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理工农医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做到“三个尊重”

点赞:8103 浏览:249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推进理工农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做到“三个尊重”:一是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转变高校办学理念;二是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建立适合其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机制;三是尊重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的贡献,为他们潜心学术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关 键 词: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素质教育;学术评价;教师待遇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5.025

为了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国务院近日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工农医类高校是我国高校中的特殊类型,尽管近年来这类院校有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历史积累等多方面的原因,哲学社会科学在这些传统理工农医类高校中仍然属于弱势学科.如何推进这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尊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作用,转变办学理念

为什么理工农医类专门院校也需要负起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这牵涉到我们对大学功能的看法.近代德国的大学办学理念认为大学是研究中心,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从事“创造性的学问”[1].这一理念随着德式大学和受其影响的美式大学的巨大成功而对国际高等教育界传统的重视博雅教育的英式大学传统带来极大的冲击.我国高等教育界近年来兴起一股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热潮与此也不无关系.如果大学的首要功能是增进知识,从事“创造性的学问”,那么,在现代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大学人力、物力、财力都相当有限的情况下,理工农医类专门高校自然没有义务去承担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

但不管大学的功能如何变化,培养人教育人始终是其最重要的一项功能.英国著名的博雅教育提倡者纽曼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大学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和哲学发现,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学应该拥有学生.”[2]大学既为大学而不是研究机构,在于它不是研究人员的共同体,而是一个师生共同体,它的首要功能只能是教书育人.大学应该培养造就什么样的人,也应该是最重要的大学办学理念.尽管现代大学内部的学科分化越来越细,专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从培养人的角度来看,大学教育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术教育的层次上.单纯的专业技术教育虽然能够增进学生的知识和科研能力,但无法培养学生对物对人对社会的正确态度,换言之,不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种片面的,见物不见人的教育.现代社会人的片面发展和近代以来的教育理念特别是高等教育理念片面强调专业技术教育而忽视大体素质的提高不无关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更加突出.”[3]因此,理工农医类院校之所以负有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责任的原因首先在于它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造就人才的任务,其造就的是从事专门领域的研究人员或技术人员,她也必须为这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负责.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中学生过早分科,理科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人文素养极度缺乏.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和调查中发现这一问题非常普遍而且严重.笔者曾对陕西、江西、湖南的三个理工类高校部分专业的大一学生作过调查,发现在这些高校中,即使是文科生也绝大部分没有阅读过《论语》、《孟子》、《庄子》等原典,一些极基本的古代典籍和思想文化常识,也往往一问三不知.而在理科生中,这一现象更加严重,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抗日战争哪一年开始的,更有分不清楚“忍俊不禁”是笑还是哭.理工农医类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普遍低下也被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相关调查研究所证实.有研究者的调查显示有83%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是重要的[4].而在一份调查中,“63.65%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这一问题不够重视,并将‘学校不够重视’这一条排在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几大原因之首”[5].这些调查研究表明,理工科的大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有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愿望,阻碍理工农医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最大原因是高校管理层面对这一问题的不够重视.尽管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博雅教育等概念已经为我国高校领导层和管理层所熟知,但在当前高校普遍急功近利的大趋势下,这些教育理念很难真正落实到实际的育人工作中去.我国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切不能化约为科研成果,从而为学校在高校排名榜或其他各种评奖中加分的工作,都很难真正得到高校领导层和管理层的支持和重视,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恰恰属于这类工作.因此,要想繁荣和发展理工农医类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要求各高校在高等教育理念上有一根本的改变,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中予博雅教育以一席之地.

二、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建立适合其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机制


学术评价是对学术主体研究成果的价值评定.学术评价通过与学术主体的荣誉和待遇挂钩而直接影响学术主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乃至研究态度.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科研成果的有无与质量成了教师在大学立足的重要条件和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学术评价也相应地发挥着比之以往任何时候更大的作用,成为学术研究的“风向标”.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可以督促学术主体致力于本职工作,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推动研究项目的进行,使研究者的学术成果得到客观公正的评判,并给予与其成果价值大小相应的激励和奖赏.而无效的学术评价将会导致大规模的学术不端和腐败行为的产生.学术评价作为学术活动的重要环节,它的有效实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完善的学术评价机制.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的改革,多次试图从上到下推动这一改革.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该文件指出:“开展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是推动科研管理创新,优化研究资源配置,构建现代科研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新阶段,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改进科研评价,对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提升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6]这为我们改革理工类高校现行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制度,建立适合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制度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政策支持.

推动理工农医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做到“三个尊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学术评价活动的正常开展,并进而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有学者甚至将现行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制度指为“逼良为娼”的制度,可见其问题的严重性.这些问题被沈壮海先生总结为“十化”,即量化、官化、腐化、美化、外化、洋化、他化、简化、滥化、急化[7].这些弊端在绝大部分理工农医类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中都存在,甚至比之综合性院校更为严重.理工农医类高校在过去的相当长时期内是以单一学科为主的专门院校,由于其学科门类的相近,高校管理者可以用一套学术评价制度对各学科进行评价,而无须过多顾及各学科的学科特点.但随着这类高校向多学科综合性发展,学科之间的差异增大,原本针对某一学科制定的学术评价制度显然已经跟不上形势.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建立与其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这一工作在理工农医类高校尤其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