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

点赞:31674 浏览:1448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人才奇缺.当前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师资缺乏、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文化产业教学问题对策

当前,以改革开放为内涵的经济创富战略、以科技进步为内涵的科技创新战略以及以文化产业为内涵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共同构成了我国三大国家战略,共同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形成共识,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2004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440亿元,到了2010年则猛增至11052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2%,远高于GDP增长速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指出了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同时提出了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人才奇缺,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更快的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产业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新设置的本科专业.目的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媒体、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2004年,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此专业,2005年又批准了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2所独立学院开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其实在这之前,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已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达到72所,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12所高校还开始了文化产业管理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也只有不到30年的历史,而在中国的兴起更是只有10年的历史.因此,与一些成熟学科相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尤其突出.

2.1师资缺乏

师资力量不足成了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学科交叉性很强的专业,目前它的学科定位是管理学,但从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来看,大多数都是由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来建设,这些学院显然缺乏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师资,而各高校的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很少率先开设这个专业,而且在这两个学院设置该专业,又缺乏历史、文化以及艺术方面的师资.从师资引进的情况来看,不管在哪个学院设置,都存在很大的困难,结果只能是原有的师资通过重新学习相关知识来承担相关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此外,部分老师或是对新专业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或是对新知识缺乏兴趣,或受习惯驱使,依然固守着以前的课题和研究,不愿意转型,更导致了师资的缺乏.出现这种局面也是与新兴专业建设先天不足休戚相关.

2.2课程体系不完善

教材缺位实质上是与师资匮乏紧密相关的,而文化产业专业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更增加了教材建设的难度.课程体系的不完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还没达成共识,从目前设置该学科的高校来看,课程设置参差不齐,有些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专业设在文学院、艺术学院的,往往会忽视数理、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设置,设在经济和管理学院的又往往缺少人文通识教育的课程.二是没有专门针对性的教材体系.基础理论教材大多是直接使用相关学科的教材,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课程,现在针对文化产业的教材如《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市场营销学》又存在以下特点,一是编写者大都是单一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如经济学背景的专家编写的教材,其文化产业方面的造诣却不够,一些纯粹学文学、艺术的专家学者编写的《文化产业经济学》教材,其对经济学内容的把握更是尤为欠缺,这样导致了所编写的教材经济学内容和文化产业内容相分离,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到这类教材有点不伦不类.

2.3实践教学欠缺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中不但要注重素质教育,也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他们的现代化意识,又培养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一流的竞争实力.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管理专业教育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教育,将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和从属于理论教学.这种教学体系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只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不强.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更是尤为缺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对文化产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二是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或缺乏从文化企业或政府部门引进的师资,三是所在单位或院系对新专业建设投入经费不够,无法建立实践教学实验室.


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对策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要办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须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此首先要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潜力,吸引更多相关专业的老师投身文化产业管理的教学科研工作;其次不断创造条件选送优秀教师外出培训或进修,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和科研技能;再者积极引进相关专业的师资人才,包括硕士、博士以及有文化企业管理经验或政府相关部门管理经验的师资人才;最后要积极创造引进、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的各种软硬环境,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加盟.

3.2重构课程体系

鉴于当前课程体系混乱的局面,笔者认为教育部相关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厘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对其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相关学科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要求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并组织各学科的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各高校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本校的特点对各课程的设置进行微调,对相关学科课程可以根据培养方向自主设定.这样也才会使就读该专业的学生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3.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国际竞争力,作为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根据文化产业对专业人才上述目标的实现要求从真正意义上建立一套实践性教学的模式.实践教学是直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要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创造和创新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是最有效的手段.如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有关的社团活动和社团组织管理,引导学生创意、创新和创造,创建自己的“实验田”,积极寻找各种校企业合作机会,在相关企业设立实习基地,同时完善实验室建设.教师在教学中也应积极探索案例教学、角色模拟等各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培养更加贴近社会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