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惑调适

点赞:22751 浏览:1049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上面临许多困惑,主要表现为: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的差距产生的失落感;独立生活带来的无助感;人际结构变化导致的孤独感;“外松内紧”的学习方式出现的不适感;强调素质要求形成的焦虑感.大学生主观上应改变观念,顺应变化,高校应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以期使大学新生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关 键 词 大学新生 心理困惑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往往会产生某种无所适从之感.这种心理困惑如果解决不好,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学新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的差距产生的失落感.能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固然是人之所愿,但并非都能实现,一旦希望落空,难免产生失望、沮丧情绪.特别是一些带着“高考失利”的无奈心情进校的学生,心理落差更大,觉得大学生活跟自己想象中的相差甚远.还有些学生是因为学非所爱,对所学专业不喜欢而产生不良情绪,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力.

(2)独立生活带来的无助感.进入大学后,很多同学有一种突然长大成人的感觉,事事都靠自己把握.这对习惯于父母照顾、老师管教,已经养成很强依赖感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一些同学因此感到孤独无助,觉得无法排解自己的苦闷情绪.有的同学因对自己“照顾不周”而烦恼不堪.

(3)人际结构的变化导致的孤独感.大学新生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接触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过的是朝夕相处的集体生活,人际结构和交往方式与中学时代大相径庭.面对这些变化,因缺乏交往技巧等原因而产生对他人的认知障碍,导致交往困难,严重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怖.有的同学感觉自己的“个人魅力”有所减弱,似乎从过去的一条“龙”变成了现在的一条“虫”,因而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了怀疑.有的则误认为同学间关系充满了“冷漠”、“虚伪”,从而心灰意冷.这些增加了他们的孤独感,导致他们因不善交往而不愿交往,这反过来又引起他们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进一步下降.

(4)“外松内紧”的学习方式出现的不适感.大学里的学习表面上非常自由和宽松,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供自己支配,感觉真正从“应试教育”走向了“素质教育”.然而,在摆脱了过紧的“管制”之后,一些学生往往被这种表面“自由”所迷惑,或抱着“高中是苦过来的,大学是玩过来的”心态尽情玩乐,频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不再将学习放在心上.结果把握不住自己,导致考试不及格、受处分等情况发生.

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惑调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5)强调素质要求形成的焦虑感.《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已不再是衡量优劣的唯一标准,而是在关注学习的前提下,强调全面发展,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思维开阔敏捷,知识面宽泛,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书呆子”.对这种培养标准和评价体系变化的不适应往往导致一部分高分学生产生焦虑情绪.

大学生需要从主观上改变观念,积极配合高校形式多样的灌输和引导,顺应变化,才能尽快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1)树立良好的心态,将大学看作是人生新的起点.十年寒窗,一朝入榜,学子们往往会松一口气,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已经达到,这种心态是不可取的.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剧增,他们已不再是过去的“天之骄子”,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情况下,大学也不再是就业的“保险箱”.因此,大学生必须将大学看作是学习知识、练就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场所,看作是人生新的发展阶段,而非人生的终点.大学生进校后要为自己树立新的努力方向,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在学习中找到乐趣,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不利处境.

(2)了解大学教育方式,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大学教育是开放式教育,大学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宽松式管理,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怎么写作、自我约束.大学生要尽快摆脱“依赖”心理,树立“自立”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乐观向上,勇于进取.要转变学习观念,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处理好学习与社会活动的关系,既不能因各种社团活动过多过杂而耽误学业,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3)高校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承担者,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可以组织多种活动帮助引导他们尽快熟悉大学生活.

①利用入学教育的机会,邀请著名专家学者给新生做“治学与为人”讲座,介绍学习做人心得体会等.②通过组织新生联欢会、运动会、学习竞赛、辩论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③以校园广播、刊物、网络等为阵地,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端正学生思想,激励他们积极进取.④开设心理咨询机构等,帮助学生改善不良心理,引导他们以合理方式排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心理检测和心理保健,尽快融入大学生活.⑤以德育课为主渠道,使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使学生顺利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