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究竟“大”在何处?

点赞:23274 浏览:1067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要改变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尴尬处境,切实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了解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要从教材选择,教法革新,学法指导,改进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做出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为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大学语文已成为国内大多数高校(含高职校)非中文专业公共必修课.学界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为:大学语文是集工具性、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身的课程,旨在更高层次上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字的沟通表达能力,增强汉语文的阅读与审美鉴赏能力,提升精神境界,提高人文素质.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被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为高中语文的延续,甚至被称为“高四语文”.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与高中阶段语文教材相比,仅仅是增加了课文篇目,拉长了课文篇幅,补充了一定数量的外国文学名篇等等,在教法上、学习评价方面也是延续中学模式,导致大学语文在教学实践中面临一系列尴尬处境:教材古板、教师教无善法、学生厌学,教学效率低下.

所以,要让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走出困境,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广大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明确大学语文究竟“大”在何处.

一、大学语文“大”在教材

首先,大学语文教材应体现文本选择的“大视野”特点.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相比,绝不应该只是课文篇目的增多和文本篇幅的拉长,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在文本选择上必须具备“大视野”的特征.大学语文应该改变重名家名篇的传统选文模式,将经典与时文并存,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性、“非主流”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欣赏.比如,周建忠主编的新版《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收录了王小波的作品《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具有典型意义.作者借对猪的描写,发出了打破人性藩篱,张扬人的个性的呐喊.王小波的文章犀利明快,幽默睿智,针砭时弊,作品风格一直饱受争议.将他的作品选入教材,其目的就是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呈献给学生,引导学生冷静审视作品背后的意义,培养学生独立精神和健全人格.这就突破了以往教材选文重名家名篇的窠臼,可以说具有大学语文教材革新里程碑式的意义.

大学语文究竟“大”在何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语文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其次,大学语文教材应体现“新视角”的特点.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一般在每篇课文前后都设置了“阅读提示”,这对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相关背景知识很有帮助.但不少提示中明确给出了作品主题、艺术手法的解读与分析,这就使阅读提示缺乏启发性和论争性.这种“先入为主”式的提示,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以及探究、分析问题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此外,很多教材课后思考题,基本上都是针对阅读提示的内容而设置的,答案在“阅读提示”中可以非常明确地找出来,这样的思考题也就失去了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导读提示应该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多维视角,具有启发性和论争色彩,应提供学界对作品的不同认识和解读,以学习资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作参考,让学生对比分析,找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作品进行解读.学生甚至可以在各种观点碰撞之中寻找到自己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如周建忠教授主编的旧版《大学语文》教材《蒹葭》一文,课文提示对诗歌主题解读为“爱情诗”,课后思考题是“本诗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阅读提示和思考题都把“爱情题材”作为本诗的惟一理解,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对作品多视角审视.而周建忠主编新版《大学语文》就一改旧版的弊病,在同一首诗歌的阅读提示中,不再给出固定、惟一的理解,而是分别列出《毛诗序》提及的“美刺说”、清代王质《诗总闻》中主张的“思贤说”以及近人程俊英、蒋见元、傅斯年所持的“爱情说”等多种不同解读,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做出判断.课后思考题为“谈谈本诗的主题”,设置得非常开放,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言之成理,都应得到鼓励.新版教材不提供现成答案,这似乎不利于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然而却能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辨析去发现答案,这无疑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二、大学语文“大”在教法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堂多采用“讲座式”教学模式,教师主宰课堂,教学过程大多为作品相关背景介绍、课文结构分析、作品主题总结、艺术手法鉴赏等等,最后是完成课后的思考与练习.教师依然是主体,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灌输的知识,不停地做笔记,没有时间思考问题,没有参与互动的机会.这样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因此必须加以改变.

首先,改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讲座式”授课方式.

大学语文所包含的人文性与审美性,关照人的精神世界,它为人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目标和典范,从而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格的健全与人性的完美.因此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就要深挖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并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摆脱教师主宰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因为思想必须经过碰撞才能产生火花,真理也是越辩越明.教师必须结合课文,提出问题,通过和学生的讨论、辩论,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研讨,各抒己见,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认识和体会.这样才能一步步激发学生求知的,促使他们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创新.

其次,改变教学手段,激活学生兴趣.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学习的独立性、选择性、批判性、自主性和能动性与中学时期相比大大增强,这些都决定了单一的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大学生学习的规律.必须找到新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大学生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激活学生学习大学语文兴趣,应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如开展朗诵会、演讲会、研讨会、辩论会、课堂剧表演等形式,结合教材内容,尽可能地拓宽丰富教学手段.如教学周建忠主编《大学语文》戏曲单元《李尔王》(节选第三幕)一文时,在学生熟悉原作内容后,让学生讨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再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表演来展现这些人物性格特征,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表演,也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了剧中人物性格特征和悲剧性命运.再如,教学诗歌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讨论诗歌语言和情感特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会,最后由学生讨论谁的朗诵更贴近诗歌情感特征.这样的授课方式,无疑会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三、大学语文“大”在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任务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在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表现在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较高的思维品质.[3]思维的深度、广度以及批判性都有较大发展.在学习上,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烈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因此,传统的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已经不能适应大学语文的学习,必须引导学生找到更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法.

首先,应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地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或探究各种语文现象,应用有关知识深入调查研究,寻找相关原因,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掌握规律,培养能力的活动.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语文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善于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为基本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教材文本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先阅读文本,了解作品内容和大致思路,然后就主题、艺术手法等等谈谈感想,找疑问.然后老师把学生提出的若干问题汇总、分类、筛选,形成若干小“课题”,再指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课堂时间不足,可以将这些“课题”当成作业,让学生课后自主完成,在下次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一篇课文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能使学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种教学方法延续下去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应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知识.教师不能简单地呈现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查和批判,最终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对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自主学习:

一是借助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互联网包含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在丰富的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可以非常便利地获取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课文预习或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拓展学习内容,通过搜寻自己所需的个性化资料,能有效地推动学生就某一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并在信息查找的同时不断思考,在思考中得出新信息,最后内化知识并且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在网络资源有力支持下,学生还可以就大学语文内容的某一专题进行研究.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落实,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等等.

二是任务驱动下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从文本中提炼出学习任务布置给学习小组.任务的完成放置在课外,不占用课堂时间,让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获得有效的学习.课外学习小组通过任务分解、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求异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另外,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分享学习心得体会,这些体会又会激发新的兴趣.通过经验的新旧交替,学生可以无止境地学到新知识.例如教学《长恨歌》一文时,教师完全可以将“诗歌主题探究”设置成任务布置给学习小组来完成.学生接到任务后就会认真地从图书资料、网络等媒介中收集大量的信息,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和思考,最后整合成内容明确、条理明晰的学习成果.不仅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也训练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


四、大学语文“大”在评价

时下大学语文课程普遍采用的考核评价模式仍然是单一的闭卷形式,侧重于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察,试题模式程式化,一般分为填空、默写、简答、论述、作文等,偏重于终结性评价,过程评价乏力而苍白.这种考试评价模式,其实是高中学业评价模式的延续,不能真正反映大学生的学业水平,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知识向智能的转化,同时还违背了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目的.其弊端具体表现在:

(一)考核形式单一.一张试卷加一份标准答案,很容易造就应试机器,造成学生只懂考前突击识记书本知识和课堂笔记,不晓得灵活运用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与思辨意识.

(二)考查点有限.考查重点在写,对听、说、讨论、辩论、探究等各方面能力不够重视,忽视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以及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三)缺乏过程性评价.考生平时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等等不能得到及时评价并计入课程总分,因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大学语文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大学语文评价机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必须加以改变.通过实践,笔者以为大学语文课程评价机制应大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全程考核.旨在实现全过程考核.着眼平时督促、中期考查和终期考核的有机结合.而且平时的考查范围应有所扩大,不仅包括出勤、作业和上课参与度,还应该包括专题活动的参与及自学拓展情况等.

其次是综合考核.旨在实现全能力、全方位考核.如平时考查不仅要让学生根据要求写作,还要求学生当众发表演说;应拓宽考查要点,注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结业考核尽管还是采用闭卷考试方式,但是考核范围应有所扩大,不仅包括所授课程,还包括指定自学内容和少部分拓展与自主探究题型.

最后是多元评价.主要指平时成绩的核定考查,要打破教师一人评价的格局,采用“师生”与“生生”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由教师核定基准分,然后定期、适时向学生公布,由学生本人或其他学生提出更正,或增加或削减.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情况给学生打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学习上有着明显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批判性特征,因此,广大教师应重新审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因循守旧,沿用传统的“讲座式”教学模式,必须从教材的选择、教法的改进、学法的指导以及评价机制的革新等多方面作出改变,找出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有效教学途径,切实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汝甜,高烈明.大学语文教学热点问题的探讨[J].语文建设,2013,(04):13-14.

[6]刘必兰.高职《大学语文》考试方式创新与实践[J].青年文学家,2012,(06):53.

(许宜平 江苏省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2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