使人们从现代社会引发的疾患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品味适宜、恬淡的人生.并以此为基础,改变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模式,使其不再是工业社会的机器,而是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的、有机的人类共同体.

四、生态心理学兴起的心理学意义

时至今日,生态心理学学科的合法性依然受到人们的质疑,但其对当前心理学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还是非常鲜明的.

(一)生态心理学兴起的心理学本体论意义

1生态心理学的兴起拓展、深化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增进了人们对心理学生态意蕴的认识.

传统心理学将其研究对象无论是界定为“意识”还是“行为”,在理论预设上都体现出鲜明的“基础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倾向,即想当然地认为心理学像物理学、生物学那样,存在一个明确、固定、客观、真实的研究对象.因此,心理学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运用实证主义手法对其进行剖析和操作.但生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意识”和“行为”,更应当着重研究由心理和环境交织而构成的“组织结构”.在他们看来,该“组织结构”是动态的、发展的,不仅有其实体性的一面,更有其关系性的一面.因此,心理之意义以及心理学研究之意义主要体现在心理机能的生态性之中.这里的“生态性”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心理孕育于自然、社会、文化之中,故对其进行研究必须置于三者交互作用的真实环境中才能洞察其真正意义.第二,人之心理演化于动物之心理,有其内在的生物基因,因此,要真正、全面了解人之心理,须由其本性出发.2生态心理学的兴起有助于改变传统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性观和心理存在观.

科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基于心理学家们的人性观及心理存在观.传统心理学更多的是从社会、文化层面看待人性及心理的存在.在他们看来,心理为社会而存在,人性为文化而标定.在此基础上,部分心理学家成功地将生态哲学观引入到人性和心理存在观的理解上.认为人性为自然和社会、文化共同塑造,心理存在于自然、社会的融合共生生结构之中.人首先是自然之物质实体,而后才是社会之能动之物,只有把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对人性的完美认识.

3生态心理学的兴起,有助于弥合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理论取向的裂痕,为二者的融合共生架起一座通话桥梁.

生态心理学产生于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争论背景下,兼备两种心理学研究取向的精神气质.就其科学精神而言,精确、客观、量化、因果关系依然贯穿于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式之内,但更加强调实验研究的情境性、真实性和因果关系分析的多元性、系统性,更多的是问题取向而非方法中心论,重在探寻心理意义的适宜性而非心理内在的一般规律.就其人文精神而言,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心理事件的历史性、心理意义的情境适宜性、心理问题的现象学分析就是很好的说明.当然,生态心理学取向其主旨不在于企图消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而仅在于弥补两种心理学取向之间根深蒂固的裂痕,使技术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更好地实现其效能.

4生态心理学的兴起,提升了心理学理论的社会应用性,有助于改变人们对心理学理论形态的传统认识.

生态心理学取向不仅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具体的心理学应用领域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生态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潮、方法论已经深入到心理学研究的各个层面.

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传统心理学往往忽视自然对于个体健康心理维护的重要性.而生态心理学认为,自然和人类的心理是相互建构的,心理治疗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恢复同自然的内在联系,使人在心理上贴近自然,归于自然.受该取向的影响,“荒野疗法”、“家庭疗法”等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不错的心理治疗效果.而在教育学领域,生态心理思想的引入促生了生态学习观和情境教学观.生态学习观坚信作为主体的学习者不是消极地受制于环境中的物理刺激,而是积极地与其学习环境交互作用,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活系统.此外,生态心理学还影响到了人与环境、人与技术等方面的话题,彰显了生态心理学思想的泛系化色彩.

(二)生态心理学兴起的心理学方法论意义

方法对于心理学理论演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一部心理学的发展史就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演进、变革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必然促生新的心理学理论,而新的心理学思想的涌现也必然孕育出新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1生态心理学的兴起,有助于扭转心理学研究中“方法中心论”倾向,提升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方法中心论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该倾向认为科学重要的标志在于其方法,而不是研究问题.方法不仅决定着研究问题的取舍,同时也是衡量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准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林(Chaplin)所言:“任何科学发现或概念的有效性,取决于达到该概念或概念所采取的程序的有效性”(林方,1983).因此,心理学要想真正实现自然科学属性的使命,应当拥有独立、完善、客观的研究方法.必须承认,心理学研究中方法论的追求,对于实现心理学的学科化独立,规范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方法中心论”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对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叶浩生,1998)有过评论:方法中心论过于强调技术设备和数量的关系,把它视作目的本身,并且往往不由自主地使自己的问题适合于自己的技术;方法中心论会在科学家与其他寻求真理的人之间,在他们理解问题之间造成分裂,将科学分成等级;方法中心论还会由于现有的科学方法,产生正统观念,从而使科学家安于验证、核实、稳妥,对琐细问题进行实验,不敢涉及重要的人格和道德领域.

生态心理学在看重研究方法的同时,更重视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化建设.在他们看来,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化主要表现如下:第一,研究理念的生态化.心理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性,因此,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完全套用自然科学的范式,而应充分考虑其研究问题的性、道德性和价值观.研究课题来自于社会,研究结论的评价也应当放置于社会.第二,研究方法的生态化.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操纵预测心理行为,怎么写作于人类,因此,在追求研究结果准确、客观的同时,必须考虑研究结果的社会适应性.为此,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结合具体的研究问题,因问题而选择方法,而不是方法剪裁问题.同时,研究过程尽可能的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保证研究结论的生态效度.

2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不但有助于弱化实证主义方法论的霸权地位,促进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而且对于改善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破碎、凌乱的局面,完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整合有着重要意义.

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在心理学领域占据着核心地位,而现象学、释义学、民族志等人文主义取向的研究方法则被置于边缘化境地.承此后果,心理学一直给人一种表面看似强盛,其内部却缺乏深厚文化底蕴发育不良的样子.而要改变上述面貌,心理学研究当敞开心胸,在方法上兼收并取、融合贯通,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赛诺维奇(Sanovich,1998)所言:“如果我们想要发现心理学统一的方法,我们不可能在心理学家所研究的问题中间发现它,而是去审视心理学家用以获得知识的方法,方法是我们达到共同点的唯一的希望.”不仅如此,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也构成了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多元化、整合化追求的内在原因.


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多元、整合化的追求,不仅体现于其生态、系统的研究理念,还表现在其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实验法、观察法、测量法、准实验设计法、深度访谈法、谱系分析法、现象学方法、个案特质分析法、田野作业法等被综合运用于其中,且本着不同方法针对着不同问题的原则,对此,瑞德(Reed,1996)有明确的表述:生态心理学的方法应是无限开放的.3生态心理学的兴起,有助于改变心理学研究中“价值中立”的立场,增进心理学研究的道德意识和价值水准.

生态心理学的理取向其意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价值中立”其含义是指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必须摆脱预设价值观,站在价值中立立场上从事科学研究.心理学受其影响,也力主一种客观、中立的价值取向.心理学家不仅要公正、客观地从事心理学研究,获取的知识也应尽可能地剔除个人成见、价值、情感的影响而成为“客观知识”.

生态心理学在研究立场上是反对价值中立的.该取向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与其生存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人,二者不但存在着互动关系,而且拥有价值利害关系.因此,心理学研究在问题的选择上,必须运用价值判断的眼光,选取有益于环境和人的生存的问题.而在研究过程中,也当充分考虑实验设计的适宜性、被试的生存环境、研究手段的自然化等问题.研究结果的价值评判,更应当置于社会、自然、人等交互环境之中.

五、评价及展望

生态心理学诞生于技术理性膨胀、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传统心理学研究范式饱受指责的理论背景下,为心理学思潮的整合、研究价值的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其限也是非常鲜明的:第一,就其研究范式本质而言,依然是一种“物”的研究方式.它的生成依据根源于“物种”的本性.任何“物种”都属于自然规定,均具有先定性、普适性和凝固性的本质特点.与此相应,寻求事物的先定的、普适的、不变的本质也不可避免地构成了生态心理学认识的基本任务(彭运石,2006).第二,生物学化思想浓厚.整个生态心理学体系完全根植于生态哲学基础之上,因此,其鲜明的生物学色彩也就不难理解了.生态哲学中的系统论、有机论、层次论、结构论等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与理论建构之中.第三,文化底蕴浅薄.生态心理学理论的建构给予生态哲学以足够的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相对被忽略.心理存在于自然环境下,具有生物机能的特性,但心理更存在于社会文化环境中,为社会文化所塑造.因此,心理的研究在借用生态哲学思想的同时,必须植根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使心理置于“自然环境一社会文化心理行为”三者交互网络背景下.第四,生态心理学的探讨主要基于思潮、观念、学科等宏大理论框架,微观理论建构和具体行动研究极为欠缺.

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生态心理学认识的深化及生态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心理学家会在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情景与方法的设计等方面更趋于融合和完善,唯其此,心理学的研究才真正可以成为“科学”的和“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