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的学解读

点赞:12306 浏览:553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价值导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谐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一种价值文化,一种幸福文化和一种生态文化,这是和谐文化的学内涵.对和谐文化进行学解读,既可以对和谐文化进行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也有利于指导人们全面深入理解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 键 词]和谐文化;道德文化;价值文化;幸福文化;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2)01—0129—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作为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价值导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谐文化的研究已经在学术界引起高度关注.和谐文化建设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都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本文拟从学视角对和谐文化的内涵进行有益的探索,目的是推动和谐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所谓和谐文化,就是社会主体在历史发展中自觉形成的以和谐理念为核心思想和价值取向,以文化为外在形式,集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宗教信仰、社会风俗、行为习惯、典章制度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1].这其中折射和谐文化最直接的学内涵就是,和谐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对此,可以从中华文化的包容品格、和谐文化的特性等方面来认识.

先秦诸子百家的争鸣为中华文化建构提供心理基础的同时也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包容品格,即“和而不同”.“和”与“同”这一对范畴最早见于《国语·郑语》,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周其弊乎”的发问时认为,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君子和而不同.”他认为君子汲取别人有益的思想,纠正自己错误意见,但绝不盲从.“和而不同”的思想在诸子百家学说中都有或隐或彰的显现.就整部著作而言,先秦典籍中“和而不同”精神表现最突出的是《易传》和《吕氏春秋》.“和而不同”作为先秦思想家的宝贵实践经验和卓越理论贡献,为后世所继承并成为中华文化包容品格的重要道德源泉.提倡独立思考,创造和谐的学术气氛,对于文化繁荣和民族兴旺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思想是在“和而不同”品格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中庸》曾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可以达到和谐统一.《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和谐”思想的表现.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结构是宗法等级社会,它造就了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型范式.有人把西方文化说成是“智性文化”,而把中华文化说成是“德性文化”.孔子《论语·为政》所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是中华“德性文化”的精辟表述.周以后的三千年间,中华文化虽然包容了许多宗教,却避免了全社会的宗教迷狂,这显然也与中华文化的型范式别有依托相关[2].中华文化和谐思想体现于型范式中,表明古代和谐文化就蕴涵有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

和谐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还体现于和谐文化的特性之中.《现代汉语小词典》关于“和谐”是这样解释的:“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这种语义学解释在前面加一个主语则是“两个不同的事物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的意思.从学基本问题的视角来看,就是指经济利益与道德关系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即和谐是指人们经济利益和道德关系两个方面的和谐.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经济利益是不一致的,他们道德关系是否和谐是由其经济利益关系和谐与否决定的,而人们道德关系是否和谐又对其经济利益和谐产生能动的反作用.这就是学基本问题在和谐文化上的具体表现.反过来说,和谐文化的这种特性正说明了和谐文化就是一种道德文化.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道德文化,不仅与中华文化“德性”特征相吻合,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先导,而和谐文化又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道德力量,它一方面来自和谐文化本身的内涵,另一方面来自“以德治国”基本治国方略的实施.“德治”方略要求以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为基本前提,而它又有赖于和谐文化内涵的充分挖掘.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道德文化的和谐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现实的、深远的意义.

和谐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文化,而且是一种价值文化,这是对和谐文化最重要的学解读.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就是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产生的,因而,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取向是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它主要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依据其道德原则所形成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所提倡的社会道德生活的总体指向.和谐文化就是社会主体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理念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从这个层面说,和谐文化也是一种价值文化.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价值文化,体现在它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上.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就是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为核心所形成的总的指导思想,并以此指导全体公民的社会活动,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取向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必须要与两种错误观点作斗争.一种是“经济活动自发论”.另一种是“经济发展以道德滑坡为代价”的“代价论”.“自发论”是以遵循经济规律为借口,不允许道德干预经济,否定道德对经济活动的反作用.它的后果是使得经济活动中出现不道德现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作用,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代价论”认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以道德滑坡为代价,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存在着一个“二律背反”,即经济越发展,人们的道德越滑坡.它的错误根源在于把私有制社会的特殊历史现象夸大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后果是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否认坚持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取向的可能性,否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性.“自发论”和“代价论”异曲同工,对于经济与道德关系这个学基本问题都作出了错误回答.因此,认识和谐文化是一种价值文化,对于澄清这两种错误观点的影响是有重要作用的.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理解和谐文化作为价值文化认识的主要途径.价值取向和道德价值取向有联系也有区别.价值取向虽然表现为一种道德价值取向,但它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的,一元性是任何一个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相对于个体而言的道德价值取向则呈现多元性特征.正是这种一元和多元的区别,二者之间形成了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坚持价值取向的一元性和引导地位,现阶段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只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谐文化作为价值文化的内涵.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无论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们都蕴涵着丰富的内涵,都能从层面给和谐社会建设以价值观的认同.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既可以寻找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积极主动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用以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又可以深刻认识到和谐文化作为价值文化的道德作用,这种道德作用是以和谐社会建设的道德动力和道德价值取向为基础的.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的价值实现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基本价值取向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各阶层人民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带给了人们因为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巨大满足,这是和谐文化作为一种幸福文化的学内涵.和谐文化最深层的涵义“幸福文化”的幸福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它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除了同自然对立并通过劳动获取物质生活条件外,还要同其他的人发生社会的交往以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生活?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和理想,人们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幸福;反之,精神上的痛苦必然带来不幸.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幸福观.一切剥削阶级幸福观的共同点就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资产阶级学家主张利己主义幸福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幸福范畴的曲解.共产主义道德的幸福观在强调整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的前提下,积极地关怀个人幸福,主张个人幸福与整体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享受幸福与创造幸福三者的统一.这三者统一的现实表现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先导,无疑就是一种幸福文化.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幸福文化的体现就是人们幸福指数的提高.幸福指数包涵着个人幸福与整体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享受幸福与创造幸福三者的统一,而在个人与整体幸福中它偏向于个人幸福,在物质与精神幸福中它偏向于精神幸福,在享受与创造幸福中它偏向于享受幸福.由于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社会条件,为多数人谋幸福的幸福观并没有真正实现,它只是先进人物的一种道德理想,它还成为个别人剥夺个人幸福的借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引下,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里当然包括以人民的幸福为本以及提高个人幸福指数的思想内涵.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会造成不幸,但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人们社会生活需要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个人幸福指数上升的重要标志.创造幸福是享受幸福的前提,但如果只会创造不会享受幸福,也不是真正的幸福.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让人民群众都能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就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要精神,也是人民幸福指数提高的重要表现.

和谐文化是一种幸福文化,还可以从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社会风尚的改进和改善方面得到显现.过去人们习惯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使用“我打你通”的方式,也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们居高临下,以组织的名义对受动者进行“大而空”的说教,如果你有意见,也只能“服从组织,保留个人意见”.现在思想政治工作则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完全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我们知道,青少年是国家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关系到他们是否健康成长.过去对他们进行道德说教的模式已经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所取代,这就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群众性特征表现特别明显,社会志愿怎么写作体系不断完善,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环境、健康的社会风尚构成了当代社会人们幸福指数的几个主要指标,当然也是和谐文化建设和文明风尚培育的重要内容.

认识和谐文化是一种幸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这种动力需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人民只有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和道德上的幸福,才能更加自觉和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的创造,才能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说的一样:“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作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的实质就是一种在和谐文化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其终极目标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从逻辑上说,人民得到幸福,就会珍惜幸福,这自然就成了人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道德动力.

和谐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这是和谐文化最现实的学解读.生态文化是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的动态文化形态.生态道德是人与自然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人类道德,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生态文明则是生态文化最重要的特征.理解和谐文化是生态文化的价值在于推动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

和谐文化的学解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这是传统道德观的基本使命.传统道德观的主要问题就是使人们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泥坑不能自拔.他们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是唯一有价值的主体,自然只有工具性价值而没有内在价值.农业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指导下犯了许多错误,诸如生态问题全球化就是工业文明带来的恶果.实践证明,传统道德观应该为生态道德观所取代.生态道德是人类关注递增的结果,是人类把道德范围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的一场学革命.生态道德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理念,尊重自然的价值权利.它的本质是关注人类的整体利益,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与人和谐”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本身就是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党的十七大提出和谐社会构建的六大原则之归宿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道德基本要求完全一致.

和谐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要求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道德的实施关键在人类,而人类实施生态道德的关键又在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则是生态文明观念的基本内核.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对可持续发展观作了简明扼要地表达: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威胁的发展.这个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即发展具有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公平性体现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三者之间发展的和谐与公正;可持续性体现的是公平性原则是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共同性原则要求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全球共同的目标和行动.同时,文明和文化紧密相连,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内涵一致,它们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树立.”因此,我们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理解和谐文化是生态文化的价值能够帮助人们澄清两种错误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一是“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二是“生态中心主义”观点.纵观世界古代文明的衰败,其共同规律就是在“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指导下,对自然界进行肆意掠夺,没有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最终酿成文明的衰败.美索不达美亚文明和玛雅文明等从强到弱的过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现在有些学家又坚持“生态中心主义”观点,认为人类只能顺应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在自然面前只能保护不能开发.它的实质就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人类带来福音,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主体只能是人类本身,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又是人类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根本途径.因此,人类不是停止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相反,人类应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以充分发挥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人与自然和谐以及生态文明的实现才不是空话.[4]

正确的理论是指导人们进行正确实践的认识论前提.和谐文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反复出现,因为它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对和谐文化进行学解读,深刻认识到和谐文化就是一种道德文化、价值文化、幸福文化和生态文化,它本身是对和谐文化的原创性研究,这种研究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和谐文化的时代价值,而且更能使人们为实现社会和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5][参考文献]

[1]雷莹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文化和谐[J].光明日报,2006-05-26.

[2]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1-330.

[3]沈其新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增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9-103.

[4]林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个认识问题[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1)59-64.

[5]黄云明.中国企业家的责任及其信念基础[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