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微”建议

点赞:15823 浏览:696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近年来,大学语文课程陷入了低潮和尴尬局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对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微”建议.

关 键 词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41

中国大学开设大学语文从 20 世纪 20 年代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期间,大学语文的发展有,有低谷,有复兴.从最初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大一国文”到1949年后改名为大学语文.近年来,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汉语应用能力的基础学科却成为了“添头”,甚至很多大学已取消了这门课程.

1.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位尴尬

大学语文是培养语言素养、人文素养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大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下降、写作水平下滑,这已成为令人担忧的普遍问题.而语文恰是对学生人文素质、语言表达、欣赏和理解能力的培养的基础,无论学习什么专业,学生都离不开文字、语言.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的地位很尴尬.虽然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大学语文放在公共必修课模块中,但课时却和选修课一样,周学时一般为2学时,教材内容较多和课时严重不足形成矛盾.有些高校直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大学语文放在公共选修课模块中,甚至将其取消.此外,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语文素质相对较差,任课老师教起来费劲,不乐意上;学生学起来没劲,也不乐意上,并认为大学语文可学可不学.

1.2 教材脱离应用性

高校选用的教材不同,课程的内容也有别.据统计,1978~2008 年间,350 种大学语文教材尽管在不断的演进,融入了素质教育元素,总体上仍然存在着重文学性、脱离应用性等问题.多数教材不顾及大学的专业针对性,大量地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拓宽高校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其文学素养,增强其综合文化素质,培育其高雅审美趣味,提升其人格修养.将文学性作为学习基础,将人文性作为学习重点,脱离了工具性和应用语文的内容.这与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相悖.

1.3 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老师教授“大学语文’课程时仍采用传统的中学语文讲课模式,侧重给学生讲解词句,分析篇章结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得信息内容变得丰富形象,导致教学枯燥无味,使得学生的排斥心理越来越强烈,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上课形式的一成不和考试形式模式的单一死板,学生仅仅简单机械地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考试过后,知识全抛诸脑后,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变为空谈.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更无法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

2.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各高校应重视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增加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时量,支持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2.1 组建教师和专业多样化的教学团队

大学语文的讲授常由一个教师从头讲到尾.而学生的学习内容,常超出一个教师所擅长范围.因此,可以尝试借鉴20 世纪 30 年代西南联大国文课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这种 “从一而终”的授课方式,由几个老师按照所擅长领域共同完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既提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又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观点认为,只有中文专业的人才适合作大学语文教师.可是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各个行业都有自己需求的语文知识,而中文专业背景的教师会因专业局限性,不足以胜任所有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因此,可以引入多专业教师团队共同教学机制,把与不同专业、行业相关的语文知识实施分散教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将语文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拓展语文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2 选编文学性与应用性并重的教材

笔者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发现,因一些课文的文学性过强,加之学时少,仅凭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选取教材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和专业,选用难易合适的教材,注意文学性与应用性融合.在选择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时,要依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社会背景和大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适当联系社会实践的岗位需求,采用分专题讲授.将人文精神和实用性的教育并重,既有古今中外的名篇解读,也有市场调查报告等针对性的训练,切实发挥各个专题的教育功能,建立起就业导向的大学语文教育模式.

2.3 改进教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变成主动者,而不是由老师唱“独角戏”. 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年代久远、作品内容丰富和人物性格复杂、语言精彩的异邦戏剧,需要在教师指导基础上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笔者在讲授这一作品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讲授法与研究性学习法相结合等多种方法.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经典电影《哈姆雷特》的片断,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身临课文情境中;然后,对该剧的故事背景、情节作简单介绍,并要求学生依照剧本情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老师点评并从中选取最优秀的一组进行公开表演.最后,教师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进行详解.事实证明,因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之由被动变主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4 考试时多设置主观试题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微”建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考试的时候可以多设置一些主观发挥的试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表达对作家或作品的看法,根据自己对作品理解来完成试题.这样,既可以检测出学生对作品的接受情况,又可以避免出现学生考前突击机械记忆、考后抛诸脑后的情况.真正做到了教学与思考相结合,真正检测出学生这一学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