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材与课程改革

点赞:30299 浏览:1422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56-02

1德育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德育》课,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常识,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政策了解相关就业与创业的知识.同时,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2《德育》教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教材内容体系欠科学.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上大多偏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仅仅局限于知识性的理论说教和抽象思维,常常因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也常常因难以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与困惑而被视为“检测、大、空”.此外,现有的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主题和内容大多是20世纪末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缺乏鲜明的时代气息,远离职业教育的校情和学情,职业教育所特有的职业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不能很好地得到体现.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材理论性太强,哲学内容不够浅显,法律课涵盖的法律知识过多,难度偏高,以致德育教学难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切实体现师生互动关系.

2.2课程设置内容多,时间短,难以定期完成教学任务.山东省技工院校统编教材《德育》分上、下两册,包括开拓人生新阶段、职业与职业道德、法律常识、哲学与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就业与创业等六个模块,合计24章60节292页,按每学期20周、每周安排3节课时,一年时间两学期理论上总学时为120课时,单就这样计算每章只能安排5个多课时、每节2课时的时间;如果扣除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复习、讨论、平时测验等时间,每学期实际教学的时间最多为17周,这样每章的教学时间不到5个课时、每节约1.5课时.总之,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现有教材中的课程及其内容的教学,是很困难的;完成了也是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3缺少《心理健康指导》课: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和严重,全国各省市也都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甚至有的地方和学校已经自编教材或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

3课程改革的原则

3.1坚持时效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时效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起的作用,实用性是指有实际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日益功利化.对学生而言,他们更多地把时间放在其认为有用的学科上,对德育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性.所以,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探索上都应考虑到德育教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使其具有时代气息,做到既有利子老师教,又利于学生学,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目前德育教材来看,其理论化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实际课时有目的地选取教学内容.如,《法律常识》中的民法、劳动法、刑法等教学内容必须在教学中得到重点关注,《就业与创业》中的就业技巧、求职面试技巧、创业途径.

3.2坚持针对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德育教材内容,要体现“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社会实际、教育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校学生生活;贴近未成年人:从情感培养、习惯养成做起.所以,德育课改新方案更应强调教学方式的创新,否则“三贴近”原则会大打折扣.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节庆仪式、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课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增强吸引力,加强针对性,体现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原则.在紧密联系了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因而更具有课程的科学性.德育课改新方案,既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又反映德育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构建以职业为中心,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以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框架,体现继承性生与创新性统一的原则.

4课程改革的措施与对策

4.1培养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当贯彻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注意深浅得当,同时还应当善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

4.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是成立心理咨询点,选择有事业心、有一定德育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协助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对有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与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性别有针对性地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4.3丰富课余生活.学生完成学业之外的课余时间是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多方面能力的好机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余时间的合理利用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活动,如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各种文体活动、技能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爱好集中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各项活动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各方面都得到培养和锻炼.

4.4设置“情”的台阶,实现德育内容的内化.德育课教学除了要解决“知”与“不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由“知”转化为“行”的矛盾,因此在完成教材规定的知识传授任务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情感的积累和情感能力的培养,发挥道德情感在知、情、意、行中的作用,使师生互动起来.德育最大的困难不是认知过程,而在认知后情感上的认同,如果忽视这一点,德育工作只能是空洞和无效的.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使人变的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醒悟和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人格,让德育成为他们的•,-种需要.现代心理学证明,只有建立在自觉接受和情感认同基础上的道德素养,才是比较全面和稳固的.

《德育》教材与课程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5转变德育观念,实现德育课程与信息化相结合.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信息时代,人们能非常便捷地获得各种信息.因特网所传递的信息在新颖性、趣味性和刺激性等方面远远超过了目前的课堂教学.因此德育课程教学要重视加强信鼠道德教育,要利用网络文化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图文并茂的特点,将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创业观等内容输入校园网络,改变德育教育的呆板、硬灌输的模式,使学生明确任何人都有责任、有理智、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源,以增强德育的及时性、实效性.

4.6以人为本,建立开放性的评价标准.“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因材施教的培养,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过程和结果考核看学生的成长变化.多元评价就是“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以适当方式参与对课程的评价”,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只有得到用人单位、学生与家长的认可,才有实际意义.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社会各方面又都制约和影响职业教育的评价,因此,教育必须坚持开放性评价.

总之,德育课程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中等职业学校在德育课程改革之中,应当充分考虑现在中职生的现状.符合社会的要求才能取得成效,才能摆脱目前德育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