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审稿中的文化积累和辨伪意识

点赞:8765 浏览:340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作为文化产品的把关人,编辑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素养;应当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时代精神,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应当具有较深的文化积累;在审稿工作中要具备辨伪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辨伪能力.

编辑审稿中的文化积累和辨伪意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编辑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编辑审稿文化积累辨伪意识

我国最早的编辑是孔子.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把当时各方面的文献典籍都进行加工整理,才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流传千古.其中的“删”是删改,“订”为订正之义,“赞”即为评改的意思,“修”可以理解为整理加工.所有这一切,都包含着孔子大量的审稿工作.

《说文解字》中对“审”字的解释是:“能包覆而深别之.”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既全面掌握又深入分析的意思.

作为一名编辑工作者来说,我深知编辑工作是一条流水作业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编辑流程.其中包括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改稿、加工整理、校对、看样等一系列的编辑活动.在这一系列的编辑过程中,审稿居于核心地位,是编辑过程的中心环节.这一系列工作,需要每一个编辑人都应具备较深的文化积累.那么,编辑如何才能不断积累文化,在工作中去伪存真,选优劣汰呢?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浅析编辑审稿中的文化积累和辨伪意识.

一、编辑的文化积累意识

编辑活动具有两个重要功能没,一个是信息传播,另一个是文化积累.对编辑活动而言,文化积累又包括信息积累.信息积累是文化积累的前提条件,文化积累是信息积累的必然结果.没有信息积累就没有文化积累,但是信息积累并非就是文化积累,这是因为信息积累具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其稳定性较差.与之相比,文化积累则具有清晰性、确定性和恒常性,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来说,编辑的文化积累意识可以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编辑要有学者的心态.编辑的学者心态不是具体工作方法和手段,而是编辑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编辑工作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和差错.一个数字的差错,就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一个词语的失范,就会玷污民族语言,贻害子孙.编辑的责任重千斤!对编辑而言,专心致志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而且是一种敬业精神.文化积累需要严谨缜密、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这就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将那些具有真正价值的文化成果迅速输入社会文化传播体系,使其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积累;另一方面则是要对那些没有价值的文化糟粕予以剔除,以达到净化文化积累的目的.


(二)积极的文化介入精神

编辑的职责是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从而进行有效的传播.默默无闻的奉献是由编辑的职业特性所决定的.编辑职业的根本性在于,他是科学文化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介入者,他直接参与并影响着人类文化的缔构过程.

编辑的文化介入精神,表现在文化导向上.文化导向,任何时候都具有重要意义.编辑经常受到“文化”“黑色文化”等有害文化的冲击.为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编辑必须抵制那些有害文化,这就需要导向.这种导向表现为不为有害文化提供蔓延滋长的园地,积极扶持和培养优秀文化.一本期刊发表一篇质量不高的论文,会在读者心中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文化积累的水平.所以,编辑必须对稿件的质量严加把关,严格载文标准,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以利于提高文化积累水平.

(三)要注重前沿选择

编辑的前沿选择,具有积极的文化积累价值.选择的质量决定文化积累的质量.文化所特有的层累性,要求编辑不断地将科学前沿的研究成果加以传播,从而使科学知识不断地递进、积淀.在这一过程中,纯粹意义上的重复旧有的理论知识是毫无文化积累价值的.只有那些探索性的、初次出现的理论才具有文化积累价值.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前沿选择都具有文化积累价值.在前沿选择中,只有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才具有文化积累价值.

二、编辑审稿应有辨伪意识

作伪,是一种歪曲客观规律、剽窃他人成果、玷污科学纯洁的极不道德行为.作伪者惯于将其作伪“成果”以论文形式在期刊上发表.编辑在审稿工作中应引起高度警觉.

作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描述过多,实证不足有些论文研究表述采用的是描述性的叙事手法,只有定性的理论陈述,缺少必要的实证分析,内容空泛,缺少应有的说服力.如在一篇题为“高校学报稿约》与编辑的法律意识“的论文中,作者调查了2001年出版的200份高校学报刊登的《稿约》.但是文章只是简单提了一下,没有具体说明调查的情况.而此文的研究是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之上的,在论述《稿约》存在的问题的时候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持,忽视了实证,大大降低了文章的价值和说服力,只进行了描述性研究.

2.推理繁琐,创新不足有些论文的研究者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往往要经过层层推理论证,其本意是为了论述严密,而事实上有些论证显得冗余,使文章变得繁琐.有的文章缺少创新,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价值不高.如有一篇文章论述编辑审稿能力与提高刊物学术质量关系的论文,文章有四个部分,编辑审稿的作用与意义,编辑审稿能力对刊物学术质量的影响,影响编辑审稿能力因素的分析,提高编辑审稿能力的建议.而事实上,作为编辑学基本知识的第一部分是可以省略的,可直接进入对问题的实质性论证.编辑学研究论文也要克服“八股”式的文风,从内容到形式提倡创新.要善于根据研究成果的特点,使形式为内容怎么写作,提倡观点鲜明、开门见山、言之有物、简洁明快.

3.重复性检测论文的重复性表现为它所给出的结论与已知理论完全重合,其具体表现形式为:文章标题多为,对××理论的研究(探讨)实则类似于教科书.如下例:在一篇题为《流化床综合船热机机理分析》的论文中,作者在引言中写道:“流化床是被气体或液体通过而流态化后的散料层,具有较高的导热能力.流化床的传热机理是复杂的.为了加深对流化床导热效果的认识,本文拟对流化床的综合传热机理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求提高生产效率.”

怎样才能找出流化床综合传热的规律性的东西呢?唯一的途径应当是根据所设定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通过实验来找.然而此文却没有此环节,而是在对几个经典公式进行了一番说明后,得出了“结论”:

“通过认真分析,我们可以的出结论:流化床传热是由气体通过气膜对颗粒表面的传导、气膜破坏后气体对颗粒的对流传热以及流化床层对器壁表面的辐射传热构成的综合传热.”

这样的分析结论,在任何传热学教科书中都能看到,是毫无新意的.

针对以上作伪现象,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应具备辨伪意识:

1.要有怀疑批判意识

怀疑是批判的前提,批判是创新的前提,而创新是学术作品的生

命所在.任何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创新,只有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可能有所创新.编辑在编辑实践中必须有效地鉴别哪些稿件是有价值的,而哪些稿件仅仅是平平之述;稿件的哪一部分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部分在整篇作品中所占的比重或它所能产生的理论与实际效应,最后对作品做总体的评价,决定是否采用.

2.要有科学思维意识

对重合度较高、检测论文进行辨伪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编辑进行科

学思维的过程.尽管某些科研项目各有不同,但是其所遵循的科研规律、运用的科研方法却是基本相同的.只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就能够得到正确的审稿方法,有效地对检测论文予以验证.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检测论文是没有实验部分的.

结语:

编辑工作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检测编辑的工作是“为人做嫁衣”.著名作家、编辑学家孙犁先生曾说:“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应该成为学者或者作家.”编辑不仅要求是多面手,更要是“杂”家.只有不断积累文化,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作者简介:

赵丽,女,1975年9月生.民族:汉,籍贯:河北省井陉县.毕业院校:河北大学,199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河北企业杂志社担任记者、编辑、主编助理,现任河北企业杂志社副主编、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