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点赞:5278 浏览:166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人本教育的核心是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培养,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应怎样成为知识传授的相似度检测者、人文精神的熏陶者和怎样开发学生的智性等问题.

关 键 词 : 人本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现有学者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本教育.人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真正当成人培养,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种教育是调动人的自身的内在动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提出了教学必须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观,对于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具有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良好个性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和情感培养的过程,突出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形成了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将情感作为教学活动基本动力的新理论,把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罗建利,2004)

现代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教育都能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又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现存的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这就是教育的负向功能.克服教育负向功能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应培养个体的主体性,形成个体的独特性,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开发个体的创造性.

在人本主义教学论的思想基础之上卡尔·罗杰斯(Karl.Rogers)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罗杰斯认为教学要营造人道主义的、令人愉快的环境气氛,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并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尊重,并使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不应以权威、指导者自居,教学应该是非指导性的.继人本主义思想之后,出现了两个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的教育心理流派:社会互动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社会互动理论把人本主义思想融入了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阐释中,使语言教育成了学习者认知活动和全人教育相结合的一个互动过程.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继承了社会互动理论中的“互动观点”,认为学生是作为一个主体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的,并主动地对进入感官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学生是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人本教育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在于它只是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忽视了学生个体在情感、个体发展等方面的培养,有学者把它比喻为一壶烧不开的温开水,既费时又低效.传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占主要位置: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多数教师仍采用说教型讲授、满堂灌的现象仍很普遍,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身份仍是知识的分配者,对学生进行的是单学科、脱离情境的小模块知识的传授.大学英语的课程目标太过理性化,教学大纲是大学英语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却过于崇尚细而密的目标,把词汇、语法、听说、阅读当成了英语教学的标准件,忽略了英语作为工具性应有的作用.

在我国英语是作为外语而非第一语言学习的,学生缺乏使用它的真实环境,因而课堂学习是其获得语言知识的主要渠道,而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据估计我国学生学习六年的英语总课时数不足1000小时,即使再加上大学一、二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也不足1300小时,学生在大学三年级以后就不再进行英语学习,并且学生的成绩是以通过标准化考试作为衡量尺度的.时间有限而任务紧迫,因而课堂上教师忙于灌输语法、词汇等语言系统的知识,学生很少有开口和自我学习及思考的时间,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也变成了应试教育,而学生所学的英语则是“聋哑英语”“瞎子英语”.

1.教师应成为知识传授的相似度检测者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者

在课堂上学生应在教师的监控和督促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和学生应发挥主体性.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教师主体性的引导,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发展是可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的.学习一门语言不仅是学习其语言系统的知识,而且是人们了解另一个世界的窗口和桥梁.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又承担一定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系统、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等.教师应利用英语课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的人文知识,陶冶情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素养,习得人文和科学知识,介绍英美国家文化和历史知识,增进对国外优秀文化的了解,加深对语言灵活运用、文化差异的广度和深度上的理解.

视听广播带来了群体学习,分立计算机带来了个别化教学,局域网带来了小组学习,因特网带来了远程虚拟教育.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教学媒体应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师应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与内容、自觉监控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结果.对教师而言,自主学习是教育目标和教学理念,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策略.教师应让学生知道教材不是他们的主要学习内容,学生应通过自主学习,从其他途径例如图书馆、资料室及网络等获取大量的知识.

2.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开发学生的智性问题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多是大班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无暇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但教育要避免出现“麦当劳”现象,即把根本不是相同的“物质”和“原料”加工成同样的快餐食品,学校不是“生产”学生的“麦当劳”,教师也不是“操作工人”或“机器人”.Knowks(1982)指出学生有四种不同的学习方式:(1)具体学习型.这类学生会主动直接地吸收并消化所有知识,他们对明显有价值的东西感兴趣、有好奇心、自发性强、愿意尝试、喜欢多样化、喜欢变换速度,但不喜欢循规蹈矩地学习.(2)分析型.这类学生独立性强,喜欢解题,乐于刨根问底,然后自行总结归纳,希望呈现给他们的学习材料逻辑性强,有系统,严肃认真,但经受不住失败.(3)交际学习型.这类学生需要有关自己学习的反馈信息,需要有交流,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学到很多,在气氛浓厚的班级中如鱼得水.(4)尊重权威型学习方法.这类学生有责任心,可以信赖,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适合传统式课堂教学,喜欢有明确的指示以便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教师可采用分析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喜欢的学习方式.例如在上课的第一天可制作语言使用调查问卷,决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用目标语情境和语言有关的活动,还可安排学生收集他们自己对语言需求的数据,可采用面谈、调查问卷或用磁带记录下谈话内容,然后收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采用.(Elaine Tarone &Gee Yule,2000,40).“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和训练,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有效实施. 现代教师是智者而不是蜡烛,再也不能以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培养出有创造力的智慧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循其规律,打开学生潜能的黑箱,变学生潜能的可能性为现实性.我国大学英语课堂应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智力发展的空间.在波兰高等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教师讲授、学生小组讨论、老师提问与点评.大多数情况下,45分钟的课堂时间,教师讲授不超过20分钟,老师的提问与点评会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相关信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问题.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老师的作用是点拨、指导、答疑和督促,大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课后完成,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充分利用文献资料的习惯.

随着近年来西方交际法进入我国,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将它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交际法认为学习的任务是促进交际,学生不但要掌握外语,还要学会如何使用外语.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运用英语口语和书面的交际能力、运用英语进行查找信息的能力及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有的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可使学生从同伴那里得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澄清问题和得到反馈信息的机会,并有机会调整语言,使之能够与同伴的语言水平相符.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可将学生分为二人小组.如按学生不同特质划分,可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如按问题难易程度划分,可按“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只要运用得当,则合作学习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师可采用折中教学法,根据不同环境择优选用方法,将不同的教学法有机结合,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和适应不同的教学活动.

大学英语教师应尽力发掘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情感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课“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潦而不到的女隐士们》.本文标题中“down and out”是指拳击比赛中“倒下出局”,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典故,暗指那些都市女隐士们生活虽贫困潦倒,却从未放弃生活.本文是一篇了解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很好的文章,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和思索“down and out”背后深层的含义,让其深刻领会理解作品的文字背后所隐蔽和寄寓的丰富内涵.再如第一册第十课“Going Home”《回家》,本文是一篇感人的小说,作为作品,教师可着重讲解本文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塑造,带领学生进入作品所创设的“满树飞扬的黄手帕”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艺术形象,认识社会生活,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

3.改变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的单一化及考试评估的统一化

我国公共英语大学教材品种单一,很多文理科专业的同学都是学的同一类型的教材,所学英语与所学的专业毫不相干,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应改革公共英语教材,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和词汇应与所学的专业密切相关.在希腊大学中各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是与之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特殊用途英语,例如计算机英语、医学英语、生物英语等(杨欣欣,2004),增强了所学英语的适用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英语课是语言实践课,课堂是传授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最便利的场所,语言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上利用语言发展学生多样际的能力,因此考试评估不能仅仅局限在测试学生的语言系统的知识上.现在我国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和专业的四、八级考试有一些缺陷,例如四、六级考试的设计存在结构缺陷,有些题型违背了测试目的,测试材料缺乏真实性,根据考试成绩很难真实评判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过于强调阅读能力,忽视听、说、写等其他语言能力等.应改革考试评估体系,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各项测试与评估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可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评定学生的成绩,把学生的课堂表现、交际能力和课外学习等作为形成性评估的重要依据,听、说、读、写作为终结性评估,减少客观题,提高考试评估效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把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工程,让大学英语教学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