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舒适性现状综述

点赞:24867 浏览:1166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前学界对于儿童鞋靴舒适性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这与市场对童鞋舒适性的迫切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失衡.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梳理鞋靴舒适性和童装舒适性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归纳出童鞋舒适性设计的构成要素及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童鞋设计;舒适性;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TS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48—01

一、童鞋舒适性定义

舒适(fortable)在中文辞典中的解释可归纳为: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由此推论,舒适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能,可以带给体验者安乐舒服的感觉.

关于童鞋舒适性,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评价标准.笔者认为:童鞋舒适性是基于儿童个人主观感受到的童鞋性能,而这些性能的载体包括童鞋的形态、材质,色彩等诸多方面.参考借鉴已相对成熟的服装、鞋靴舒适性研究方法和成果是研究童鞋舒适性的重要途径.

童鞋舒适性现状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参考文献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童鞋舒适性构成和影响要素

罗逸苇认为:舒适度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是人(主体)通过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对外界事物(客体)的刺激进行主观评价之后的反应.人个体之间经验知识的差异导致了对舒适度的评价难以形成通用的标准.吕长征通过对国内外鞋类舒适度研究方法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后得出:鞋类舒适度涉及轻、软,舒适等脚感反映;同时也涉及楦型设计,材料的透气性和鞋材的重量等技术问题.马英华、弓太生,辛东升指出:童鞋舒适性通常分为主观舒适性和客观舒适性.主观舒适性指童鞋色彩、图案,装饰工艺和装饰配件等因素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舒适度和他们在某种场合穿着的适应性.客观舒适性指鞋子给穿着者所带来的客观感觉,包括压力、热湿和触觉等.

综上所述,童鞋舒适性主要分为主观舒适性(心理舒适性)和客观舒适性(生理舒适性).影响童鞋舒适性的因素主要有:鞋楦造型和结构、鞋帮款式和结构、底部件造型和连接方式,生产加工工艺和所选用的材料.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影响童鞋舒适性的因素还应包括品牌印象、穿着情境,消费者偏好等主观因素.

三、童鞋舒适性研究现状

(一)童鞋舒适性的构成

1.主观舒适性

童鞋主观舒适性构成主要有:色彩、图案,装饰工艺和装饰配件等.主观舒适性主要的来源是儿童的视觉感受.视觉感受主要受设计师,家长和儿童的审美观影响.狭义的视觉感受包括童鞋的颜色和款式,广义的还包括童鞋颜色款式是否与儿童穿着的服饰和使用的环境相协调.由于童鞋主观舒适性受评价者的年龄、文化背景以及审美观的影响,因此很难制定普遍适用的评价标准,常见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和问卷调研法.

2.客观舒适性

童鞋客观舒适性主要包括:适脚性、空间结构合理性、材料透气性、透水性、透水汽性、保暖性、轻量化,鞋内的柔软性和鞋底防滑性等.其中,适脚性和空间结构合理性与鞋楦、帮样设计紧密相关.而材料透气性、透水汽性、保暖性、轻量化,柔软性和防滑性则与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密不可分.闵宝乾、丁绍兰撰写的《日用鞋防滑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影响鞋底防滑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比较实验和细致分析.

(二)童鞋舒适性的影响要素

主观要素

影响童鞋舒适性的主观要素包括:品牌印象、穿着情境,消费者偏好等.品牌印象是童鞋品牌传达出的意象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它由童鞋厂商主导,消费者接受跟随.目前国内童鞋品牌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的研究还无法全面开展.对穿着情境和消费者偏好的研究目前主要采用问卷调研法.陈秀免,张欣撰写的《青少年运动鞋穿着舒适性浅析》采用问卷调查了在校穿着运动鞋的青少年学生对运动鞋舒适性的评级.但是,对于认知和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形成的婴幼童,问卷调研法有较大的局限性.

客观要素

影响童鞋舒适性的客观要素有:鞋楦造型和结构、鞋帮款式和结构、底部件造型和连接方式,生产工艺和所选材料等.李运河的《童鞋保健舒适型的研究与开发(1)儿童脚型规律与童楦的设计》中阐述了鞋楦的舒适性设计要点;他在《保健舒适型童鞋的研究与开发(2)——童鞋帮样设计与保健舒适性能的关系》一文中,又对童鞋帮面各部位的舒适性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

总观童鞋舒适性的研究现状,笔者发现:相比童鞋主观舒适性,目前学界童鞋客观舒适性的研究是相对深入的,但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或是简单的比较分析.对影响童鞋舒适性要素的研究,也存在客观强于主观,总体比较浅显的问题.在未来的童鞋舒适性研究中,应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更专业的实验设备和手段,发掘研究的深度.还应积极探索主观舒适性和要素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的广度,使童鞋产品的舒适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