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文化使命与构建探析

点赞:15776 浏览:702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大学的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还担负着传承、研究、融合与创新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担负着大学的文化使命.简要分析了大学的文化使命,从育人的角度提出构建大学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大学文化;使命;文化构建

作者简介:李广驰(1992-),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马圣芹(1964-),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山东 青岛 26659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08-02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举足轻重的地位日益突出,大学作为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基地,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基础和人才源泉.同时,大学以先进的科学文化育人,促进受教育者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结果,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内容.[1]大学文化不同于其他社会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如个性、综合性、宽容性、先进性、创新性等.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为社会培养各类急需的优秀人才,并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一、大学的文化使命

在当今世界,大学要求生存、求发展、办好学,承担起重大的文化使命,为不断增强国家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作贡献,就必须坚持实施“文化(学术)兴校”的发展战略.[2]大学的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是这所大学立足和发展的根本,是经过一代代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多年积累和传承的文化而积淀起来的.大学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在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的文化就是大学的力量,决定着大学的品质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影响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所大学的文化传统就是它的个性和品格,就是它屹立于大学之林最深层次的支撑点.原清华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3]每一所大学都有其各自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大学本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包括专业、学科等建设特色,历经数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这就是大学的文化,其鲜明的内涵和底蕴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氛围,影响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学人、学子和校友,同时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笔者所在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在60多年的史中历尽坎坷,自强不息,经过历届领导和师生的传承和创造,积淀了独具特色的科大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不断激励着科大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从一所默默无闻的煤炭中专学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矿业见长、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二、构建大学文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建设进程中,大学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实现其文化使命的重要途径.[4]因此,如何更好地构建大学文化,培养文化传承人和建设者,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大学的神圣使命.

1.充分发挥高校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的作用

在大学里,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到学生,都对大学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的承扬过程就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大学不仅要培养有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有文化的人.[5]众所周知,从新生入学到大学毕业,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者,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文化育人”的推动者.[6]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十分了解,始终站在宣传和践行大学文化的最前沿,是大学文化的传播者和倡导者,直接影响着高校“文化育人”的质量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为此,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为师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我校实行了导师制、管理干部联系班级制度等,每一个管理干部负责(包括校领导)联系一个班级,加强了与学生的联系,沟通了信息,增强了感情,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高校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课堂上的言行举止、综合素质、敬业精神以及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也会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一定影响.除了做好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教师通过课外辅导,担任班主任,或利用网络等,与学生多交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方面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因此,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文化素质高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首先,学校应为广大教职员工进修学习、培养等方面创造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让他们安心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永远坚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的理念,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大学文化、培养学生作出更大贡献.

2.创建和谐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方面学校应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搞好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如图书馆、教学设备、网络设施、校园绿化、校园文化设施等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例如通过校史陈列馆等记载和宣传一代代学人、学子和校友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绩、成就和学术成果等,丰富大学校园文化,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发扬前人光荣传统、继往开来、努力学习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优良的校风.

辅导员所组织、指导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精神彰显活力的平台,是大学文化精神养成的载体.[7]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文艺演出、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校友进行专业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专题讲座与研讨,加强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专业及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社会精神.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成长氛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人文内涵建设,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树立多样化的教育理念,重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8]通过开设公选课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注重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融合;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技讲座、学术报告会、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9]

我校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定了相关奖励措施,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精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和活动,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创业大赛、专利产品设计等多项竞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科研立项、专利申请、发表论文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根据学生在各项竞赛和活动取得的成绩进行量化,计入学生的综合测评,在推荐研究生和各项评奖等方面给予优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快了学校的内涵建设.

4.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就业能力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生源不断增加,面对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人才需求矛盾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等形势,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满足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又能通过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全面发展.[10]从新生入学开始,通过公选课、专题讲座、培训和举办大赛等形式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让他们及时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状况,并按照国际形势和社会需求,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及兴趣、知识、能力、性格、价值观来合理定位自己,并由专业教师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其职业技能.

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帮助他们确定今后的就业方向,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提前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个人发展规划以及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通过大力宣传,让他们及时了解就业形势、用人导向、毕业生人数、就业信息网的操作流程和学生在校签约流程,熟练掌握面试技巧.这有助于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调整自身心态,重视自身能力培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对今后个人职业发展有全面的认识,提高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的知名度和社会竞争力.

三、结语

教育是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是百年大计.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播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最佳的文化环境.大学把时代精神作为最基本的底蕴,是社会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奋斗,勇于担当,不负使命和重托,传承和发展大学文化,才能促使高校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