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怪象

点赞:30581 浏览:1430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据2013年2月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由北京大学毕业生创办的“壹号土猪”品牌,吸纳了500多名大学毕业生(10%毕业于名牌大学),相继加入“养猪”的行列.此消息经媒体广泛报道后,随即成为网络最热的关注点.虽然,此前曾经有过引爆过网民种种情绪的个别大学毕业生卖猪肉“遭遇”,但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数量巨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当了“猪肉佬”,难免再次唤起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五味杂陈的感受.其实,近年,伴随着高校扩招与就业压力增大,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争做“”“环卫工”“掏粪工”“搓澡工”“楼管员”“保安”“保姆”“船娘”等就业怪象.在人们习惯思维很难把这些工作和“天之骄子、国家栋梁”的人才联系起来的今天,屡见报端的此类新闻报道不断刺激着世人脆弱的神经,甚至具有颠覆性的冲击,一时间“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一些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出现这种“就业怪象”,折射出一种“就业之殇”.更多的人则很疑惑、很迷茫,大学生如此就业是人才资源的浪费,还是就业观念的转变?是高等教育的悲哀,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面临此情此景,高等教育该何去何从?


第一,资源浪费说.有网民抱怨,让大学毕业生卖猪肉,无异于杀鸡用牛刀,是一种典型的资源浪费.大学毕业生固然有自主择业的权利,然而,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操刀卖猪肉”行业培养从业人员吗?社会之所以把高学历的人称之为人才,是因为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学生的投入与期望都是巨大的.根据人才市场规律的供求原理,我国大学毕业生是否真的丰富到了“严重供过于求”的地步?如果是,我们又何须劳民伤财费时费力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呢?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在全球58个国家人才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25位,处于中游水平.显然,我国人才没有过剩到让大学毕业生卖猪肉的奢侈地步.所以说,让高级专业人才去从事不需要多少专业技术的工作,不能不说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第二,学用脱节说.有网民认为,我们可以用一句“大学生卖猪肉又何妨”把应对就业压力的责任推给大学生,但高校不能将其作为遮羞布,推卸高等教育的责任.有许多学者认为,每年走出校门的几百万大学生徘徊于人才市场,难以对口就业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高校扩招在专业设置、教学课程、培养方向、社会需求等方面调研和准备不足,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对接不够,应用学科人才培养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日益功利化,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和自立意识不断地被弱化.也因此,目前网络上已经出现了关于某名牌大学新设“屠夫系”并分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对外招生的恶搞,这不能不说是对高等教育学用脱节的嘲讽.高等教育固然不应蜕化为学以致用的岗位培训,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更好衔接,力促大学毕业生“学尽其用”,应该成为高等院校致力的主要目标.

正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怪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第三,就业紊乱说.社会的发展空间有多大,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人能不能尽其才.有学者认为,这些卖猪肉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尽其才,除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以外,主要是我国就业结构存在问题.尽管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每个行业总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与学历等方面的要求.虽说大学毕业生并不都是人才,但如果社会把具有高学历者从事卖猪肉等行业认为是“就业观念进步”的话,付出的代价必将是社会用人制度的倒退.从表面上看,大学毕业生卖猪肉已经就业了,也有了不错的收入.但国家花费巨大代价培养的大学生去卖猪肉,实际上挤压了下一层次群体的就业空间,影响了长期形成的社会就业结构,必将造成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结构的紊乱.

第四,就业不公说.有网友坦言,社会分工本来就有高低贵贱,不会有人把公务员和卖猪肉看作同样高贵的职业.政府鼓励大学毕业生放低姿态“先就业、再择业”的初衷是好的,但这样的鼓励不应该成为掩盖就业不公问题真相的借口.也有网友说,卖猪肉凭劳动吃饭不丢人,丢人是坐在位子上口口声声说卖猪肉很光荣,却以权谋私安排子女从事体面工作的人.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大学毕业生卖猪肉,归根到底是就业机制出了问题.如果政府再不从就业机制入手,下大力气解决就业不公问题,仅仅靠“美好的赞扬”缓解暂时的就业矛盾,终究会带来更严重的就业不公,进而倒逼教育不公、扩大社会不公.

第五,职业升级说.2010年3月7日新华网曾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朱军说,大学生从事掏粪工作“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并且“无论是在思维,还是掏粪工具的使用上,大学生都具备优势”.也有人认为,随着职业专业化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一些很普通的工作岗位,现在需要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来提升专业水平.因此,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流行着“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边去站”的顺口溜.以上观点与用人趋势的流行,既造成了“大材小用、学非所用”的人才高消费,也影响了教育结构与秩序,还可能引发文凭查重的社会诚信危机.

第六,胜过啃老说.大学生是不是都应该做公务员、去大公司或者搞科研呢?高学历和高端工作之间能不能画等号呢?研究生苗卫芳的家人曾用生命为代价提出一个重大问题,为什么知识无法改变命运?其潜台词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考上了大学,学到了知识就该有高收入的体面工作.实际上,这是“知识拜物教”,是虚幻和错误的观念.有媒体报道,2005年镇江一位女大学生毕业一年间,怀揣本科先后求职近百次无着落,在饱尝失业之苦的情况下,拿出自己的高中书却获得了一家公司的文秘工作.大学毕业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成才理念.有学者认为,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如果大学生暂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又不肯从事自己看不起的职业,只能徒增家庭与社会负担.相比于失业或啃老,卖猪肉也能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第七,观念转变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认为,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大学毕业生应该树立切合自身实际的择业观.无论是面对大学毕业生卖猪肉,还是硕士当,舆论质疑之声从未停止过.这固然有世人思想僵化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缺乏正确的舆论引导.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头顶“天之骄子”光环的大学生不能不走下“圣殿”,不仅不能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就业问题,更不能把“职位身份化”“人物标签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所期待的工作岗位数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教育部发出文件明确表示: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等有网友感慨“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就业元年来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是必然趋势. 第八,基层锻炼说.而今越来越多的“天之骄子”改变就业观念,不再执着于“体面”,而愿意从基层做起.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叶倩认为,社会职业的金字塔要稳,要先把地基打牢了才行,一些基础性的、技能型的工作需要的人才数量更大,也更有作为.“土猪大王”天地食品集团总裁陈生是北京大学毕业生,曾经卖过菜、卖过白酒、卖过房子、卖过饮料,并通过“精细化营销”进入养殖业卖起了猪肉.陈生正是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才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商机.

第九,教育发展说.如果说精英化时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话,那么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只是素质较高的普通劳动者.早在几年前,“北大才子”陆步轩当了“猪肉佬”带了个“好头”,后来就有大学生当保姆的、擦皮鞋的、摆地摊的、搓背的、拾荒的等.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表示,北大学生可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他卖猪肉卖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种地种得最好、工人当得最好,那一样是北大的骄傲.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从事貌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这既是价值多元化与尊重他人选择的体现,也是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十,社会进步说.康德说,教育是使人成为人.仅从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简单地判定教育成败,这是落后的教育价值观.在社会进步到人人可以自由选择与享受教育的时代,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也就是人人知书达理,具备公德意识,有自律精神,宽容精神,懂得享受生活.台湾作家刘继荣在《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一文中说,对于当下普遍功利的社会,传递了“从容做个普通人”的价值观.人生有许多种选择,成为英雄固然意味着成功,但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也并不就意味着失败.从容而自豪地做一个平凡的人,是绝大多数人的生命状态,也是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毕业生卖猪肉颇有古之贤人风范——“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的价值观,才是社会进步应当倡导的.当代社会多一点包容,才是真正进步的体现.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却常常被功利的社会所忽视.

总之,以上说法或现实或理想,各有各的道理.但从我国现阶段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实存在教育学用脱节与社会就业不公造成的人才资源浪费与就业结构紊乱现象.虽然面对现实转变观念确实胜过啃老,但这仅是调整就业不公过程中,缓解就业矛盾的权宜之计.基层锻炼说适用于胸怀大志的大学毕业生,而对于绝大多数“从容做个普通人”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只是个“美好的赞扬”.职业升级说既是社会进步与教育发展的现在进行时,更是将来时,今天提及显然更多的是富于浪漫色彩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