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疾病的病理学

点赞:5804 浏览:192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为了分析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疾病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以改善大学体育课程与教学,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用教学病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大学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发现目前公共体育课教学的病理症状有教学失衡、教学滞后、教学偏见等;其致病因素有:教学规范的困境、主体性因素等.应该通过建立与完善一整套教学规范机制、大力加强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方法来缓解其教学疾病.

关 键 词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疾病;教学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5-0104-05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实施已经10多年了,大学体育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大部分大学生仍是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我们的体育课到底怎么了?

对体育课教学的研究,人们大都习惯于从理想的、规范的、正常的、健康的教学理念来展开研究,很少有人想到体育教学也会患病,因此也很少有人对不健康的、病态的体育教学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改善.本文以教学病理学理论为基础,就当前我国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具有代表性且后果比较严重的危害性大的病理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诊治策略,以达到完善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目前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病理性症状

教学疾病是指教学系统在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之下,教学结构发生异常变化或教学功能不能或不能很好地得以发挥,以至于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与消极作用的不正常状态.教学疾病可以分为三类:教学失衡、教学滞后和教学阻隔 [1 ].高校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不同的不健康状态,有些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完善.那么体育教学存在哪些病理现象呢?

1. 教学失衡

教学失衡是指教学因缺乏调节或调解乏力而失去平衡,是此部分教学与彼部分教学功能间的不平衡 [1 ].在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教学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的发挥被忽视 体育教学主要由学生去体验和感受,教学是依赖于学生的,学生是最重要的主体,课堂的成功与否,应该主要由学生来评价.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学内容、自由选择教学时间、自由选择教师.

我们对全国56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后发现,能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学生非常少,不到调查学校的15%,能自主选择教师的为71.4%,能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为82.1%(见表1).选择教学内容还只是自主选择项目,具体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来制定的.老师在教学中只要把自己掌握的动作尽可能完整地教给学生,学生模仿得越像,他的教学就越受到同行的认可;于是教师只要自己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再在如何把握课堂、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上下点工夫就可以成为一个好老师.学生没有机会、也不需要去独立思考.教师没有创造条件也没有想到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自己的观点,是在教教材,教学中没有一点创造可言,他们在教学生的时候也同样不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动作是前人创造的,不需要我们去改进它,我们只需要把每一个动作学得更像即可,即使要创新也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事情,这也是体育课中没有创新的原因之一;殊不知很多的体育项目都是普通人在玩耍游戏的过程创造出来的.更为可惜的是这样的课会让学生养成一种体育课不需要独立思考的习惯,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的发挥.

(2)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中或轻视或过分重视学生运动技术的培养 在现行的体育教学中,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只重视运动技术的培养,课堂上死抠细节,要求学生非常完整地、甚至是一个很小的动作都要不遗漏地掌握老师所传授的东西.而对学生的情感、心理等方面一点也不关注,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唯一标准.另一种极端是严重忽视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课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只要学生玩得高兴,学知识与否都无所谓,于是体育课成了放羊课,他们还美其名曰以学生为主体,殊不知很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是想通过学习运动技术、在掌握高超的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感,得到成功的体验,这是体育课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2. 教学滞后

教学滞后是指教学适应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不了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的滞后等 [1 ].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滞后 尽管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材每几年就更换一次,封面似乎是新的,但是里面的内容还是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从对56所高校开设体育项目的调查发现,“三大球”、女生健美操是每个学校都有的,而真正能体现学校特色的项目却很少,大部分学校开设的项目基本一致.难怪有人评价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看一所大学的情况就可以看到全国的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情况.

由于学校教学内容的滞后,一部分学生在选课时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课,要么是学校没有开设这一项目,要么就是因为选这个项目的人太多,开课的老师又不够,以致使一些学生无法选到自己喜欢的项目.我们对学生选课的原因调查后发现,排第一位的是“该项目容易通过”占36.6%,“因为喜欢该项目”排第二,占25%,被迫选课的占18.8%,排第三位,因为“喜欢教课的老师”而选课的占16.1%,排名第四(见表2).可见,有不少学生选课并没有选择或者选不到自己最喜欢的项目.

我们对大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也进行了调查(见图1),41%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现象,排第一位,20%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的难度太低,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虽然选择到了自己喜欢的项目,但是教学的内容还是千篇一律,和自己在中学甚至是小学学的内容没多大的区别,长此以往,学生对这些项目也失去了兴趣.所以我们在篮球课堂上常常看到,当老师要求学生练习教过的内容的时候,学生无精打采,随便应付,但是当老师允许学生自己组队“三对三斗牛”或者“四对四斗牛”的时候,学生情绪高涨,场上斗得汗流浃背,津津有味,与老师教动作时判若两人. (2)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滞后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体育课的教学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教学多媒体、校园网络的使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新型的教学辅导工具,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教学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现行的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重复着过去的示范、讲解、练习的方法,偶尔使用的幻灯片,也只是为了应付教学检查而已.我们对部分省市高校的教学比武进行了观摩,大部分教师的公开课的教学方法一致,教学过程一致,教学手段一致,甚至连队形都一致,没有一点创新.在这种高级别的教学比赛中是这样,那么平时的教学就可想而知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的公共体育课教师的教学任务重,他们无暇顾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而更优先考虑的是怎么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公共体育课在学校是弱势学科,大部分体育课教师认为即使是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也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认可,还不如不搞.在我们看来,教师在教学中方法和手段的滞后,也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原因.

3. 教学偏见

教学偏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需求的满足状况,而对学生采取的不同对待方式,即倾向某些人、冷漠另一些人的思想或行为 [1 ].体育课教学中的教学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1)队形排列的偏见 目前高校体育课堂上的队形基本还是采用队伍方阵,即教师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学生按高矮顺序,前后左右形成一个方阵面向教师.这种队形看起来整齐,调动起来方便,教师对学生一目了然.虽然教育部规定高校体育课的人数不能超过30人,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选课制的实行,很多学校上体育课的人数超过30人,有些学校一个班竟然达到50~60人.这么多人如果还按照方阵队形站立,那么离老师近的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老师的示范动作,而离教师距离远的同学就可能看不清.这是教师在无意识中造成的偏见.有少数教师可能是意识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把自己喜欢的学生排在更利于学习的位置,人为地造成一种偏见.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偏见,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不利于学习的课堂空间,他们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2 ].

(2)课堂交往互动的偏见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体育课教学,师生的交往互动尤其重要,如果缺乏互动只是简单地模仿,可能大部分大学生都将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大学生要想提高某一运动项目的技术水平,就得掌握相应的技术细节,而细节的掌握必须与掌握高水平技术的老师的互动来完成.但是在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中,老师与不同学生的互动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调查表明,在模仿类如武术、体操等项目的教学中,男教师与长相好的女生的互动明显多于与长相差的女生的互动,女教师则与长得帅的男生互动更多;在竞技类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中与男生的互动多于女生,与竞技水平高的学生的互动多于竞技水平低的学生.这种偏见比前一种偏见更可怕,队形上的偏见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无奈的偏见,但是课堂交往互动的偏见大部分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偏见,对学生的打击更大.因为体育教师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倾向于“技优生”,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对“技术水平差的学生”的培养.从而,导致水平较差的学生对这些项目失去兴趣.

二、体育教学病症的原因分析

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病理性症状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有着特定的致病因素.

1. 教学规范的困境

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规范性因素有密切关系.

(1)规范不清 规范不清是指教师对教学规范认识的模糊状态 [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包括5个领域.5个领域的目标为体育课的教学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规范,教师需要根据这些规范来进行教学,但是由于5个领域目标比较宽泛,没有像以前那么具体,形成的规范还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尽管课程纲要已经实施了10多年了,但是还有部分教师在理解体育课程标准的5个领域目标时会发生偏离.他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感到迷惘或困惑,至今还不能适应.其实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主观上并不想违背课程纲要形成的原则性规范,但在教学中却因为对这些规范认识不清,对5个领域的目标理解偏差而导致在体育教学中发生违规现象,或者背离了体育教学的规范和原则.如上面所提到的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或轻视或过分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使教学走向两个极端的症状,一方面是有些教师曲解了课程纲要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为只要安排学生喜欢的内容就是以人为本;另一方面,现在高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孩子看得很重,生怕孩子在学校吃苦,更害怕在学校受伤等等,学生体育课一旦出点什么事,就会来找学校、找老师的麻烦,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也就对学生放任自由.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不得已而为之,这也难怪最近部分学校的校运会取消了长跑项目.

(2)规范无效 这是指在某种程度上减弱甚至丧失了规范的约束力,是人们面对规范而又不愿或不能遵守的状况.一旦规范无效,教师就可能我行我素,产生病理性教学行为 [1 ].尽管课程纲要规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在教学中“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忽视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如课程纲要规定的“三自主”,也就是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时间、选择教师.但是目前的大学体育课,并没有能做到三自主,首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就有部分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项目.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实行网上选课,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的有限,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热门项目很快就被选完,学校或者没有场地、或者没有教师来安排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项目,没选到课的学生只能选择剩下的自己不喜欢的项目.其次自主选择老师,同样会由于上述原因很难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就更难了,因为学校只能根据场地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时间,学校很难在学生喜欢的时间段安排教学,三自主也就无法做到真正的自主,这都是一种现实的无奈. 2. 主体性因素

教育者是教育的基本主体,承担着教育的基本任务,因他们而产生的教学疾病自然是教学疾病的主体.他们构成病理性教学行为的主体原因 [1 ].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病症与教师有密切关系.

(1)与教师的个人素质有关的致病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趋于功利和实惠的价值取向浸染着学校教育,导致师德滑坡,教师的素质差异悬殊,教师的职业道德也高低不一.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难免会对某些学生因“权”或因“财”而施教,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患病.还有部分教师存在如外貌偏见、性别偏见、考分偏见和“同类相惜”偏见,于是他们在教学中偏重于学生的外表特征,或以貌取人、或在课堂教学中对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体贴入微,而对来自贫民阶层的学生视而不见;也有教师习惯于在学生中区分亲疏远近,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搞所谓的“分槽喂养”.

教师专业能力的缺欠也易导致教学疾病,如有的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简单,课堂上态度粗暴,对那些接受知识有困难的学生没有一点耐心;教师很少考虑不同学生的需要,不能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来区别对待学生,这样使得学生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有为难情绪,不愿意和老师交流,不能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有的教师在课堂常规管理控制方向上,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不良行为的管制上,过多地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负面效应,而较少从正面对学生进行评估;还有的教师人为地约束和窒息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学习动力.

收入分配不公给教师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平衡也是引起教学疾病的重要因素.大学体育课是公共课,虽然属于必修课,但是在大部分高校公共课向来不受学校领导所重视.与其他专业课教师待遇相比,大部分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的福利待遇要差.笔者通过对部分学校的调查发现,体育课教师的福利待遇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的差距,年收入最大的有几万元,最少的也有几千元.而且体育课由于课堂人数的限制,学生上课的班级就多,造成很多学校体育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当看到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同样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甚至付出的更多得到回报更少时,难免心理会产生不平衡,从而导致体育教师对教学不认真,引发教学的致病.

(2)教师教育有关的致病因素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一般都是毕业于师范院校或者体育学院,但目前这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以及培养方式上的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降低了师范生的学业水平,致其毕业后不能很好地胜任教学工作.尤其是在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后,体育课程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无论是这些学校毕业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毕业之初都很难适应公共体育课的教学.

在当今学习化社会,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专职体育教师,应该也是一个终身学习者,通过职后不断学习研究、进修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及社会的需求 [3 ].但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师一方面因为教学任务繁重,无力脱身去进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公共体育课不重视,很少会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再加上目前很多的继续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即使是去参加培训,也学不到什么,参不参加都一样.因此,尽管新课程标准实施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的课堂教学依然是涛声依旧.所以,教师教育的缺失特别是职后继续教育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造成教学患病.

三、对策与建议

体育课的教学会患病,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病症的发生,缓解教学病症的后果,以促进体育教学系统的健康发展.

1. 建立与完善一整套教学规范机制

规范机制是教学系统健全运转的基本保障,构成教学系统的保障体系,在教学系统与疾病之间设置一道“防护网”,防止疾病入侵,减少疾病对教学系统的损害 [1 ].

(1)规范建设 如果有相对健全、合理的规范,就能正确地引导人们的具体行动.在有权威性的规范领域里,不正常的行为就必然要少得多.我们在建设体育教学规范时,首先,应处理好不同的体育教学规范的关系.在新的规范体系中,应注意吸纳旧的但仍未丧失其合理性的规范,如尽管体育课程纲要和以前的大纲比较有很多新的要求,但是以前很多规范譬如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都还符合新纲要的要求,有必要合理吸收.其次,在否定过去不合理的、旧的教学规范时,要明确否定对象的有限性,避免因否定局部而否定一般规范.再次,在尚未建立起新规范之前,要适当沿用旧规范,避免规范真空 [4 ].最后,要审慎地建立新规范,避免不必要的规范失败.

(2)加强制度建设 要想防治教学疾病,必须逐步完善体育教育教学的制度体系,如教育基本法规、教师法、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等.

建立教师职责系统,以规范教师的各种行为.它包括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的学历要求、教师资格证制度、教师的评聘制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制度、继续教育制度、教师的岗位职责、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系等.

健全学校职责系统,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学校保证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职责、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和考试评价等方面的制度等.

2. 提高体育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物质生活的需求,体育教师也是如此,首先必须满足体育教师合理的物质需求,做到同工同酬,一定程度上保证体育教师和其他科目教师的平等待遇,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才能为体育教师良好的师德和师风的树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5 ].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疾病的病理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其次,应在平时加强对体育教师师德的建设,不断提升每个体育教师的精神境界.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教学情绪以形成稳定而健康的教学心境,做到爱岗敬业、尊生爱生、以身立教.只有对教育有坚定的事业心和对培养人有满腔热忱的教师,才会认真教学,善待每一个学生.

第三,体育教师要克服认知偏见,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体育教师要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既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深入学生中,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学生,对学生不要存在任何偏见,要做到尊重信任学生、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3. 大力加强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都离不开学生.大学生的思维更丰富,考虑问题更全面,因此大学公共体育课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教师教学评价中发挥比较大的作用,这是预防教学疾病的重大举措.只有学生才是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最佳评价者.学校在考核教师时,可以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把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以加强对体育课质量的监控.

4.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对体育课教学有着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互尊互爱、平等的关系.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都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每个学生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体育教师要重新审视体育课的目的,我们不是在培养运动员,而是在教授普通的学生如何进行身体锻炼.这样看待学生,教师就不会过多追求学生高超的技术水平,就不会人为地把学生按运动技术水平分成三六九等并给予差别对待,就不会低估那些暂时动作技术水平差的学生的发展的可能性.而学生也要尊敬每一个教师的劳动,尊重每一个教师,这样才能建立互尊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