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点赞:8665 浏览:336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英语作为沟通与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分析了跨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造成跨文化误解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大学英语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形式所负载的内容.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着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语言的使用要达到交际的目的.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当人们进行交际时,就产生了文化差异.文化差异给人们的交流与沟通造成了一些困扰,误解.因此,在掌握语言的同时,也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与他人交际的过程中应付自如.在跨文化交际中,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只有从文化上彼此认同,事先“约定”某一相同(或者接近相同)的心理认知环境,交际才能获得其有效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让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维系和建立与交际国良好的关系,让双方在最大程度上理解对方文化上的差异.

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与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重要性.跨文化意识可以在交际过程中帮助交际者克服母语文化带来的影响,运用跨文化思维达到交际目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1.大学英语课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主要以课文讲解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讲解语言知识,词汇,语法,课文题材,写作方法,分析课文内容.这种教与学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之余,也应该注重语言所表达传递的文化内涵.这样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才能够更深刻,全方位的学好一门外语.

2.口语课练习形式

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学生通常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话或展开谈论.在通常情况下,学生会以母语思维进行语言组织及表达观点,在所有成员拥有同一个文化背景及母语环境时,他们会忽略了英语的表达习惯及方式.而在很多口语课堂上,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发音的标准,词汇的应用是否得当,语法的正确,以及表达的流畅度,而忽视了中西方文化对于语言表达的影响.

3.文化讲授与听说练习相孤立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文化内容通常是作为辅助材料而添加到课文内容的讲解中,其讲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而对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讲授则是少之又少.英语课堂上,跨文化交际背景知识的讲授通常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以理论和举例的方式进行讲授,而没有对有针对性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进行模拟练习.

三、跨文化交际中语误产生原因

1.以考试为导向的英语学习

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习者都以过英语四,六级为最终目标,而忽视了学习英语的应用性及最终交际的目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并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测评怎么写作.通过听力,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写作等多方面的测试,能够科学性的反映大学英语教学的成果及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但对于学生对西方文化常识及跨文化交际常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学生在复习四、六级考试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词汇的扩大,语法的练习,而忽视了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2.母语负迁移

语言文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种语言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生产等因素.因此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特殊的用法及意义.

很多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会先用汉语进行思考,先想好汉语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再根据汉语内容,相应地翻译成英语.对于两种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内涵的语言来说,字对字,句对句的翻译是不能准确表达出真实交际目的的.同时,忽略了一个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也容易在交际中造成误会.

3.文化习俗,社会习俗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大相径庭.在中国,人们会用“你吃了吗?”作为打招呼的方式.而在英语国家,则是“How are you!”在中国,当得到别人的赞美夸奖时,中国人会很自然地以谦虚的方式进行回复,例如“哪里,哪里!”,“过奖,过奖!”.而在英语国家,情况却恰恰相反,人们会以“Thank you!”作为基本的回复.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会很幽默地说“I’m a genius,a real genius!”

对别人关心的表达方式,中西方也体现了不同的差异.在中国,如果自己身边的朋友出现了感冒生病的症状,会很自然的建议“多穿衣服,多喝水,多休息,记得吃药,等等”.而对于中国人的这种关心,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会认为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吃不吃药是应该听医生的.因此,在用英语进行交际,用中式思维对别人进行关心时,会造成一定的误解.

4.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所给出的总的评价和总的看法.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言谈和自身行为,同时,价值观也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在交友、处理问题、交流等方面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因此,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谈时,会产生不同的意见,甚至会造成误会.例如,中西方对权力分配持有不同的态度.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很多公共场合都倡导“给老年人让座”的口号.而在西方文化中,年长者一般不承认自己老了,如果在公交车上,年轻者给年长者让座,会招来对方的不满.我们从中西方对年长者的称呼上也可看出差异.汉语中称为“老年人”,而在英语中,却不能进行直接的翻译,而要说成“senior citizen”. 四、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然而学好一门语言不能仅仅以词汇量的多少,语法的精确与否,语言的表达流畅来衡量的.任何一门外语都蕴含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涵义.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正是体现了外语学习者对母语文化及其它文化的敏感性、差异性及灵活性.Byram & Man认为:“学生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能够受益于语言文化教育”.例如,在跨文化交际中,“where are you going?”这个问题,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一个私人问题,当朋友在路上见面时,通常是不会向对方询问.而在翻译成中文后,变成“哪去啊”,“去哪啊”,因此很多学生只会从翻译的角度进行口语交际,而忽视了其情景交际背后的跨文化内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针对语言知识进行讲解说明,同时应该注重文化常识的介绍及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五、跨文化交际培养策略

1.文化常识的导入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跨文化常识的输入.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设计所要介绍的文化常识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曾强跨文化意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借助影视材料

很多影视作品的题材都是源于生活,它们真实地展现了英语环境下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状态.教师可以选择恰当的影视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不同场合,人们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问候,如何称呼,如何待客,及讨论问题.通过真实人物的演绎,而非理论性的讲解能够给学生加深印象.在观看影视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影片中人们在不同场合的言谈举止及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地方.启发学生通过比较,加深对汉语与英语的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常识.

3.模拟场景,角色扮演

跨文化交际常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通过练习进而内化,成为英语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思维.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跨文化交际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进行跨文化交际,对于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及“中式表达方式”及时指出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4.课外补充材料

外语的学习要有持续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达到的.英语课文中的跨文化常识有限.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材料,如一些影视材料,文学作品等,引导学生逐步曾强对文化的兴趣.

六、结语

随着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沟通与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化”的进程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跨文化交际可以帮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的过程中克服由于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障碍与冲突.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教师除了强调语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用跨文化思维进行表达与交流,才能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会.将跨文化交际内容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