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不自贵

点赞:6735 浏览:293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提要很多学者认为老子主张“贵身”或者“贵生”,但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老子生命观思想的误读.因为老子从根本上是反对众人去“贵身”或者“贵生”的,其生命观思想的真正主张是具有辩证性的“自爱不自贵”:既反对因追求显名厚利而不亲爱自己的身体;也反对因过分尊贵其身、厚养其生,益生妄作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自爱不自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老子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老子生命观自爱不自贵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033-08

在谈到老子生命哲学时,很多学者都认为老子有“贵身”或者“贵生”的思想.①如陈鼓应就认为:“老子从来没有要人轻身、弃身或忘身的思想,相反他却要人贵身”,②韩林合也说:“老子五千言所欲传达的重要思想信息之一便是贵身.”③这样的观点似乎成为一个主流的看法,而且也成为解读老子思想时一个顽强的前见.但这种以为老子主张“贵身”的观点,实际上是建立在对老子《道德经》思想文本误读的基础上,这一观点将老子生命观思想曲解,也没有把握到老子生命观思想的辩证性.因为老子从根本上是反对“贵身”的,其生命观的辩证思想是“自爱不自贵”.故此,本文拟对老子的生命观思想作一辩正,澄清此前学者所造成的误解.这里要首先表明的是,老子《道德经》一书,版本众多,各本之间的文字及句式差异不少,一些差异对老子思想义理的影响甚大,故本文在解读老子思想时,将以通行的王弼本为基础文本,④再参考《老子》传本中其它有代表性的楚简本、帛书本、河上公本、傅奕本、范应元本,以此分析确定老子的思想.

一

老子《道德经》一书,“贵”字出现20次,“身”字出现23次,“生”字出现35次.其中“贵”与“身”二字虽然出现多次,但八十一章中没有一章出现“贵”与“身”连用的“贵身”说法.倒是“贵”与“生”连用的“贵生”说法出现过一次,不过这仅现一次的“贵生”说法,也属于被老子否定的思想范畴.老子说: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第七十五章)

此章前三句各个版本存在一些差异,其中“民”各版本有的作“人”“百姓”“百生”,“其上”有的作“其”,还有个别虚词“之”与“也”字各版本或有或无,但这些都不影响义理之理解.很明显,此章的“民”指的是人民,“其上”或“其”指的是与人民相对的统治者,此前,第三句“以其求生之厚”之“其”字,很多注家不得其解,以为指的是“人民”,如河上公注此句中曾说:“人民所以轻犯死者,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贪利以自危.”将“其”解释为“人民”,则此句义理不通.若是“人民”求生之厚,即追求厚自奉养其生命,是为过于爱生,过于爱生则畏死,说其轻死则不通.故只有将“其”也理解为统治者,整句话理解为“人民轻死,因统治者贵生厚养而多取食税,故轻死以反抗”,于理才通.傅弈本此句作“以其上求生之厚”,“其”作“其上”,亦证此句“其”指的是统治者.前三句话都在论述统治者的作为与人民群众反应之间的关系.其意思是: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统治者攫取的粮食税赋太多了,因此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以管治,是因为统治者的强作妄为,因此难以管治;人民之所以看轻死亡,是因为统治者追求奉养其生活之物质太奢厚了,因此看轻死亡.这章的重点在最后一句“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其是老子根据前面论述而要加以阐发的思想主张.此句各版本的文字差异较大,有必要作一分析:

帛书甲本: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帛书乙本: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河上公本: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王弼本: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傅奕本:夫唯无以生为贵者,是贤于贵生也.

范应元本:夫唯无以为生者,是贤于贵生也.

此句前半句,王弼等各本作“夫唯无以生为者”,唯有傅奕本作“夫唯无以生为贵者”,范应元本作“夫唯无以为生者”.范本的“夫唯无以为生者”与他本“夫唯无以生为者”,这两种句式字数相同,只是字序不同,但这两种句式都表达“不为生”的意思,即不做厚养生命的事情.傅本的“夫唯无以生为贵者”,比他本多出一“贵”字.从句式来分析,傅本的句式更接近古汉语“以等为等”的典型句式,也使原文含义更加显明.依傅本,此句在表达“不贵生”的意思.傅本“不贵生”与他本“不为生”的含义虽有细微差别,但可统一起来.因为只要“不贵生”,就会“不为生”,即统治者只要不自贵其生,就不会去做前述的“多食税”、“有为”、“求生之厚”等各种“为生”的事情,故“不贵生”与“不为生”两种说法文义一致,都在表达反对贵生之义.此句后半句,唯有帛书本作“是贤贵生”,他本基本都作“是贤于贵生”,后面诸本只不过是把帛书本原来省略的“于”字补全,故各本要表达的文义相同.因此这句话的整个含义是:只有不去厚养生命的人,才是胜过于那些尊贵其生命的人.结合前文可知,老子这句话主要针对君主而说.老子为何反对君主“贵生”?高亨先生的解释十分精辟:“无以生为者,不以生为事也,即不贵生也.君贵生则厚养,厚养则苛敛,苛敛则民苦,民苦则轻死.故君不贵生,贤于贵生”.高亨:《老子正诂》,《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7页.


老子反对君主“贵生”,如前注中所述,老子以“身”为“生”,将身体看成是生命的基础与本质,故其反对君主“贵生”即是反对君主“贵身”,其在他处表达了这一观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第二十六章)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一句,此前的很多注家为得出自己先入为主的老子主张“贵身”之观点,强本作释,将其解释为“不因天下而轻用其身”.如陈鼓应就将“以身轻天下”释为“任天下而轻用自己的生命”.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77页.若按陈先生的解释,老子这句话应作“以天下轻身”,而非“以身轻天下”.“以”是“因为”的意思,故老子这里要表达的思想很清楚:为什么国有万乘的君主,还因为自己的身体而看轻天下?老子以反问的句式,表达了反对万乘之主贵身而轻天下的做法.由此可知:老子以为,君身为轻而天下百姓为重.结合此章“重为轻根”和“轻则失根”两语,我们也可推论出:老子以为,天下百姓是君主的根本,君主若看轻天下百姓,则会失去天下百姓的支持这一根本.因为君主贵身则轻天下,不以天下为重则多取食税以厚养其身,厚养其身则民苦;民苦则势必会反抗君主统治;同时,君贵身则失静,失静则躁动,躁动则有为,有为则民难治,故老子反对君主“贵身”而轻天下.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