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

点赞:10080 浏览:437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主要是根据《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课程近年来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人在此课程中的实际教学经历,从中总结出一些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方法.特别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等工作进行了重点描述,期望能给从事此项工作的同事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改革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工作过程

《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课程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本课程大量知识与实际脱节,不能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发展需求,并且本课程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严格,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整合教学内容,以一种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有兴趣的学、爱学和主动地学,这是所有从事此课程教学工作的老师共同面临的,而且必须解决的难题.

本人结合多年的变配电系统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利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开发《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课程,在教学应用中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现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课程教学设计的思想和过程以及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总结如下:

一、从企业实践中获得的课程思路

我校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开设《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课程.通过大量的咨询调研,了解到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毕业生如果从事工业企业变配电技术方向,主要从事用于生活、生产的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配电设备监视、操作、维护和检修等工作.专项能力要求主要有下列各项:

能完成变配电所职守的常规工作;

能担当操作人、监护人的角色,完成变配电所的倒闸作业;

能进行变配电所一般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

能按程序处理变配电所的异常情况;

能进行电缆及架空配电线路的巡视检查;

根据上述专项能力要求,我对《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课程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与改革:①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课程核心;②课程内容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项目为载体;③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三、《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课程改革具体实践

(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岗位职责和为用户怎么写作的职业思想,能独立完成巡视、值守、倒闸作业及各种记录的填写,能利用各种故障探测仪器和信号,正确判断运行状态,能在有人监护的前提下进行停电、验电、接地封线等技术操作,能配合相关人员处理一般事故.

根据该课的课程任务,我把这门课程内容知识模块化.知识模块化的依据就是工程任务,也就是学生学了某一个模块的内容后应该能够完成相应的任务.据此可将本门课的知识分为变配电所交接模块、设备操作模块、设备维护模块、设备维修模块,并归纳为四个典型的职业活动:①10~110KV变配电所交接班.②10KV变配电所倒闸作业.③10KV变配电所故障处理.④10KV变配电设备的的检修.以上四个典型职业活动以技能学习为主线,理论知识含盖了变配电系统运行维护课程相关内容.根据上述四个典型职业活动工作方法、要求和职业标准,确定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明确本课程实施的载体,制定本课程实施的具体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和确定评价方法.

(二)、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我校电类专业正在实施的“分段式教学改革”(即把原来以两节课为排课单元的方式,改为以集中在几周内把一门课连续上完),本人采用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整合自编教材讲授相关知识.具体做法是:本门课程由四个典型的职业活动构建,每一个典型的职业活动由多个小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任务实施前的计划及准备工作.宣布工作任务并要求学生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和资料的收集.

第二阶段任务的实施,学生在决策中制定了完成任务的计划,教师在实施的第一个环节是介绍与完成任务相关的知识和资料,讲什么知识是学生计划和决策中所要求的,介绍过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将按计划进行任务实施.

第三阶段任务检查和评价,在本设计中以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任务为标准进行评价.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本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职业活动为基础开发的职业化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在实际工作环境或在模拟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任务的教学,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态度一体化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本人在教学方法上,除传统的方法外,还采取了以下方法:

1.任务驱动法为主.按照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活动小组形式完成教师下达的工作任务单,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模拟职业角色,在完成职业活动的同时,强化团结协作、安全意识的培养.

2.实践技能演示法.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重在言传身教,要根据现有实物和设备情况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特别是利用供配电实验室的电气设备的调试、断路器的分合闸控制、刀闸操作等内容,采用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边提问、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操作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3.相互交流.所谓“交流”是指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包含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可能会变得更容易、更直接,同时也解决了老师指导力量不足的问题.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一方面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直接的了解,以便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会增进与学生之的感情,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一定帮助.

四、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教学与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景;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任务或实际设备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学任务完成的时间大大缩短,教学效果突显.上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经过四个电类专业班级的教学实践,效果是十分明显.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改革基本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改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