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趋向探析

点赞:6957 浏览:2293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伴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的纵深化,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结构与重建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抉择.高等教育为了完善人文人格素养的教育目标,理工学院的基础语言课程应该结合学术英语以提高学生的专业需求,再借助英语课程延伸出的外语人文类选修课提升素养,同时不能忽视基础语言的学习.

关 键 词 大学英语 通识教育 学术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通识教育和学术英语是出现在后大学英语教改时代的两个英语学科发展方向.以提升人文素养为主,旨在完善学生学科结构的通识教育是大学英语课程人文延伸的不二之选;学术英语的出现顺应了职业市场的专业领域对外交往的潮流诱导,借助英语语言完成了中外学术对接.我们如何就这两种内容体系、学科目的迥异的大英发展走向做出选择,亦或兼容并蓄的综合二者之长以重新构建大学英语的学科体系,这就是本文着重探讨的方向.

1.通识教育与学术英语

1.1 通识教育内涵与发展现状

通识教育又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它是培养“完整”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认同和接受.甘阳先生提出建立“核心课程”和“助教制度”,马彦撰文明确“大学英语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的通识化转向,信息化教育手段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的背景下,增加课程内涵才是深化教改的正确方向.现在国内如北大、清华、北师大等课程包括有:英国历史、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生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3分的外语通识教育研修才能得到全部的大学英语学分.


但目前英语通识教育在高校的发展中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英语通识教育的理念没有并不明确,多数院校只是以外语人文类选修课的形式纳入学分体系.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简单地把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通识课程分割开来,没有形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大氛围.其次,大英通识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较为固定和单一.笔者调查了五个理工类高校,发现几乎所有的可选课都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文学类课程,相对的自然科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课程却非常有限.然后,为教育资源所限,多数通识类课程都是以大班授课形式为主,没有统一固定的教材,不能针对性地进行文化阅读,所以很多学生都觉得是“老师随便讲讲,我们简单听听”,很难从中汲取营养.而一般国外知名高校的通识类教学是小班授课,学生课下对相应文化类书籍深度阅读,课上是开放式的讨论并深化理解.

1.2 学术英语内涵与发展现状

Hutchinson and Waters在《特殊目的英语》中把英语的第二语言教学分为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通用英语就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早期开展的以语法和词汇学习为重点,以常规阅读能力为主要学习目标,训练听说写的基本能力的教学体系.专门用途英语强调英语使用的特殊领域和目的,根据适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学术英语和行业英语.在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对未来的行业定位很模糊,但是学科定位却非常明确,所以,学术英语应该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主要方面.

随着我国初级英语教学水平的上升,很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可以达到基本的语言应用水平,这(下转第48页)(上接第36页)就迫切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转型.通用英语的讲授不足以满足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他们更希望使用英语这门工具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知识.同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带给了学生全球性专业视野.越来越多的国际化课程的引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英语技能从而适应双语或纯英语的专业课程.特别是理工类院校的学生更是希望借助语言工具以获取本学科的前沿科技,而不把学科重点放在语言学习.我国的英语教育界泰斗,章振邦教授呼吁要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下放到中学阶段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可以专注于专业英语学习.

同样,EAP 课程的设置在现阶段的高校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多数大学开展学术英语课程是在国际教育或中外合作办学的平台上,以此来获取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并直接嫁接西方高校成熟的EAP课程体系.但目前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极为有限,并且覆盖面较小.本科教育阶段全国只有30所大学和446个专业具有合作办学的资质,这些数字对于拥有几千所大学的泱泱大国而言真的太有限了.没有国外大学制度、经验的支持,很难开辟出成熟的EAP课程.其次,教师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学术英语课程推广的致命因素.大学英语老师没有专业知识背景、专业老师没有英语语言基础应对不了英语课堂和英文教材,所以,现阶段的师资缺陷是难以弥补的.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趋向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程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重构

首先,通识教育与EAP课程的介入要求通用英语的学时和学分相应减少.具体到理工科院校,因为学生相应的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较薄弱,所以应该考虑基本英语教学的缩减幅度不必过大过猛,借助多种教育方法,比如利用媒体终端完成自主学习等,以递减的方式逐步减少通用英语比例.比如,第一学期学时可以为4小时/周、学分为4分,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减半,直至第四学期完全由通识或专业英语取代.

其次,把英语通时教育课程纳入到必修课中.因为现在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有能力直接承担部分文化类、人文类通识课程,所以应该把此类课程以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设置为学生在第一二学年的必修课.在理工科院校这一点极为重要.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学科特征决定此类院校的人文环境缺失,学生基本的文学文化素养较低,这样很难完成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修养的塑造,所以,英语通识类课程可以依托英语学习为平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其全面发展.

最后,专业英语课程主要设置在第三四学年.理工科学生可以在经过两年的基础英语和通识类语言课程后具备学习专业英语课程的语言人文基础,并且此时大量掌握自身专业的基本知识,所以,这个阶段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EAP课程的开设除了以学科为向导积极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要大力开发高校自身的既有资源,比如,大力推动大学英语教师国内外的访学研修,积极提升他们的跨专业素养,让他们转型成为一些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师.

总之,基础通用英语的巩固、英语通识类课程的人文修补和EAP 的专业养分都是学生应该从大学英语课程中汲取到的.同时希望大学英语教师积极自主地完成通识教育者或EAP教育者的转型,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怎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