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性\经世\文化――马哲史著述的史学特征看

点赞:14731 浏览:604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著述,记载着马克思主史哲学诸概念、范畴历史演进轨迹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它所呈现出的史学特征与其主流认知的背景紧密结合在一起.文章以苏联、东欧及我国马哲史著述所呈现的史学特征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出三个最具代表性的特征逐一分析.首先检视并说明“客观性”的双重含义及分析它在马哲史著述中的体现;其次以“经世”为主线扫描马哲史著述中很不“客观”的条文:再次诠释马哲史著述呈现的“文化”特征及其含义.

关 键 词:马哲史著述:特征:史学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2-0024-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著述,记载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诸概念、范畴历史演进轨迹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它是“史籍”也非“史籍”,其兼具史学著述与思政教材两种身份,它所呈现出的史学特征与其主流认知的背景紧密结合在一起.籍助对马哲史著述三个具有一般意义的共同特征“客观性”、“经世”与“文化的考察,我们可以重构马哲史色彩缤纷的理论截面并以此观照与之相伴的社会史的光韵,并可为新时代的马哲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客观性

“客”谓之外来之人或物体,如客人、旅客、风寒入侵等等,“客观性”由此可解作“站在外来的角度观察”的那种状貌.它在史学上的应用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称一种史学描述方法,即史家把史学研究范围限定在仅仅表现那些有文献证明的事实上――既往的事实不管由哪一位史家写出来,其所在读者脑海里生成的意义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史学故乡里“最本己的东西和最美好的东西”.其二是史家的治史态度,一种“如其所是”地反映过去与现在的精神.

马哲史著述“客观性”的史学描述手法的理论渊源之一来自于被称为“近代史之父”的兰克所提出的历史客观主义,兰克学派核心思想有三个:首先要重视对史料的考证,其次要避免对历史作价值判断,再次强调对历史过程和现象的“领悟”.简而言之,即强调史家要构建一种不褒不贬的历史.马哲史著述“客观性”的史学描述手法的理论渊源之二与青年马克思所受到的理性主义的熏陶相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对人的统治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悉尼胡克认为马克思是“一个真正的启蒙运动的产儿.没有一种事物不能科学地加以研究,没有一种事物是科学方法对它不相干的.不管是在运行中的星星,还是为情感所牵的人类”.青年马克思毫无疑义地受到了强烈的理性主义及实证主义的影响,他所强调的客观性的精神同样毫无疑义地影响到了后世的马哲史家们.“马克思学说是科学”的提法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情绪,这与马克思学说的理论特质是直接相关的.

翻开任何一本苏联一东欧一我国的马哲史著述.诸如“客观的”、“科学的”、“公正的”等词汇随处可见.例证甚多,如纳尔斯基在其《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一段话明显地表现了一种既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又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化”,作者先说道:“马克思主义把大无畏的科学求实精神同共产主义的党性原则,等从而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即从社会科学领域中驱逐了出来”,之后话锋一转指出.资产阶级马克思学家号召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非意识形态化和‘科学化”’是同严重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企图紧密相联的.蚋尔斯基句中前后的“科学”意谓不一样,所谓的“客观性”归根结底同样是具有排它性的意识形态性质的,类似于一种没有对话的“独白”.

“客观性”在其第二层意思可称之为“批判的精神”,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马哲史家对西方学者及异国同行的批判上,但是自我批评的精神则较弱一当世马哲史家们并没有完全的贯彻马克思该项精神.例如《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哪些与苏联哲学界主流认知不同的人.必有专门笔墨伺候,如该书有一节(第三章第三节)是针对《1844年手稿》的讨论,以较大的篇幅点名批判了试图过高赞扬《1844年手稿》的西方学者,但该书却丝毫没有对苏联社会及理论现状提出过任何形式的批判.与此相反的是,《莱茵报》编辑马克思丝毫不隐瞒自己的浪漫之矛的锋芒,引入马克思于1843年说的一段话为例.他说道:“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构想未来并使它适合于任何时候,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这是一种“谋道不谋食”的精神,如果人们要以坦诚的做法来取得大众的信任,人们自然要亲自指出自身的不足之处.

对“强史就我”的厌恶未必是高扬“客观性”的唯一原因.将“客观性”作为马哲史学科治学的最高标准之一,目的有二:一是维护史学之所以为史学的原因;二是维护马哲史学科及马哲史学界自身的权威性.马哲史学界对“客观性”的追动了其职业化的进程,两者相得益彰.

二、经世

“经世明道”在这里特指与时代精神同行之谓,所谓“经世”是指“经自己的世”,非指“经世界”.“经世”就是马哲史著述一以贯之的另一条“红线”一这是无可置疑的,我们需要的也正是一部“我们感兴趣的历史书”.这可以从我国诸多的马哲史著述的书名即可看出来,多以教程为名,以此突显其“经世”特点.

“经世”是几乎所有种类的史学著述内蕴的主线,这一点似乎可以形成一个主流的认知,与此对应,马哲史家在谈到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时,所描绘人物必须正面反映当下的时代精神一不管那个人活在哪个历史时期中.可以轻易地用反证法来证明它在马哲史著述中的存在.即从种种的“不客观且很民族”的描述中反推出“经世”的特点.

其一,是对于同一桩史实的记录出现偏差.“斗争”即“历史”的定义较多反映在苏、东马哲史作品中,纳尔斯基借用梅林去证明自己对于哲学史发展动力是阶级斗争的观点.他说道“对梅林来说,哲学是意识形态形式之一,人们就是在这些意识形态形式中认识和开展阶级斗争的”.等克莱恩在其著述中也持同样的观点:历史就是斗争史.对斯大林主义有不同看法的弗兰尼茨基则持另一种观点,他认为一战后那些所谓的“苏维埃人”所走的道路才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理论的实质,即“把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解为雇佣关系的克服、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异化的克服”.这与弗兰尼茨基矢志不渝地批判斯大林主义的初衷是相关的,他在记载奥古斯特倍尔与伯恩斯坦的争论时借题发挥,用了一些篇幅批判斯大林主义的教条主义性质.

还可以列出别的例子,比如诸史家对拉法格的看法是有偏差的.弗兰尼茨基眼中的保尔拉法格:“在1865年当他还是一个医科大学生的时候,就因为从事革命工作而被法国所有的大学拒于门外”.麦克莱伦的记载是“保尔是一名(不很热情的)医学学生.作为蒲鲁东的追随者,他活跃在学生政坛上.作为法国代表被派往伦敦的国际总委员会,在那里他由于政治原因被从法国大学驱逐出来”.纳尔斯基指出“拉法格同情布尔什维克主义,正如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在回忆录中证实的,在巴黎生活必需品期间,在拉法格和列宁之间建立了友好接触”.这条记录彻底决定了拉法格在苏联版马哲史中的地位一决定性的.

其二,是对于记录何者为“列传”的成员以反映著者的意识形态与民族特色:孙版(1988年)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诸多继承人们作了一个有意思的归类:“从最直观的角度看,对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的大传播作出重大贡献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下述特点:就时间而言,他们都出生于该世纪40-50年代,都在80-90年代转向马克思主义:就地域而言,他们都出生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东欧、南欧或其他地区,且都来自较富裕的家庭;就政治倾向而言,他们都是第二国际的组织者和重要活动家,都属于马克思主义者中的‘正统派’(相对于修正主义而言)”.“正统”的划界决定了列传中何人可以青史留名,例如弗兰尼茨基版所记载的索列尔,索列尔认为马克思的主要功绩在于他克服了资产阶级的政党观,并指明了阶级问题和阶级的重要性.由此.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关键问题不在于组织新的政党,而在于引导工人阶级走上一条自己启发自己的道路.这与后来的主流“灌输论”背道而驰,所以该人入另册.在纳尔斯基版中.德米特里布拉戈也夫作为保加利亚和巴尔干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支持和接近列宁的观点,这也是作者将该人放到“列传”中的最重要的根据.时代精神的贯注及解读范式的转换.深刻地影响着马哲史学科的未来之路.


三、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沉淀,将其作为马哲史著述的主要特征之一,有两个解释:一是多年传承的“马哲的文化史”积淀,一是正在发生的“文化的马哲史”(类似于新文化史家所提倡的“小历史”(historyfrombelow))转向.

从文化史的视角看,马哲史的解读途径有两条.其一是以马哲的规范阐释文化史一这里的“文化”专指专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程中所涉及到的人文状况.例如经典作家的思想、文本的思想等.其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r15’其二是以文化规范阐述的马哲史――这里的“文化”专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意识、情感、意志、价值、信仰、知识、能力等等人的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物化的形态或外烁的成果,如典籍、语言、文字、科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风习.等等.马哲的文化史与“文化的马哲史”两种描述形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行进的速度各不相同,20世纪50-70年代,在“以阶级斗争为纲”观念制约下,文化史的研究被纳入到马哲规范中,一些文化史著作简单地以“文化史”观(历史唯心主义的一种形态)加以否定.这样,广义文化史被社会发展史所取代.由于社会史的积淀,当下的马哲史著述偏重于政治史描述.而缺乏文化史的底蕴和胸怀.伴随着马哲大众化的时代号召.两个方面之间的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了改变.

何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2009年)强调马哲史研究范式需更新,即以“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取代以往范式.这样的范式转换从史学角度来看,实质是更新史籍编撰的体裁―将以时为序纵向描述转变为通过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哲学传统叙述哲学发展的世界化和多元化的空间向度.弘扬“文化的马哲史”内蕴着高扬主体性的副线,即特别注意于人类创造文化时主体意识(当然,这种主体意识受制于种种客观条件)的演变历史.如果取其最广义来理解文化史的内涵的话,可以发现马哲史也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的文化特点.而并不是一门仅限于革命家层面的学科,马哲史的研究应该包括历史上的那些普普通通的个人和群体.而且.这些小人物也不再是愚昧无知的懵懂大众,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有着独立的精神和意识,而不再被掩盖在那些伟大人物的思想火炬、知识灯塔的光环之下.

四、结语

粗略估计,影响一个马哲史家作出价值判断并最终影响其著述特征形成的因素有以下三种.

第一,民族精神的影响.每一个国家的马哲史家在评论相同的史实时都必然认为自己坚持了客观性原则、评价得宜.如何让本国的马哲工作者充满了自豪感.其实也不难――至少自己国家出版的马哲史中满是对于本国马哲工作者的颂扬.而这种“褒”通常意味着对哪些理论上与我们似乎毫无二致的其他民族的马哲工作者的“贬”,例如苏联与南斯拉夫马哲史家之间的种种不快,我国马哲史家与苏联同行在诸如“全民党”、“发达社会主义”及“谁是修正主义”等问题上的各抒己见.

第二,意识形态的影响.根据唯物史观的看法,个人世界观归根结底总是受到经济方式的制约,都受到个人所属的那个阶级的立场的影响.隶属于不同阶级阵营、但同是历史学家的人,对于马克思学说的看法迥然不同,如果仅仅看一本历史书.读者的思维将会被导向何处

第三,史料缺失或史家们有意识地选择史料的影响.史料既“多”也“少”,所谓“多”是指史家在叙述一些史实之时,不可能把那些与该史实相关但无直接因果关系的史料都囊括进来.所谓“少”是指史家要合理解释某些历史事件之时,发现缺少予以支持自己阐释的事实.我国马哲史诸家在修史时更多依靠传世的经典著作,由此在描述形制上更多的倾向于对原著的解读.而涉及到勾画经典作家的生平事迹及苏联、东欧马哲发展历程时则缺乏足够的第一手史料.这从我国马哲史著述中外文注释的质与量可以觉察得到.在很多细节雕刻上,史家只能以论代叙,这可能会导致史述的主观随意性.

马哲史家的脑海里总是被“客观性”、“经世”与“文化”三个因素所撕扯着.正如弗兰尼茨基所说:“马克思主义包括了若干广泛的理论领域.而马克思主义迄今的实践本身又极为错综复杂,这些事实本身就充分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至于马克思主义迄今存在过的各种流派、各种争论、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种种变化,当然就更不用说了”.每一本马哲史著述都是“片面的”,因为它只是主观勾勒了马哲史的一个片断、一个断面、一家之言而已.

客观性\经世\文化――马哲史著述的史学特征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