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的国际合作计划

点赞:3896 浏览:96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151.25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4-0012-01

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已完全融入世界教育体系的进程中.以各种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是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教育和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教育事业面临的共同战略任务,以及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作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创新科研机构对国际合作所给予的重视程度,使这所大学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国际合作的活动更具现实意义.

根据这一战略任务,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在博隆进程框架内,为加入欧洲统一教育空间积极开展工作,同时还积极推动着对独联体国家、亚太国家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教育怎么写作工作.

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为扩大和加强国际联系开展的主要活动有:

――与国外教学和科研机构拟定和签署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长期合作协议;

――与国外战略伙伴通过协议方式制定合作纲要;

――鼓励科研、教学人员积极参与实施其他国家的国际和国内纲要;

――开展学术和科学交流活动;

――争取获得各类国外机构和基金会提供的资金资助;

――在国外(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建立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的分支机构和代表处;

为实现上述任务,国立社会大学在每一项国际合作中都力争做到:

――扩大与国外科学教育团体、机构及公司的接触.

――积极实现科学和教育领域的信息交流.国立社会大学组织和举办了各类国际科学会议、研讨会及国际代表大会.特别开展了以下活动:有美国卡罗琳纳大学代表团参加的大学生科学周;第二届“社会和经济走势数学模型”国际会议,有来自美国、德国和土耳其的代表参加;有外国代表参加的俄罗斯社会学家协会成立大会;有外国代表团参加的俄中友协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第七届国际社会学代表大会“奥林匹克人员团体:培养问题、提高水平问题、教育问题”,此会议在索契举办,有美国和韩国的代表参加;社会保障问题欧亚论坛,韩国一个17人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为了加强学术和科学的交流,正在制定和实施大学生和科研、教学人员的交换方案.

――采取必要的步骤以推动本校的科研怎么写作、鉴定怎么写作、咨询辅导怎么写作进入到世界市场.

为其他国家培养专家型人才是国立社会大学传统的国际合作方向之一.国立社会大学还以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其他国家输送社会学领域的人才.联合培养方式包括:与合作大学共同培养并颁发双书,联合硕士培养方案,以及校外考试方案.按这些方式为韩国培养了社会学工作专业、社会学教育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

目前,国立社会大学外国留学生情况如下:共有148名外国留学生,其中38名为公费,110名为合同制自费.外国留学生主要来自独联体国家(共135名).外国留学生绝大多数采取面授(110人)的教学方式.共有13名外国留学生继续在国立社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博隆进程框架内,国立社会大学通过积极加入欧洲统一教育空间这一方式来扩大和深化教师、职工、大学生参与国际合作,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人员专业化水平和改善社会知识构成.

我们通过实施全方位的国际方案,通过制定和签署长期协议等方式来发展与国外伙伴的合作关系.2007年,我们分别与韩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白俄罗斯国立大学青年和教育体系问题学院、韩国大丘大学、韩国光州大学、中国大连外国语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

我们与中国科学和教育机构间形成了特殊的关系.我们感到骄傲的是,中国党和国家的著名活动家李铁映被国立社会大学推选为名誉博士.我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的一些知名大学保持着密切联系.在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期间,我们学校更是开展了紧张的工作.这一年,国立社会大学接待了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中国各省青年干部代表团、陕西省教授合唱团.作为中俄友好协会的团体会员,国立社会大学还组织了隆重纪念俄中友协成立50周年活动,以陈昊苏主席为首的、由中国著名学者及社会人士组成的中俄友协代表团参加了此次纪念活动.

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的国际合作计划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留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2007年10月举行的中俄科学实践合作会议上,双方讨论了教育问题.

中俄两国间的伙伴关系不断加强和发展.我们很荣幸地注意到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关系在不断深化.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代表团已是第三次受邀参加国际论坛及经贸洽谈会的活动.我们也很满意地看到以曲伟院长为首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对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访问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我们认为,中俄双方在科学和教育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责任编辑:刘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