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台湾大同大学工业设计教育

点赞:5393 浏览:178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以赴台湾大同大学交流生的经历,体验工业设计教育的特色,从激发创新潜能、务实致用、促进多元交流的能力提升等方面剖析其办学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以促进两岸工业设计教育的交流和发展.

关 键 词:大同大学 工业设计 教育 特色

2012年秋季,本人被选拔为华侨大学赴台湾高校免学费交流生,前往台湾大同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学习交流.大同大学具有鲜明的产学合作办学特点,素以培养面向台湾发展所需的设计师、工程师、科学家和事业管理者著称.该校工业设计系成立于1973年,是台湾最早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设有工业设计学硕士点和设计科学博士点,并拥有商品开发怎么写作中心.从该系毕业的校友有众多活跃于官、产、学各界,有担任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要职,有担任台湾科技大学、实践大学、云林科技大学等多所台湾高校设计院系的所长、系主任和教授.不一而足,对台湾工业设计的发展贡献显著.

通过在大同大学工业设计系的学习交流,本人深刻体会到其在工业设计教育上所体现的激发创新潜能、务实致用、多元交流等鲜明的教学特色.

1.激发创新潜能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怎么写作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这是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ICSID)于2006 年对工业设计的最新定义.可见,创新是工业设计的突出特征, 也是现代产品设计成败的关键,它要求工业设计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上.大同大学的工业设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敞开想象、畅所欲言,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大三上学期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为例,老师首先针对给定主题进行阐释和解析,随后带领同学们欣赏许多世界顶尖创意大师的相关作品.在同学们对主题充分认知和资料扩充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发散和课堂互动. 其中,互动环节尤为令人印象深刻:三秒钟快速提案法,即每人只有三秒钟时间思考,在快速提案的过程中抓住灵光一显的创意,目的是避免长时间深思熟虑后伴随而来的自我否定,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每一个细小创意点.这样自由而又紧张的氛围,让同学们在思维碰撞中火花频现,互相激发,互相促进.在大量的自由创意后,随之进行便签法,全班同学各自组队,对给定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将刚才快速提案的相关要素和设计思维写在便签纸上,贴满白板(见图1).在讨论结束后进行要素分类,根据便签的数量确定产品设计走向,由此开始产品设计阶段.在整个课堂互动环节,教师作为一个示范者和引导者全程参与,了解同学们的思维走向,及时指导,适时鼓励,因材施教,充分尊重个性,学习氛围轻松,学习成效高.

2.务实致用

大同大学由关系企业大同公司创办,其教育特色是理论与实践並重,按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将来就业时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这种务实致用的能力培养首先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从大同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地图可以看出(见表1),课程针对性强且实用,课程顺序合理.

学生从一年级下学期就开始循序渐进地接受专业课的学习,低年级的课程安排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交替进行,且在二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安排产品设计课程,这种课程顺序使学生能更早地形成对本专业的认知,更加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四年中各类必修的设计课程数量多,如产品设计一、产品设计二、产品开发一、产品开发二、专题设计一、专题设计二、人因设计.此外,还有造型设计、基本室內设计、包裝设计、产学设计实务等设计类选修课,学生在四年中受到了大量的设计实践训练,提高了学生将来面对具体设计项目的应对能力.专业性课程呈现多样化,且实用性强,其中系定必修课29门,专业选修课21门,专业选修课的数量远远超过内地高校同等专业,大量的选修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极大地拓宽了专业视野,也扩展了将来的就业空间.

体验台湾大同大学工业设计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同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机会多,一年级就设有工厂实习课程,后续还有职场实习、草模制作、模型制作(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实践性课程,其他课程很多也含有实践环节.老师们在教学中会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以对设计形态、材料和结构等进行各种尝试和比较.即使在学生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导师帮助,寻找台湾当地工艺师进行合作和交流,从而验证设计创意的可行性,强化学生设计实现技能的训练.同时,产品方案的平面化体现也尤为重要,摄影技术和平面设计是优秀设计师的必备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为了更好的实现务实的教育理念,系里设有工厂化的实践环境,有制作车间和专业摄影室,提供镭雕机、切割机、铣床、砂磨机、真空成型、专业摄影器材等设备供学生使用.台湾学生在平面设计、设备操作和动手制作等能力上明显优于陆生,这得益于他们前期受到的大量实践训练,而内地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设计方案大多只停留在电脑模型阶段,使得学生对于产品方案的完整性,操作性和可行性难以验证.其实,这种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早在包豪斯的教学体系中已明确提出,大同大学工业设计系就是秉承这样的理念,重视实务与理论并重的教学特色,这样的培养原则能够帮助学生从实务中验证理论,实际体验设计过程,很好地促进我们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大同大学独特的工业设计教育模式,与本系教师的教育背景和业界经验息息相关.大同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大多数具备留学背景,这些老师都曾获得美国、英国、日本、法国 、荷兰等工业设计发展较早国家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借鉴了欧美、日本工业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将世界前沿的设计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材料的特性,讲求人性、自然、简约、情感的设计理念,注重取材于人文哲学与传统文脉的设计元素,探寻能够代表台湾特色的本土设计.通过笔者亲身体会,台湾设计如今的国际化水平在亚洲位列前沿,已然超越功能主义,追求精致生活、本质设计和情感交互.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益发崛起,创新与传统并进,这样的设计特色落实到教学之中,已为台湾培养出许多享誉世界的本土设计师.除此之外,大同大学工业设计系的许多老师至今仍活跃在业界,有的是知名公司特聘设计师,有的拥有自己独立的设计团队,有的为政府项目特聘设计顾问,他们保持着最敏感的设计触觉和最务实的设计思维,能够深切了解社会所需设计、企业所需人才以及大学生所需就职竞争力.教师在业界的人脉也能够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校企交流空间,如更多的参观、实习、就业等机会. 笔者在大同大学交换期间,产品设计课程的流程就是严格按照企业产品开发流程进行,分为头脑风暴、创意构思、产品设计、设计执行、产品发表5个阶段,从前期市场调研、品牌文化、产品策划、生产制造、销售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在每一个设计方案结题之时,学生需展示和汇报自己的设计成果(见图2),评审团是由任课老师、院系主任、校外学者、企业设计师组成.学生在成果汇报时要求身着正装,精心打扮,上台陈述自己的创意构思和设计理念,专家评审团对学生的设计专案进行提问、评价和评分.发表会过后的作品展览会,更能促进本系师生与其他院校、专业设计团队、知名企业进行专业交流.作品发表会和成果展示环节极大地锻炼了学生方案陈述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这是学生将来入职后不可或缺的必备能力.同时,通过专家的提问和评析,学生能够更深切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优与劣,丰富和提高了学生解决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作品组成的大型展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设计自豪感,为各高校的设计专业提供更丰富多元的交流机会,为企业、设计团队提供更加直观的选拔人才的平台,引导学生朝着更高的学习目标、以及更精益的专业能力发展.


3.多元交流

设计应该建筑在广泛的知识基础以及专业的美学能力之上,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多元化的课外经历和丰富多彩的美学欣赏,更能拓宽学生的专业视域.

在大同大学的学习期间,学校与系部时常举办展览和演讲,并经常邀请业界著名设计师或者合作企业莅临课堂指导.在课堂之外,老师也会通过新锐的网络媒体,例如facebook、twitter等平台,与学生们密切交流,频繁互动,分享最前沿的时尚动态和设计资讯,并邀请同学们观摩、参与自己的设计项目和所承办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台湾期间有幸受导师之邀,共同参与《台湾百位新锐设计师》的采访活动(见图3)、《创设计》台湾设计年鉴的编辑工作、以及台湾设计师周的策展工作,极大地开阔了专业视野,加深了对设计的实际体验.

此外,大同大学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它位于台北市中心,与台北市立美术馆毗邻.课余时间,老师常常会带领同学们前去美术馆参观、采风,还为我们导览解说.

在疲于模仿北欧与日式设计之后,台湾设计师迫切想找寻属于台湾的设计特色和设计价值.因此,台北市政府近几年来致力于发扬台湾本土设计,积极申报2016世界设计之都,全力推动台湾与国际间的艺术交流.各种设计展会、创新赛事,讲座演说等艺术活动层出不穷,政府还邀请众多世界顶尖设计师莅临台北指导,笔者在台交流期间有幸聆听了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和荷兰著名设计师的讲座,并与他们进行了有关专业方面的交流,受益匪浅.

四、结语

台湾的工业设计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趋成熟,教育模式能较好地与国际接轨,培养的人才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视野上更显特色.尽管只有短暂的一个学期学习与交流时间,但课堂内外的见识难以学期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