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

点赞:3612 浏览:117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立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问题的现状和特点,论述了培养大学生安全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安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安全素质的途径.

关 键 词:大学生;安全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3016205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体制的转轨、社会的转型、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利益和矛盾的摩擦与碰撞,甚至发生尖锐对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在多元并存的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些复杂的社会矛盾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高校,必然对高校的安全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逐渐增多,再加上学生构成的复杂化,使高校校园安全,特别是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物问题越来越突出.学生的安全问题不仅首先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是学校的问题,同时也是全社会的问题.因此,要确保学生的安全,维护学校的稳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既需要高校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搞好安全防范,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和通力合作.笔者认为,解决高校学生安全保障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着手,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所谓安全素质,简单地讲就是人们应具有的安全“知识”和“行为”,即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健康有较为深刻、全面、科学的认识,并使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1].

一、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安全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大学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家爵杀死4名同班同学,引起全社会的震惊和反思;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教师程春明在教室被学生付成励杀害;2008年,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正值妙龄的女大学生跳楼逃生,结果全部当场丧生;2009年,桂林某高校3名在校学生私自下漓江游泳,2人溺水身亡;2011年,重庆某高校大一新生因恋爱受挫跳楼等.这一系列涉及高校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让人触目惊心,扼腕叹息.调查显示,2004年1-9月,河北省高校及周边发生刑事案件235起,同比上升34%,其中暴力伤害案件大幅攀升,共发生暴力伤害案件16起,造成5人死亡,17人受伤.另有调查显示,中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者占高校学生总人数的126%.随着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社会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心理负担也随之增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10%~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诸如等危害学生身心安全的责任事故.《中国日报》曾报道,已成为中国20~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原因.不难发现,高校校园内学生、宿舍被盗、公寓失火、酗酒行凶、打架斗殴等安全事故等频频发生.


这一系列严酷的事实和数据都充分表明,高校大学生安全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影响高校校园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并已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大学生安全问题呈现新的特点

大学生安全问题由来已久,但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态势迅速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自我意识普遍增强,但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现在的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中出生成长的一代,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强,趋同意识弱,喜欢展示自我;加上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宠爱,唯我独尊,因此总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更加善于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情感淡漠,总是只考虑自我的感受,少有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在安全问题上,他们容易缺乏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2大学生特殊群体日渐增多,影响着校园安全稳定

大学生特殊群体是一个与大学生正常群体比较而言的相对性概念,如经济困难型群体、学习困难型群体、心理障碍型群体.如果这类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很容易引发校园安全事故.如经济困难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容易走向自我封闭,缺少朋友和温情,感到极端孤独,产生厌世情绪,最后可能走向;一些攀比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我虚荣心,在家庭经济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校园内盗事件,甚至社会抢劫事件;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或是缺乏学习动力,整天无所事事,惹是生非,或是学习能力、自控力较差,考试时可能违规违纪,引起考试类安全事件;心理障碍学生可能会因悲观、烦恼、焦虑、抑郁、敌对等负面情绪导致心理失调和行为紊乱,有的甚至发生出走、、凶杀等事故.据上海市教委公布的2008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事故统计数据,2008年上海高校共发生社会安全类事件45起,涉及学生47人,造成36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居首位的是事件,共23起,造成19人死亡,4人未遂[2].

3网络等高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

21世纪,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展,这些工具功能齐全、内容广泛、速度快捷.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大量网络诈骗、诈骗、短信诈骗,使不少大学生深受其害.据调查,大学生100%上网,有网上交易行为的占总上网人数的70%,上当受骗的人数占网上交易行为人数的7%[3].网络诈骗、诈骗、短信诈骗成本低、隐蔽性高,因此范围广、危害程度大.这些新型的犯罪形式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对高校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4校园周边环境更加复杂,给高校学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高校上万人的规模往往带动周边怎么写作业的发展.围绕高校学生多样化的消费,高校周边往往成为商业聚集的地方,茶楼、酒吧、网吧、歌厅、餐厅、洗浴中心、宾馆、烧烤摊等商业网点林立,经营者为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设施陈旧简陋,再加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车流物流人流的增加,高校及周边存在严重的饮食卫生安全隐患、交通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经常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同时因一些高校的新校区往往建设在城乡结合部,地处偏僻,社会闲杂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不法分子经常涌入,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再加上青年学生情绪易冲动偏激,在校外公共场所往往因小事引发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闲杂人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给大学生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