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育现状与推进策略

点赞:11873 浏览:466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学阶段美术课与美育的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美术学科中的美育是美术教育研究的重点.通过分析河北省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育现状,并结合美术教学理论,研究美术教学中美育的策略,提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与美育之间的相互维系的理论思想与教育观念.

关 键 词:美育小学美术教育学心理学

小学阶段是人格个性得以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通过耳闻目染,更容易进行审美培养,树立正确的的审美观,起到好的美育效果.

美术对于小学生的美育作用首先是作为感性形象使其获得心理上的调节和平衡,美术教学使学生在绘画创作时注重树立自我意识,保护和激发个体创造力.美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个性,学生在美术课中得到个性的启迪和美的熏陶,得到美育的内化.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对于美育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河北省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育现状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是:首先局限于重“术”轻“美”,注重对技能的掌握,虽在不同程度上也激发孩子兴趣,但对于审美的精神领域启发不够.其次是美术教学中偏重从概念表层去理解美育,没有注意到美育的情感性和个性化特点,没有真正达到美育的目标.最后是对于美育中的审美心理方面缺乏重视与研究,忽略了小学生的直觉等感性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缺乏审美感知与情感体验.这些导致小学美术教育的审美欠缺.

河北省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育现状与推进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河北省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深化的理论基础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进一步深化对美育理论研究.首先,美术教育学是小学美术与美育相关联的主要内容,建立在小学生视觉欣赏力与视觉创造力水平上,从小学生特点出发研究提升其审美能力的美术教学理论及方法.联想是创造力的前提,美术造型因素是传达特定联想信息的符号,美术教学可以充分运用这种在联想的特点来渗透美育,鼓励学生真诚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自己联想时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他们发现和评价自我的过程,这对他们的个性及独创性的发展是有力的推动.

其次是小学生心理学研究.尊重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培养小学生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通过审美发展促进小学生丰富、完整个性的形成.美术作品的优势是以最小限度的技术训练向学生们提供独立发展其自身心智的源泉.美术的基础是感知,美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感知能力.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推进策略

1.小学美术教学中增强美育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中首先要突破重“术”轻“美”的局限,逐步融入审美意识与审美趣味,增强美术教学中的美育.从学习美术课程知识与技能的缺陷中解脱出来,课堂教学要保护学生最宝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具体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兴趣,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巧去限制学生的表现力;要启发、鼓励、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培养有美术修养的人,这样获得全面协调能力的人才.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对形成小学生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全面重视.

2.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

以美育为主导的美术课内容是选择教什么和画什么等问题.在大量的美术作品中选择适合小学生接受的部分,并探索怎样去画、去理解,从中接受美的思维与方法,用孩子自己的头脑独立地将事物的感受通过绘画表现出来,这样个性也就明显地流露出来,借机科学地引导发展孩子的个性,培养对事物独特的见解、眼光、思维,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育要充分关注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审美活动的展开不仅有赖于美的对象,还有赖于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接收条件,在以往美术教育中美育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脱节,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以美术教学为媒介,依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并研究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美术内容.依据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和接受特点出发,来选择分配教学内容.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凭着感官直接感受的展开联想,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理解能力较差,不容易接受较复杂的审美现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内容的直观性,让他们直观地接触美术作品.同时注重小学生审美情感体验,初期的智力水平决定小学生具有简单性和普遍性,从兴趣出发、观察表面现象是此阶段的特点,可据此安排适合的美术教学内容.小学生美育内容就要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这是美育中最重要的一项.


3.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方法

探索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活学活用的美术教学方法,形象生动展示的美育内容,使小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滋润,良好的美育方法能激励小学生的情绪、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保持是一种平等、自由的关系,尊重小学生的趣味和天性,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美育就要根据符合小学生追求趣味的特点,进行正确审美态度的引导,启发学生从自己的心灵出发与对象进行积极主动的对话、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身心感觉、想象和理解的共同作用,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培养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启发他们寻找艺术品所表现的题材、形式,他们就逐步理解并接受艺术品并从中得到美育的内化.

只有从美育的角度对美术教学进行研究、分析、整合,才能保护小学生初期所显现的创造力萌芽,使美术教学尽可能的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把美育的过程当做激励和唤醒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美育在本质上是感性的教育,因而美术教学过程应当首先体现为能够唤起学生审美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的唤起远比理智的说教效果要好.美术课中的美育是素质教育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启发想象与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在对形成独特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注释: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美)玛琳.加博.林德曼《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河北省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育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1106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