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原因

点赞:7890 浏览:315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大学生厌学现象成为困扰高校教育的一个难题.本文深入剖析了大学生厌学的内外部因素,从大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不足、自我效能感低、社会异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实用主义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老化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厌学的原因,并且从高校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大学生 厌学 高校教育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的扩招、转型期社会风气的变化以及就业难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有不少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并转化成了实际的厌学行为.很多大学生要么得过且过、混学分混日子,要么热衷社团活动、学生工作、忙着编织交际网络,要么整日忙着打工、做生意、炒股票,要么沉迷于网络或者个人情感世界不能自拔.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希望,如果任由大学生厌学情绪蔓延,厌学行为扩张,这会极大地损害国家竞争力,对大学生本人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和遗憾.因此本文将深入剖析大学生厌学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大学生厌学的影响因素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影响大学生厌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个人内部因素

(1)缺乏学习动机.动机是个体外显行为的内驱力,与外显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密切相关,动机的激发来源于需求的满足,学习动机是学习的主要条件和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大学生厌学行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满足其内在需求因而缺乏学习动机.马斯洛在其修订的七个需求层次版本中,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与爱的需求、自尊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目前由于中国人才的结构性过剩,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学习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低层次需求的关联性大大降低.而大学生更强烈学习动机的产生在于自我的自尊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高层次需求在学习中得到的满足.在中国目前浮躁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功能异化的情形之下,很多大学生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良好的工作前景、个人的出人头地,大学生对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缺失,其高层次需求的觉悟并没有建立,因而没有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动机,导致了厌学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2)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兴趣的缺失也是大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长春工业大学的王旭在调查大一新生厌学问题中发现,有46.7%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很难找到学习带来的充实感,而这与厌学的相关为-0.365非常显著(P<0.01).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清晰地展示了人格特质、职业兴趣与工作成果的关系.霍兰德的模型认为个体之间在人格方面存在本质差异,当个体所从事的工作与其人格特征相匹配时,个体会产生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更高的工作绩效.大学生目前的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大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当其所学专业与个体的人格特征不相吻合时,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陡然下降,对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成果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目前中国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很少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和专长去选择专业,而往往是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选择与自己个性、兴趣很不相符的专业或学科,这也导致了学生厌学行为的产生.

(3)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自我把握与感受.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能动作用,当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高时,个人能动作用就强,其所能取得的工作绩效就高;相反,当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低时,个人能动作用弱,其所能取的的工作绩效就低.大学生厌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自我效能感低.当大学生对自我信心不足,感觉自己无力胜任大学学习任务时,会引发大学生的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我国学者马利军、黎建斌进行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通过学业倦怠而对厌学行为产生影响.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由自尊、自我效能、神经质和控制点四个因素组成,这四方面的因素构成了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当大学生个体对自我的核心评价较低时,就会产生学业倦怠(情感枯竭、讥诮态度和低专业效能感),进而使得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在这里,自我效能感是核心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厌学的重要内在原因.

大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原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外部影响因素

(1)社会异化价值观念的冲击.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社会转型时期,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多元化的利益关系使得社会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巨大的分化和冲突.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其自身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建立成型,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对其有很深刻的影响.尽管目前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是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创造、奉献、怎么写作社会等人类文明的先进思想,但“拼爹”、“关系”、“后门”等不良社会风气还是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观念,使得他们不再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光明的前途,失去学习的兴趣;社会上的享乐、拜金、攀比等思潮同样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不再以学习为乐,以知识为友,相反却庸庸碌碌,挥霍时光或者忙于经商等事无暇学业.

(2)大学实用主义教育观念的影响.美国丹佛大学的教授埃克里.古尔德在《公司文化中的大学》一书中认为受公司文化的影响,大学变得像公司,注重效率和成本,实用主义理念正缓慢而坚定地渗入大学;知识不仅仅被商品化,而且“明显地倾向于具有交易价值的知识,而不是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知识.它支持竞争,支持创业思维,但却没有为高质量教育铺设坦途”.虽然此书主要讲述的是美国教育的问题,但中国教育实利化、工具化的倾向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高校甚至放弃了对学生人文价值观的教育.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学生更工具、更功利的学习观念,学生不再相信高等教育是塑造品性的圣地,而只是认为高等教育可以让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好地立足.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如果学生能够有其他途径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地位、金钱,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陡然下降. (3)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老化.除了大学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目前中国大学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方法死板也是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高校管理体系相对僵硬,灵活性不足,很多课程体系的设计相对陈旧,教材内容落后,不能体现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本领域前沿信息,很难吸引学生.此外,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传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本身的传授,并不重视知识的创新和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的培养,这也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另外,最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行政化导向和“唯科研”导向的趋势非常明显,使得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对提高教育质量缺乏热情,科研是最重要的,教学无足轻重,这直接抑制了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的努力.据我国学者唐芳贵、肖志成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表明,有71.8 %的学生认为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没有吸引力和启发性;而且情感型厌学现象也较突出,有30.4 %大学生就是因为不喜欢任课教师本人而导致不喜欢某些课程.这也凸显了教师、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以上我们分析了大学生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们主要从高校的视角提出改善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要解决或者减缓大学生厌学问题,高校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提升学生境界,完善学生人格.斯普郎格(Spranger,E.)曾指出,“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只有学生接受了真正有价值的文化精神,才能逐渐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努力与回报等的关系,只有这样,大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升华、学习才能更自发主动,学生也才能具有强大的自我调适能力.具体来说,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多读历史、文学、哲学等多方面的书籍;还需要开设各种人文讲座和人文课程,让学生能受到更多的人文熏陶;此外,高校还可以倡导各种积极的怎么写作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2.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

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知识体系陈旧的现象,高等院校需要进行广泛的调研,了解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同时,高等院校还要充分学习世界优秀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引进优秀课程和教学模式为我所用.此外,高等院校还需要充分尊重一线教师尤其是优秀一线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参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规划,更新学校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建立更为灵活的转专业机制,让学生有可能对自己所学专业进行二次选择.

改变教学方式的主体在教师,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考核体系、评价体系等的修订鼓励教师积极采用、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教给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果推断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着眼于知识体系的教授.正如《学记》中提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孔子教育学生也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强化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关系,师长阅历丰富,知识广阔,如果教师能对学生有切实的指导,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能为大学生日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而要强化师生关系,中国大学可以有条件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英国大学独具特色的教育体制,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人格的培养,同时也非常便利对学生因材施教.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也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比如师资力量的分布、学校财政力量的大小等因素.因此,高校在考虑自身实力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本科开始,就由导师悉心指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专业、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并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以及成就计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即使有的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条件不成熟,学校也要尽量克服目前高校中存在的唯“论文化”的考核倾向,鼓励教师多花时间与学生互动,对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的优秀教师,给予合适的奖励与表彰.通过这样的方法,在学校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积极健康的学风,引导大学生将澎湃的投入到学习、探索、科研中来,有效地克服大学生的厌学情绪和厌学问题.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谈到中国“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作为我国“少年”的代表,其智慧、才识的增加,品德的精进是高等教育的严肃使命.高等院校必须革新教育思想,采取切实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成就学生的品德和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