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飞跃

点赞:5015 浏览:159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引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客体的更加丰富的科学界定,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内涵更加丰富明晰,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具针对性.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采取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重视教育客体个性、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等措施.

关 键 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髓,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执政理念的新境界.这一新时代的人本思想不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事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必然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理论飞跃.

一、新时期的“以人为本”思想有其独特而丰富的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的口号,我国古代早已有之.春秋时期,齐管子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是纵观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论述,发现其核心只是如何处理君民关系:这种“以人为本”,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它意在探讨君主治民的权术,防止民众无以为食、揭竿而起.

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在价值观上不同于我国古代传统的“以人为本”观,在内容上也区别于西方“人本主义”,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它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1、人本主义强调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的主要价值追求在于将人从专制统治和神权中心主义中解放出来,强调以人为中心,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意志自由.我们提的“以人为本”,是将“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作为价值取向.它不仅要实现人的个性解放,而且要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的价值追求,也比西方人本主义的价值蕴涵丰富得多.

2、人本主义中的人是抽象的、超社会的人,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社会的人.

西方人本主义一般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理解人,抽去了人的历史特质和社会特质,关注的是以类存在的人,更多地强调了人的共同性、普遍性,忽视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的产物.

与西方人本主义不同,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哲学思想的飞跃.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考察事物的方法“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以人为本,依靠人的力量发展经济文化,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保障人的身心发展、政治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权利,把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一切为了发展人,为了发展一切人.

二、“以人为本”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影响 1、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明晰.

客体应当是有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和全面而自由发展需要的人.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就既要重视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及社会价值,又要重视人的自然需要、心理需要、人的自然价值,实现社会性和自然性并重的双向建构,并把人的主体性置于空前高度.

2、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意识形态功能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倾向,具体表现为过于强调其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功能,而忽视了其自身科学的真理属性,忽视了客体的个性独立性、个体的需要.因而看上去对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而结果却往往走向了其反面.而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界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活生生的处于不断发展的有各种需要的生命体,这样也就很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外,良好的政治氛围构成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是与一定的环境条件联系在一起的,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某种可能..今天我们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方针,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以人为本的良好政治氛围,重视人,解放人,发展人,凸现人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大的国内政治环境必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深深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行为并使之外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可接受度和实效性.

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飞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以人为本的思想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有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人,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完善的客观需要,就应该有不断的鼓励.鼓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一种激发和强化客体的行为动机,维持、巩固和提高客体的动机水平,并使其朝着预定目标持续努力的管理措施和教育手段.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应将二者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鼓励要将物质激励与行为动机相结合,探究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是有效鼓励的关键.

2、主体应该重视教育客体的个性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性格.个性是指在一定的遗传素质基础上,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教育环境中,接受不尽相同的影响,从事不尽相同的活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个性发展教育是重视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它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能动性,把教育对象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把他们潜在的可能性通过教育转变为现实的可能性.高等学校,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场所,是完成个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否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教育客体的个性就成为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否有成效的重要前提.

3、推行开放的教育管理模式,培养一支高素质且能够适应客观变化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度.

建国以来,高等学校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正、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忠诚教育事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培养千百万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专门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地位的确立以及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施,体现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也体现了对专职人员的公正评价和待遇,进一步强化了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忠诚教育事业的信念.同时要构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和谐的关系,使学生在宽松的教与学环境中,实现人格的完善.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促进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特点和社会现象的本质,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达到心理平衡.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不仅给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事业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注入新的血液与动力,带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理论飞跃.这种飞跃极大地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全新的理念,更强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历史实践活动中去,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为实现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