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

点赞:24114 浏览:1088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大学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应把它放到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研究,要更新观念,重新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从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的制定上,都应该考虑到高职学生学习和择业的需要,从而使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西安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XZY2013JX14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有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塑造其完善人格, 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使大学生在气质、修养、人格等方面得到提升, 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虽然培养的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但良好的文化素质是形成良想道德的重要基础,它体现技能人才的文化修养.大学语文的学习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更好地做事、学技能提供广博的文化基础和文化底蕴.在母语教育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 大学语文不存在应试压力,应更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和理论性, 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多样的教学形式.

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更新观念,逐步改革: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对象与本科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都有明显的不同.中学语文侧重于工具性的培养,本科大学语文侧重于人文性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怎么写作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在本质上要求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使语文课尽可能生动活泼,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高职大学语文介于两者之间,它包含了培养工具性(即应用能力)和人文性(即人文素

质)的双重功能所以,高职大学语文既不能讲成五马分尸式的高四语文课,也不能讲成蜻蜓点水式的作品导读课.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能力,最后都要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使其文化熏陶与实践应用水平能力得到有机结合.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改编教材,选择教学内容.

教材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间找到最佳接合点.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我们的教材应侧重选择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经典时尚且有强烈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同时要实现人文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并重兼顾,如今的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要根据社会的情况,加大大学语文的容量,既要讲解大家、大作品,也要补充一些在文学史上有相当成就而被中小学语文忽略的领域或作家,如六朝诗、明清诗词等;周邦彦、郁达夫、张爱玲等.针对当前青年人精神、品质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选取作品,精讲、重讲,如讲解苏东坡诗词时,可结合其生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经受挫折、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当然,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教材还应多选用和今后工作、学习、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实用性的内容.职高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想毕业后尽快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和其就业有关的内容自然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与其让学生搜肠刮肚地编一篇复杂记叙文,不如让其学会写收据、会议记录等;与其让学生头晕目眩地背诵一篇文言文,不如让其轻松地上节语言交际训练课,学会说话,学会介绍自我.利用选修和有计划的课外活动,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延伸文化写作等训练,如学习管理实用文书,学生可以了解掌握管理科学;学习法律实用文书,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参与社会法律活动和法制建设的能力;学习科技文体可以具备一定的科研常识以及表达创造性知识成果的能力;学习新闻文体可以获得和编辑信息的基本能力等等.这一点《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和《应用文写作》互补.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语文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从学生兴趣出发,改革教学方法

1、课改一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授课是围绕学生成长和今后工作学习的实际需要而定的.有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引下主动地探索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源自于疑问,只要学生有问题有需要那才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存在的理由.灵活运用目标教学、录音(录像)观摩、分析讨论、 课件、比较教学、研究性等先进的教学方法,采取精讲与泛读、讨论、观摩、比较、鉴赏、研究性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对祖国文化精粹的兴趣.

2、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还可以在教学中实现语文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开展文学系列讲座、开展辩论赛、创办文学社、开展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社会实践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增加了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也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

3、对于传统的讲授法,笔者认为高校大学语文课普遍存在着班级人数多,教学时数少的困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等往往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讲授法还是授课方法的重要选择,但是要 “优化”并正确运用讲授法:

(1)注重文史结合.

任何文本都是历史的产物,并在历史中显大学语文文本的解读中,必须注重纵向的历史分析.例如:勒鲁在《三个神圣的词》中, 揭示了“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词在西方语境中的文化内涵,其中“平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自由”“博爱”是在此基础上的生发, 所以西方人追求平等, 形成了体制.那么中国为什么形成了集权制呢?这就有必要面向大学生进行纵向的历史解读.任何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和结构都要以经济状况为基础.古希腊罗马的社会制度奠基在商业、手工业生产力水平上,商品经济要有谈判和洽商,必须以平等为基础,因此欧洲有着政治的传统;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以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普遍实行依靠河流灌溉的农业, 修堤、修渠的工程要动员广大地区的民众,要有统一的调度指挥, 因此相应地形成集权式的政治结构.通过讲授阐释,学生能够理性地吸收西方文明中的优长, 而不是盲目崇拜. (2 )、挖掘文化内涵.大学语文文本中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其进行恰当的阐释, 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培养其人文精神很有帮助.如《诗经》的教学中,就可以对许多字词进行文化溯源,寻找内在的文化逻辑.《诗经?国风?氓》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为什么用“桑”而不用“桃”呢?在《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其华如硕”.联系“桑”的文献会发现,在民俗中“桑”有 “促进生殖”的含义,在此意义上,可以对女子被遗弃的原因作进一步的解说,对女子的生活展开更加丰富的联想与想像.

在实践教学中,我更注重学生鉴赏能力培养提高.备课时综合学生专业、时间等因素,备整本书内容体系、逻辑关系.还尝试以专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很受学生欢迎,例如:《诗经中的爱情诗》、《李清照的菊花词》.....

另外,我还引导学生用手机学习,资源查找、资料共享......还加入学生群,可以及时给学生传资料,谈见解、要求,跟学生及时朋友式的更贴近的交流.利用手机上课时可以给学生放音乐、朗诵录音等等,非常便捷.

(四)围绕教学目标,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是对人的知识智力能力个性和品德的全面测定.一张卷子定成绩的考核办法显然无法适应高等职业的大学语文教学,考核制度要尽量体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传统的标准化试卷考核最大的缺陷就是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却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的掌握无法替代能力的发挥因此,高职大学语文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设定考试目的及内容,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其既能尽量体现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又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只以试卷为准,要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挂钩,结合学生自身的水平综合考虑.

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目标,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树立信心其次,在考试内容上,变知识考核为主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来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前进的动力,从而使每个学生找到自信再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可以口试、笔试、课堂内与课堂外、闭卷与开卷、小论文与答辩等结合形式,力求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