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点赞:6493 浏览:221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一节好的数学课的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能够唤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因此在设计课堂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孩子从书本通向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己的道德品质.

【关 键 词】德育教育,低年级数学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229-01

德育教育在低年级主要进行生活常识、日常行为准则的教育和一点浅显的政治常识教育.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培养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这就是说,德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那种文明的、现代的对社会有益的人.作为一名低年级数学师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

1借助教材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把这些因素挖掘出来,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因此,直观具体的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德育渗透.如在学习《绿色行动》时,我借助教材用课件引入:在树林里,有许多小朋友手提袋子在捡废旧电池,易拉罐,塑料袋等.让同学们读一读上面的信息.提出问题并一一解决.快要下课了我问了一个问题,这些废弃物如果不收集起来会怎样?有好多同学举手了.还有的同学直接回答:会污染环境.这时我启发同学们向这些小朋友学习,爱护环境,爱护家园,爱护我们的校园,不随便扔垃圾,就从现在做做起.

2挖掘教材,渗透德育

数学知识的教学是比较生硬的,再就是一年级儿童情感不稳定,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常用方法.教一年级认数时,我走下讲台抚摸着一个同学说:这是‘1’个小朋友,“一个一个的小朋友就组成了一个小组,这个组也可以用‘1’来表示,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也能用‘1’来表示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能,因为我们是一个班的.”“因为我们是一个班的我们就要团结,就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看到学生们微笑着互相注视着的眼神,我又问:“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就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其中一个学生还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觉得一个国家也可以用‘1’来表示.”作为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应该怎么做?“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等等.”及时渗透的德育教育.

3创设情景,启发渗透德育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其学习数学的亲昵往往取决于对学习形式的兴趣.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以学生喜爱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巧妙导入“下雨了”为背景,老师分别给四个小朋友打扣问到家的时间为话题惹起学生认识钟表的,浓浓的师生情和亲情,渗透人文思想,通过这一节课同学们不仅初步“认识了钟表”,以后要认真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下雨了,学生何时到家牵动着老师的心,同学们老师是爱我们的,我们也要爱老师,听老师的话,尊敬老师,尊敬父母.

德育教育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数学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还被评为文明学生.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要培养学生乐观、进取的精神.比如,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往往会遇到一些不会做、算不对的困难,要教育学生敢于知难而进,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勇气,就把寓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具体化了.

5利用数学教材中蕴含的辨证、唯物因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辨证法和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观察世界、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对学生加强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的辨证、唯物因素很多很多,如对立统一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等等.教师就是要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方能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5.1对立统一的观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数学是辨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知识点,如整数和分数的对立统一;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对立统一;精确和近似的对立统一;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等另外辨证的思维方法诸如分析与综合、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5.2普遍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之中,小学数学当然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知识间的联系来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如在学完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后,组织学生来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能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它们之间的异同.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学会了用联系的方法来分析、解决数学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3实践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动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运用知识、实践知识的过程.教师就是要根据这种认知规律,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设操作、体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亲历动态生成.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作为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数学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画图!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