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中的大学校园文化特征

点赞:33645 浏览:1569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哲学视野中,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主体性特征,包括人对文化的自为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具有理性特征,包括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和交往理性;还具有价值与价值观特征,包括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

关 键 词  哲学 大学校园文化 特征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1.概念界定

1.1 文化

文化很难准确定义,研究者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美国的克罗伯和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收集了定义164种.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得到相对广泛的认可:“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为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①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辞典》对文化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这也是我国普遍使用的一个定义.

1.2 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是在大学针对自身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特点,长期逐渐形成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制度规范、人文景观和各类活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能体现自身特点、反映群体共同追求、群体公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群体共有的文化蕴涵的一些精神提炼和物化表征,并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潜在的氛围,对校园中的人和事产生顺应这种氛围的影响.从心理学上,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集体无意识”,③是大学代代相传的思想和经验在人们心理上的沉淀.

哲学视野中的大学校园文化特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校园文化的主体性特征

2.1 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是人的意义的体现.校园文化的主体性表现在人对文化的自为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大学校园文化源自师生的自为性.人是文化产生的唯一主体.文化因为人要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在实践活动逐渐产生,也就是源自人的自为(人的活动),是主体存在方式的对象化.大学校园文化源自师生的自为,师生的需要就是大学校园文化产生的源泉.大学师生以自身为目的,以教育教学活动为手段,从而形成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延续依靠师生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表现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能动两个方面.“文化自觉”由费孝通先生提出,意指生活在某个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应该对自身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包括其文化的起源、生成、特点、走向等.大学师生身处大学校园,就应该对大学校园文化形成“文化自觉”,并以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身份推动校园文化的自我认识、自我觉醒、自我创建;文化能动则是指主体的能动性在文化中的体现,是师生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具体表现为他们对校园文化的思想和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行动.

大学校园文化提升依靠师生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主体特有的能力,是文化的新颖、独特、深化、提高的内在机制.创造性是校园文化不断进步的关键.自为和自觉只能带来校园文化的产生和传承,而校园文化的进步和创新则必须依靠师生的创造性.校园文化只有不断发挥大学师生的创造性,不断地产生更新更进步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价值实现、道德水平、审美层次,才能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2.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校园文化主体性的根本体现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其最高阶段表现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④这说明了人的发展史实际就是全面发展和主体解放的历史.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展开,人的本质包括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人类本质体现在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实践的发展,特征是公平和正义,是人的“应有发展”,社会本质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特征是秩序和效率,是人的“和谐发展”,个体本质体现在独立自由的发展,特征是人的自主、自立、自为和自强,是人的“个性发展”. 这三个本质发展之和,构成人的全面发展.

2.3 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主体性的时代需求

以人为本表现了以人为本原、根本和出发点的思想.人的发展与完善是终极价值,文化建设应该确立以人为中心、实现人的意义的目标和理念,把人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以人为本思想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性的时代需求.大学校园文化的以人为本,表现为以教师和学生为本,重视师生的基本需求、利益、追求、幸福,实现校园的和谐.

3.校园文化的理性特征

理性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必经之路.教育是针对“人”的事业,其本质是对人的本质的阐释和人的自我完善.大学文化应该唤醒人的理性意识、塑造人的理性精神、培养人的理性能力,大学文化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的过程.

3.1 校园文化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马克思·韦伯把理性行动分为价值理性行动和工具理性行动.价值理性是建立在对某些固定价值观念的信仰基础上的理性,重视动机纯正和实质正义,不过多考虑行动的结果;而工具理性则是指建立实现某种实用的、功利性目的基础上的理性,强调工具和手段的有用性,通过预测和精确计算来实现目标,追求效率、重视结果.⑤

大学文化对大学师生实施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对人的生存方式、生存能力、生活质量提供帮助,更对人的自我认识、人格塑造、自我完善提供指引.即:大学文化一方面应具有工具理性,关注师生的现实利益与现实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价值理性,关注人类的终极价值.只有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情况下,才能树立起文化的、历史的理性观,使大学师生在理性思想指引下追求真理、传承与创造人类文化,培养人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和批判精神.

3.2 校园文化是建立在主体间性上的交往理性

交往理性是哈贝马斯在对工具理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理性观.它是指人们通过交往活动(以语言为核心的各种符号文本)达成互相交流和互相理解的一种交互性行为.交往理性表达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这种主体间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取信,实现社会的一致、有序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