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的华北大学

点赞:5151 浏览:189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华北大学是1948年在华北解放区建立的高等学府,建国后,在华北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虽然华北大学在正定办学仅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它在人民大学校史以及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笔者通过寻访众多原华北大学师生以及对有关历史文献多年的搜集研究,总结归纳出华北大学的四大历史性地位和贡献.

一、解放区的最高学府

华北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8月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1939年7月,陕北公学和鲁艺等院校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晋察冀边区.

1948年5月9日,决定,委托华北局华北大学,将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1945年11月成立于晋冀鲁豫边区)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以便集中力量扩大办学规模,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大批建设干部.经过筹备,8月24日,华北大学正式成立,校址设在正定县城的天主教堂(今正定256医院),亲自题写校名.华北大学受华北局领导,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钱俊瑞任党委书记兼教务长.

“华北大学是一个大大学”(吴玉章语).华北大学下设四部两院:一部为政治训练班性质,对知识青年进行短期政治思想和党的纲领政策训练,钱俊瑞兼任主任.二部为教育学院性质,孟夫唐任主任,任务是培养中等学校的师资及其他教育干部,有国文、史地、教育、社会科学、外语及数理化六个系,学习期限,外语为两年,其他各系为半年.三部为文艺学院性质,分为音乐、戏剧、美术各科,沙可夫任主任,培养文艺干部,下设工学团、文工团、美术工厂及乐器工厂.四部为研究部,范文澜兼任主任,从事专题研究和培养、提高大学师资.该部下设八个研究室:中国历史研究室(范文澜兼主任)、哲学研究室(艾思奇兼主任)、中国语文研究室(吴玉章兼主任)、国际法研究室(何思敬任主任)、外语研究室、政治研究室(钱俊瑞兼主任)、教学研究室(张宗麟任主任)、文艺研究室(艾青任主任).两院是工学院和农学院,分别以培养工业、农业建设人才为目的,行政上分别归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和农业部领导,同时都与华北大学保持横向联系,院长分别是刘再生、乐天宇.

二、新主义文化的中心

华北大学不仅是一所高等学府,还是当时新主义文化的中心.大批文化理论界的著名学者教授云集华大,为一时之鼎盛.

校长吴玉章是在党内外享有盛誉的革命元老、教育家,他的70寿辰大会就是在华北大学举办的.他亲自给党员上党课,给学生讲历史课,讲《中国近五十年来民族与革命运动史》,还经常给全校师生员工作形势任务报告.

范文澜、成仿吾和钱俊瑞都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也经常向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革命教育,何干之、李何林、尚钺分别担任社科、国文、史地系主任,其他名教授有讲“大众哲学”的艾思奇、讲“革命史”的胡华、讲时事政治的李新.华北大学的研究部更是汇集了各学术领域雄厚的研究力量.图书馆馆长由历史学家尹达担任.

华北大学在文学艺术的创作演出方面更是群星璀璨,成就卓著.沙可夫、艾青、光未然担任文艺学院领导.丁玲的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华大文工团创作演出了名剧《红旗歌》《生死仇》《青年进行曲》等,王昆、郭兰英、陈强等后来都成为著名艺术家.华大文工团是北京人艺、歌剧舞剧院的前身.


华大平剧(即京剧)院演出了《三打祝家庄》《白毛女》《逼上梁山》《四劝》,有著名编导阿甲、主演李和曾等.华大平剧院是中国京剧院的前身.

华大美术工厂创作的木刻版画和革命新年画《打老蒋》《豆选》《军民一家》《农民翻身》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华北大学还经常邀请各界知名人士如吴晗、胡乔木、田汉、周扬等作报告.

所有这些,都为这一新主义文化中心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育建国英才的摇篮

创办华北大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大量吸收蒋管区大中学生,经过训练,再到工作中去锻炼,为解放区进而为新中国培养各方面的建设干部.

刻苦钻研、勤奋苦读的良好学风.当时学习主要采取上大课、分组讨论的形式,通常是几个班集中在宽敞的大院子里,辅导员在黑板上讲授提纲和要点,现场答疑.课后分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争论激烈,辅导员只是旁听也不下结论,十分自由.大家深切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方式特别有利于使每个人逐步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共同提高.

华北大学还十分注重理论学习结合社会实际.学校除了向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之外,还时常安排地方领导工作报告会、战斗英雄报告会、参观访问等革命实践活动.

华北大学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为解放战争培养了近两万名干部.建国前,就已有14,000人毕业,奋战在全国各地.在平津战役进行期间,就有2000余人参加;不仅在华北、内蒙古的新解放区和东北有大批华大学生,而且有4000余人南下到湖南、江西,参加了解放广西战役,又向广州进军.还有1000多名华大学生到达西北,为解放甘肃、青海等省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华北大学派出了500人的大会纠察队,华大又是唯一全部人员通过金水桥的队伍.开国大典之后,又有6000人被分配到新中国的各条建设战线.

更有不少学生成为社会栋梁,军政界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就有几百人之多.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林准,外交部副部长齐怀远,第兵副司令员杨桓中将,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凌志,河北省纪委书记白石,等等.

西柏坡时期的华北大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辅导员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文教界的华大人才最为集中,高校正副校长多达几十人,教授有几百人.文艺界名人有著名演员朱旭、蓝天野,歌唱家胡松华,作家徐光耀、李燕杰,此外名记者、名画家、名编导更是人才辈出,灿若繁星.

总之,华北大学是培养干部的革命大熔炉,为解放全中国和建设新中国提供了有力的干部支援,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了重要作用.

四、新中国高等教育之母

华北大学还孕育了新中国一批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中国高等教育之母”.

1949年1~4月,华北大学各分部陆续迁往北京办学.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工作的需要,华北大学的一些下属院系开始陆续脱离学校独立办学.

工学院发展为今天的北京理工大学;农学院发展为今天的北京农业大学; 二部外语系发展为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

华大三部离开学校后分别筹建、创立了戏剧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等.

同时提出,要分配华北大学毕业生去创办“华大式的学校”,委托华大毕业生在革命时发挥教育知识分子、培养革命干部的重任.华北大学还抽调部分干部、教师分赴中原和广东,筹建中原大学和南方大学.

为了培养具有马列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建设人才,于1949年12月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主要是华大一部),合并中国政法大学,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生上课.至此,华北大学圆满完成了自己担负的历史性任务.

西柏坡时期华北大学的成功创办,积累了创办新型人民大学的丰富经验,成为建设新中国大学教育的中坚.

作者单位:石家庄日报社文艺部、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责编/郭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