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慕课中的问题

点赞:3289 浏览:110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开放教育思想的兴起,高等教育界出现了新型授课形式,我们称之为慕课.慕课的浪潮逐渐波及中国的很多高校.大学慕课的发展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它以开放、规模庞大和课程内容完整而全面等优点受到许多高等学府的青睐.但是,在发展慕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的不足.本文拟从大学慕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出发,以这些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期为大学慕课的全面发展和大范围普及提供些许的借鉴.

关 键 词 :大学 慕课 问题

何为慕课,作为一个新型名词给很多人带来了疑问.慕课是对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缩写为MOOC的音译.它是近几年来由国外引进的新型授课模式,具体表述为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慕课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很短,仅仅在6年的时间内就发展壮大起来,深受教育界的热烈欢迎.究其原因,不仅由于慕课本身的诸多优点,而且是因为作为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新生事物,符合开放理念的新的存在,更能够为教育的繁荣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慕课为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知识分子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一、慕课在大学教育中的发展

“开放”一词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成为一大热门词汇.经济发展需要开放,文化的交流需要开放,教育的开展更加需要融入开放的元素.慕课最初在国外的著名高等院校诸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得到运用.我国的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是2013年之后才开始发展慕课的,之后又有许多的知名大学纷纷加入慕课团体.也就是说,慕课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是在2013年,因此,我国将2013年定为慕课元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对慕课的应用历史是非常短暂的.历史虽然短暂,但是我们从中获得的利益却是不菲的.为了扩大中国高等院校在国际教育界的影响力,中国的许多高校加大联合,努力将中文课程纳入到慕课平台当中,努力将高水平的中文课程呈献给更多学生,促进优质课程的资源共享,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学习机会,努力使中国的教育模式更加多样,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富于个性.

二、大学慕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一)教学质量不能得到全面保证

慕课的优点是面对的学生规模比较庞大,学生人数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但是,这一优点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众所周知,人数较少的教学,管理起来不仅方便,而且教学质量也有所保证,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面面俱到.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大约都在100人以下,甚至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人数更是少,少则几个人,多也就二三十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正是慕课所欠缺的.虽然,慕课面对此缺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习交流或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辅助性的进行分析和评定,但是收效不尽如人意,无法更好地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质量仍需得到改善.


(二)知识创新不能得到发展

学生要学会创新,要具备创新精神,不仅需要学生自身有创新的意念和行动,而且需要提供给学生能够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交流、自由沟通,将彼此的观点串联起来,形成“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要求学生之间的思想应该有所异,学生的观点应该有特点.只有不同,才能为创新提供导火线,相同的观点就很难涌现创新的火花.在慕课教学中,学生更愿意选择知名导师、教授的课程,更容易倾向具有教育影响力的大师的观点.越来越多的学生集结于大师、名师的“家庭”之中,而那些支持较少、名声较低的教师则往往无人拜访.这就极易导致学术界的“死水”状态,使学术思想变得单一、枯燥,很难实现知识的再创新.

(三)学术诚信受到威胁

做学问就应该将诚信放在首位.、抄袭、等不讲诚信的行为一直是我们极力反感和喝止的行为.轻则只是受到批评教育,重则有可能丧失学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慕课的普及过程中,因为不能实现面对面教学,使得申请课程的学生与实际上课的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这种缺乏监督的弊病引发了替学、抄袭现象的发生.有些学生取得的学分、获得的学位证书并不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要想完全杜绝慕课教学的诚信缺失,还需要完善的制度和强有力的技术作支撑,当然也离不开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双管齐下,再经过长时间的有效执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慕课教学中的诚信问题.

三、结语

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和优点,也不能忽视事物的短处和不足.慕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我们欣慰于其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其潜在的问题.通过本文对慕课发展在高等院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应该看到慕课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不能不顾一切地奉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不作本土化处理.我们应该正视慕课的不足,将这些不足化为动力,为慕课在大学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