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困境

点赞:28779 浏览:1320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社会需求是大学课程变革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江苏省六所案例大学的访谈调查发现,在回应社会需求的大学课程变革过程中,各校遇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来自校内外的困难和阻力.为了快速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我国大学还需解决课程变革决策依据不充分、内部动力不足以及外部支持不到位等现实问题.本研究建议:大力减少不必要的政府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和第三部门在大学课程变革中的作用,积极提升教师参与大学课程变革的积极性和水平.

关 键 词 :社会需求;大学课程;变革;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3-0037-05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作为社会“火车头”和“动力源”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当前,进一步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并有效地回应社会的需求已成为大学不可阻挡的趋势和紧迫的任务.潘懋元先生认为:“高校课程是教育内外部关系的交汇点.”因此,在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大学与社会的交流互动程度和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课程这个交汇点、关节点的重要作用发挥得如何.

那么,在回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大学课程作为联系内外部关系的交汇点、关节点是否顺畅?大学课程变革又存在哪些值得关注的困难和阻力呢?本研究选取了江苏省苏南、苏北不同区域,“985工程”、“211工程”和省属普通大学不同层次,以及综合性、以工科为主等不同类型共6所大学作为案例,按照校-院-系三个层次,分别对案例大学中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兼学术人员和学术人员等进行了个别的、半结构化的、面对面的访谈,以期通过访谈资料的调查和分析,探讨我国大学本科课程变革在回应社会需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从而为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内部困难和阻力

虽然社会需求已成为大学课程设置和改革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大学的实际操作中,大学课程变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渠道还不通畅.从大学内外部两个方面来看,考虑社会需求因素的大学课程改革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阻力.其内部困难和阻力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大学教育教学理念封闭陈旧

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大学课程改革的先导.高度决定视野,理念指导行动.没有正确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学课程变革也是如此.

“一般来讲,我们改革的程序先是教学观念、教学理念的转变.你观念不先行,你改革[的思想认识]根本就没有办法统一,或者说,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而改,改革目标是什么,我们追求什么东西.所以,我们A大学每一次大的改革,如果说最终落脚点落到课程上去的话,那它的起始点就是教育思想大讨论.”(A-I-01)

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困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从师范院校转型而来的E大学,其教务处处长结合该校的实际分析认为,由于E大学长期以来偏重于以文理为主的师范教育,这种相对封闭、稳定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的设置.

“我始终觉得,在我们做课程设置与方案的时候,从上至下可能还有理念的转变问题.特别像我们大量的非师范专业上来以后,我们很多领导(包括我本人以及二级学院的领导在内)还是有一些传统师范教育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存在,虽然通过教育思想的学习也好,或者什么也好,但是总觉得有的东西是根深蒂固的、很难转变的.这些理念实际上直接影响到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乃至于课程的设置.”(E-I-13)

D大学的教授就认为,大学里有些人思想僵化保守,不能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传承下来的老的理念在他们的思想中成了不能动摇的“圣经”,不能进行反思,所有跟其原有理念碰撞的东西一定被认为是异端邪说.针对这种教师思想僵化的状况,该教授说:“所以在大学里面,原来有一些人以为教学改革最难的是官员,其实不是这样,最难的是老师.”“我说改革课程实际上就相当于改革老师的观念.”(D-I-12)

(二)大学人事和学科体制僵化

首先,由于大学内部用人机制呆板、不灵活,因大学课程改革和调整而产生的多余的教师往哪里去就成了一个大问题.C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就认为,本科教学改革是必然的,当社会需要发展一些新兴专业而关停一些招生不行、就业也不行的“两头冷”的专业时,这个阻力是蛮大的.

“首先是学校内部的压力——我们的老师怎么办?因为我们高校的用人体制不是那么灵活的,对于老师我们不能让他下岗,不能像企业一样让他写断工龄,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人说我们高等教育是改革的最后一个堡垒,企业改了,文化体制也改了,很有成效.改了是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是好的.高校改革有它的特殊性和自身的难点.”(C-I-07)

当对社会需求做出反应而对大学课程做一些调整时,难免会对一些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减课就意味着减教师的工作量甚至减人,意味着动了教师的“奶酪”.这个现实问题在僵化的用人体制下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课程对社会需求的关注和回应.

“第一个就是教师的问题.比如说,检测定我承担这门核心课程多年,然后对一些课程章节做一些调整的时候,教师就不一定配合.比如说,他(她)这门课原来有64个课时,你现在要把课时减了,对知识点做一些调整,有一些就不讲了,[这样就会造成他(她)的]工作量不满,他(她)就不容易接受.”(F-I-17)

在这种僵化的用人体制下,为了减少矛盾和不必要的麻烦,为了息事宁人,为了保证教师的“奶酪”,“因人设岗”、“因人设课”也就在所难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其次,由于大学学科体制的僵化和学科壁垒的森严,大学为适应社会需求而新增设的专业和课程往哪里放又是一个新问题. “比如说,我们新出现一个物联网[专业],但是物联网很复杂,牵涉面很多,你说你放在哪一个系科去做这件事情?我们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依托于传统的学科设置,而不是按照自然状态的社会需求来设置学科专业的等因为社会需求的复杂性和高校学科设置、专业设置相对的传统性[之问有矛盾和冲突],所以,在很多交叉点上或在一些新兴点上的[专业或课程设置]现在往往就是没有办法解决.”(A-I-01)

现代社会在知识高度分化的同时往往更加强调知识的综合,所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或课程往往都具有跨学科性质.在传统的学科分割体制下增设这些新兴的专业和课程还存在不少制度性和现实性障碍.

(三)大学考核评价制度重科研、轻教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如伯顿·所说的“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为此,他提出了要在大学建立“科研一教学一学习连接体”的观点.反观现在,教学与科研这一对矛盾在大学中更为突出,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以前被教师视为“天职”的教学的根基已经动摇,学校和教师明显地偏向科研,导致大学教学和科研明显失衡.正如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所说,“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贮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它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毕业时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漂移”也导致了大学教师关注点和兴奋点的“漂移”.

因此,现在大学内部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来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D-I-10).而现行的学校制度设计和学术环境明显都倾向于科研而不利于教学.在教师的职务晋升、晋级和学术地位的确立中,科研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而教学在无形之中已被“矮化”,变得无足轻重、偏于一隅.在强大的学术氛围和利益驱动下,教师已不把教学当作应尽的义务,也不愿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对于这对矛盾,D大学的教授看得更为深刻:

“高校里面[教师]不愿意从事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不是钱,甚至不是[教师]自身.从事教学就意味着你在学科里面就只有第二等学术地位,第一等的地位一定是被那些搞科研的人拿去了,因为现在上面重视这个东西,评价指标是这个东西,这还真是中国一个很大的问题.而那些人没有一个是重视教学的.所以你想想看,中国的教学怎么可能搞得好?那真的是一个制度上的问题.教学其实也是有技术的,里面也是有问题要研究的.”(D-I-12)

(四)大学软硬件支撑条件较为薄弱

除了观念、体制和制度等因素外,大学回应社会需求的课程改革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支撑条件.“你要知道,课程设置不是简单地说我设置了就行,我还得考虑它有没有学科支撑,有没有师资队伍,有没有一些教学的资源,比如实验室、图书资料等.”(A-I-01)“你这个学校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师资的储备?是否有设备的储备?人、财、物的储备是否足够?特别是人,没有人什么事都做不了.”(C-I-07)E大学教务处处长在谈及反映社会需求的大学课程改革所遇到的困难时,就认为硬件投入还不到位.

“我觉得可能在硬件投入上还有压力,因为从课程设置来讲,我们不仅是加强一些理论课程,更多地是加强实践性课程,那么这些实践性课程大多需要大量投入.比如说,我需要工程训练中心、实训中心等,包括加强实验室条件,这对我们学校来讲也是一个阻力,或是一个不到位的地方.”(E-I-13)

在大学课程改革中,人是第一位的.因此,相对于硬件上的不足,解决以师资为核心的软件问题显得更为迫切和困难.其实,大学课程改革不但涉及富余的师资到哪里去的问题,还涉及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师资从哪里来的问题.在大学内部,由于绝大多数大学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这种大学教师来源的单一性造成了师资队伍本身无法克服的一些结构性缺陷:

“学科老师[他们总是]站在学术[立场]上来看这个学科、看知识、看人,所以就没有内在的动力想去变化.[他们]没有到工厂里面去,没有到公司里面去,没有社会经验.他们自身是受这个纯学术的熏陶,生活在这种环境氛围中,毕业以后也在学校里面.那你说他(她)怎么培养人呢?而且[这样的教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堆[批]人.”(D-I-12)

作为省属普通大学的E大学和F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是感觉到了既具备理论教学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紧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F大学教务处处长认为,“我们现在‘双师型’的老师比较少,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到高校,这是一个最大的障碍.”(F-I-16)

(五)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总体上存在落后的相位差

人才培养及其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教育不容许把学生当作试验品.因此,包括课程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首先强调稳步推进,还未考虑成熟的改革不可急于冒进,大改不如小改.课程改革总是与社会需求存在落后的相位差.

“我们的专业要紧跟社会,它是有一个相位差的.相位差是物理上的一个概念,相位差可以超前也可以落后.实际上,高校专业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有一个落后的相位差在里面.即使我跟它同步,但它的人才培养还要四到五年[的一个周期],这本身就有一个时间上的不同步.”(C-I-07)

为避免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落后的相位差,一些研究型的重点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更加注重前瞻性和导前量.B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课程改革中就考虑了一定的导前量.

“我们历来认为,不可能社会需求什么,我们就去上什么,因为教育一定要有一个导前量.你不能说,社会今天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等你招进来[学习]4年以后,[社会需求]又变掉了.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学生要]学很多基础的东西.除了“概论课”之外,下学期从2009级开始还会增加一门课程,就是“学科前-沿”,我们请每个博士点的博导或者教授轮着来讲其研究[前沿]的情况,给学生一个导前量.所以,完全[回应]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在]应用型[大学]可能多点,我们研究型的[大学]是要考虑导前量的.”(B-I-05) 二、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外部困难和阻力

(一)沟通对象不明确,社会需求信息欠准确

大学课程改革要适应社会需求,首先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充分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然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信息获得渠道的不确定,造成了大学与社会沟通的对象不明确,“找谁去沟通”成了一个大问题.

“缺乏这样一个沟通渠道,没有这样权威的、成熟的信息来源.你随意找一个企业,它能够为此做出科学的决策吗?这也是一个问题等像国外的高等教育、国外的大学、国外的企业有很大的人才培养职能,对不对?企业[在]这方面很精通,所以它的合作教育是很厉害的.而我们的合作教育,高校很强,企业很弱,即企业对于教育并不懂,你让它来,它也讲不太清楚.”(A-I-01)

F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以该学院的两个专业为例,通过正反对比,详细分析了大学和市场之间沟通媒介和相似度检测机构的重要性.

“比如说我们计算机专业,我们跟社会接触相对比较多.尤其是我们××(指苏北一城市)这个地方有一个软件行业协会,我们平常经常在一块活动.活动是次要的,主要是跟软件企业有交流.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呢,人家就提出来我们的学生在哪一方面还欠缺,然后我们根据这个[意见]对我们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做出一些调整.但是我们电子专业有一个特殊性,为什么呢?因为××(指苏北一城市)的电子行业比较少,所以我们想沟通,但又有点力不从心.它的生产总厂在常州,它的分厂在这里.分厂只是个组装厂,而这个组装厂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所以我们跟他们也没办法交流.”(F-I-17)

与沟通对象不明确紧密相连的就是社会需求信息欠准确.除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信息获得渠道的不确定外,我国大学课程研究专家王伟廉教授还提出了大学在搜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信息过程中的“测不准现象”和“失真现象”.

(二)政府对大学规制太多,控制过严

政府对大学的控制首先表现在通过专业目录对大学设置专业进行严格的审批.这种官僚体制和形式主义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也影响了大学对市场需求回应的灵活性.E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对此就深有感触:

“你提的这个问题我很有苦衷,就是官僚作风、官僚体制、教条主义、形式主义,说穿了就是高校自主办学得不到完全的落实.现在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很大一部分控制在有关政府阡]里面.你要申办一个新专业,你要办一个交叉性的学科,他们要看一看那个目录呢.比如,那个目录有这个学科[专业],你就可以办;你申办的新专业目录上没有,那你就违规了.过去我们想跟数学系合作办一个统计学企业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专业].我们两家那么多的教授坐在一起研究都觉得非常好,市场调查也很好,结果教育厅认为没有统计学企业管理这个说法,就办不了了.实际上,你管我办什么专业、办什么方向嘛,只要我能招到人,而且我的人走向社会时受社会欢迎就行了呗.”(E-I-14)

政府不但对大学设置哪些专业进行严格审批和控制,还通过教育部直属的专家咨询机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知识点、课程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制.

“比如说,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每隔几年会发布白皮书,它会指导你这个专业应该主要开设的核心课程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前后课程的关系是什么,课时数是多少,内容很详细.‘教指委’的二级委员会,专门落实到教材和课程的,叫做‘课程教材建设’委员会,是一个专家机构.那么,它通过这样一个专家机构,执行了教育部对于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指导.所以,在一段时间以内,基本上大家比较整齐划一.比如说,一般‘211’以上的大学生物系开设的课程几乎是一样的,不会有太大区别,最多是在选教材上有所区别,基本上学时数或者名称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A-I-01)

(三)企业不愿承担教育责任

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表明,大力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应是大学与社会加强联系以及大学课程回应社会需求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的校企合作共建的职业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已从职业教育拓展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日本的“产学官”教育也是政府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企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在产学合作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缺乏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强有力的法律规制,企业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现在很困难,社会上光对高校提出要什么样的人,但是如果你要到它那里去实习、培养人的时候,它有众多借口不接待你.现在有个矛盾在里头:现在好多单位不是以安全[为由]就是以影响生产[为由]不接待学生.你不训练、不培养,这怎么弄?等国家在这方面只是对高校课程设置指手画脚的,但怎么帮助高校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政府部门也好,社会也好,他们都没有主动性来做这个事.”(D-I-10)

当前,企业承担教育责任的积极性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由于国有经济成分和国有企业的减少以及大量民营中小企业的兴起,企业的教育责任还在持续弱化.

“以前的企业主要是国企,[还]能承担[一点]责任;现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和私有民营企业的兴起,接纳学生实践的数量不如以前.企业具有市场性,教学活动的组织、实践流程不稳定,还有大、中、小不同类型企业对学生训练的效果也不一样.总体上,企业接纳学生实践人数的意愿程度有所下降.社会和企业应部分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人才培养是一个社会工程,而不仅局限于教育或大学,也是政府和社会的公共责任.”(B-I-04)

(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复杂化

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反馈信息本应是大学进行课程变革的重要依据,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就业去向反馈信息反而给大学课程变革带来了一些困惑和不确定性.这种困惑和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已不能再按他所学的专业来就业,“专业不对口”现象非常普遍,毕业生的就业面向日趋多元和复杂.那么,在大学越来越关注市场的大背景下,大学感到有点无所适从,大学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其实在计划经济年代,大学毕业生是必须进入那个行业的,那个时候其实职业要素的影响比我们今天更强烈.然后我们今天到了大众化年代,学生就业去向不太明确.像C大学的这个师范专业[理应]是培养教师的,但绝大多数人不会本科毕业后就去当教师.如果对市场过度反应,学生就会有意见.如果说你认定这些学生将来出去绝大部分都能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我可以根据这个专业就业的社会需求来调整我的课程.现在的问题是,你这个专业很多人都不能进入专业领域工作,那我再[按专业要求来]调整课程又有什么意义呢?”(C-I-09)

F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从学院这几年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该院课程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从而进一步佐证了C大学教授的上述观点:

“像我们这个专业,目前根据这几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没有一个系统性,比如说成批的学生到哪个企业或哪一类的企业去.我们做了统计以后,[毕业去向]就显得很乱.既然很乱,我们就没办法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我们的课程设置.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像我们相邻的材料工程学院的一些专业,每年大概有60%-70%的学生到水泥厂[就业],或者是到水泥制品行业[就业],那么他们根据对方的需求可能做一些课程设置或课程调整.我们这几年学生的去向都比较散乱,就是说去向不是很明晰.在去向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就没办法做[课程调整].”(F-I-17)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研究发现,在回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大学课程作为联系内外部关系的交汇点、关节点不是很顺畅,大学课程变革还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来自校内外的困难和阻力.这些困难和阻力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变革的决策依据不充分.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缺乏充分的信息来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课程改革反应滞后、有效性减弱和针对性不强.二是课程变革的内部动力不足.在学术逻辑前提下,人们更多地强调大学作为“学者之家”、“学术部落”和“学术共同体”的自我封闭性,大学对外部环境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大学教师本能地进行自卫.三是课程变革的外部支持不到位.《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等学校的相关办学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严重影响了大学办学的积极性,影响了大学课程对社会需求的有效回应.


(二)走出大学课程变革困境的政策建议

一要大力减少不必要的政府行政干预.曾任美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的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认为:“大学的四项基本自由是——根据学术理由来自我决定:谁可以当教师;教什么;应该怎样教;谁可以被准许入学.”他还断言,“为了社会的利益,除了出于紧急的原因和有明确的令人信服的理由,政治力量必须避免介入此类自由活动.”所以,要通过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怎么写作、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来改变政府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依法保障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让高校办学结合社会的需求,凸现个性与特色.

二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第三部门在大学课程变革中的作用.在今后我国大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要更多地发挥市场在传递社会需求、引导课程改革和提高社会效率等方面的强大作用.同时,由于第三部门行业基础广泛、行业信息渠道畅通,它往往会是行业信息收集与储存的中心和行业信息的权威发布者.因此,还要逐步发挥第三部门在大学课程改革中的独特作用,利用第三部门建立的信息“绿色通道”,及时对各种行业事件以及行业问题进行权威公告,从而对大学课程改革提供咨询和引导.

三要积极提升教师参与大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水平.广大教师是大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主体,大学课程改革的最终落实要仰仗教师的投入和支持.因此,大学教师是大学课程改革得到真正实施的关键之所在,增强大学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提高大学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知识和技能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国大学要经常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学习和讨论,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力度,建立起鼓励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支持怎么写作体系,提高教师参与大学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