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

点赞:26779 浏览:12039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项目化课程开发缩短“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距离,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紧迫性需求.同时将知识融于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的方式,即“做中学”的方式,提高课堂吸引力和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顶岗实习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项目课程内涵;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01—03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常采用学科体系、任务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毕业后能做什么,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缩短“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距离,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紧迫性需求.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现谈谈个人体会.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存在学生厌学,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教师厌教,上课自说自话(不关注学生)的现象.

究其原因,学生厌倦以升学为目的的理论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差;多数开设的课程与职业能力“关联度不大,学生不感兴趣或课程本身没问题,但教师讲课没有”吸引力“.所有的老师都想把自身所学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针对性不强.

我们深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学不好的学生一定存在,但具有“权威”的教师,加上有吸引力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会使厌学的学生减少.为此我们探讨变以”教“为主的模式为“做中学”的模式,即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


二、项目课程的理解与辨析

(一)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需要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开设单独的学科课程;需要以任务为中心学习知识与技能,开设任务课程;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具有非常娴熟的技能,开设单独的技能训练课程;对需要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开设项目化课程.所以课程模式多样化,其中项目课程成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

(二)项目课程既包括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又包括一门具体的课程.对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依据明确的培养目标,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设计.对一门具体课程,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目的,以典型岗位工作过程为项目,将知识作为完成项目的支撑条件进行合理组合,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教学.

(三)项目课程的特征:完整合理的教学设计;模拟真实工作工程的配套实训项目;配套的项目化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主要面向水利行业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培养在建设第一线和基层单位从事建设工程施工和管理技术工作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员、监理员、测量员、造价员、资料员、工程管理员,按照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任务训练为途径,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构建项目课程体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基本素质、专业单项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课程四部分组成.

专业基本素质:主要完成文化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素质,采用学科体系模式.

专业单项能力:主要进行识图与绘图、施工技术、测量技能、试验能力的培养,重点掌握施工技术、检测技术、测量技术,并且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坝施工技术、水闸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仿真训练,使学生通过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本阶段结束后,学生能够适应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工程试验、工程测量等岗位群的工作需要.采用任务+技能训练课程模式.

综合职业能力:实施完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以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开展工程项目校内实训,将水利行业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相关工种(灌排工、泵站运行工、渠道、河道修防工等)和施工管理人员的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并按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实现“双证书”制度,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拓宽上升空间.采用项目课程模式.

职业岗位能力:安排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富凯龙集团、内蒙古环地勘查测绘公司、内蒙古黄河、辽河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等订单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职业素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形成高技能人才“成品”.

四、专业单项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课程设计

(一)专业单项能力课程设计

1、项目的选取原则.针对性:广泛调研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并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针对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和水利事业发展的情况,特别针对新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和保障体系要求以及内蒙古水利厅“水利人才规划”具体要求;针对毕业生就业岗位中实际应用较多的水利工程基本知识和工作中必备专业核心能力(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确定教学内容.

适用性:适用水利专业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基层水工管理单位的一线技术操作和管理岗位.既要考虑学生首次就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又要兼顾其未来发展方向执业资格证书要求.

2、项目的选取.重力坝、土石坝、水闸的设计、施工与管理.

3、教学载体.(1)重力坝、土石坝、水闸图集;(2)重力坝、土石坝、水闸设计资料、成果.

4、课程工作任务的选取.整个课程体系围绕以“实施完整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展开,即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作为专业单项能力训练中每门课程的学习任务,突出“水利工程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兼顾知识的宽泛性.专业单项能力课程工作任务选取见表1:

表1专业单项能力课程任务选取表

(二)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设计

表2综合职业能力项目设计

1、项目设计.实施工程项目建设完整过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即灌区灌溉系统规划设计、水泵与水泵站、典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水利工程概预算(招投标、成本控制)、水利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种实训、施工组织管理、工程资料整编)、水利工程管理.综合职业能力项目设计见表2:2、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模式:课程在教学实施中注重体现理论与实际的密切结合,边学边练,融“教,学,练”三位一体,采用工程实例练习与理论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工程实例教学法;“教,学,练”三位一体教学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六步教学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技术;模型展示;学习报告.

3、整体教学设计表见表3:

表3整体教学设计表

(三)职业岗位能力

1、顶岗实习能力目标.分三个层次见表4:

表4顶岗实习能力目标层次表

2、顶岗实习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顶岗实习岗位与教学内容要求见表5:

表5顶岗实习岗位与教学内容要求

3、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见表6:

表6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

校内指导教师能力要求企业指导教师能力要求

具备较强的学生管理和组织能力.具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设计,施工,管理与水利工程的维护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学生管理和组织能力.具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设计,施工,管理与水利工程的维护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力

4、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引入三元机制,即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考核包括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评价比例为:自我评价占25%,校内指导教师评价占35%,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占40%.

顶岗实习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见表7:

表7顶岗实习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

实习日志

的填写每天认真记录当天工作情况,心得体会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报告或技术文档,记录在工作中与工程技术人员协作时专业学识方面的收获与提高,不少于150字10

实习报告

的撰写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对参加生产实习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写出实习报告.图文并茂,总字数应不少于6000字10

五、课程教学资源(实施条件)的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把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引进;聘任有工程经验与教学能力的企业企业员工为教师;注重已有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通过兴办校内企业,让教师参与设计、监理等实际项目,提高动手能力,积累“项目”资源;通过下企业,提高动手能力,积累“项目”资源.

(二)实训条件配套建设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进行项目课程实施;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训练学生岗位技能.

(三)项目课程教材开发

教材开发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国家规范、企业真实案例.

教材结构体例任务化、项目化,以项目为基本单位编排教材内容;体现“做中学”,即先呈现项目,指导学生尝试性完成项目,然后指导学生建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统一到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实现从阐述式到对话式的转变.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不断提供真实项目来源,保证能力培养符合企业需求;专、教师,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教材开发,保证教材先进性.

(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学校与施工、设计、监理企业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项目课程综合实训(岗位技能训练)场所.为项目课程提供真实教学项目来源,提高项目课程质量.为教师提供双师素质培养机会,提高项目课程教学质量.

六、结语

项目课程改革的实质是:通过改革缩短“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距离,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紧迫性需求.同时,通过将知识融于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的方式,即“做中学”的方式提高课堂吸引力和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项目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考验教师的真实双师素质;项目不真实,无法体现真实工作过程;实训基地内容与课程项目不匹配,影响课程实施.

项目课程的实施关键是提高课程吸引力,为此提高自身双师素质,建立”能力威信“;善于将复杂专业问题简单化和通俗化;与时俱进,关注当前实事中发生的与课程相关事件,创新作业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