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新生口腔知识态度行为

点赞:23926 浏览:1081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制订口腔保健治疗方案及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2004,2008年选取某医科大学2557名和2723名新生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大学新生的口腔保健意识欠缺,女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和行为优于男生;67.1%的学生每天早晚刷牙,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行为不容乐观.与2004年相比,2008年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没有明显提高.结论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对大学生口腔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关 键 词 】口腔卫生;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对比研究;学生,医科

【中图分类号】R179 R780.1 B8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42-04

WHO将龋齿和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三大常见病,牙周疾病更是造成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学生时期是口腔疾病发病的高峰时期,也是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形成期,健康教育可促使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建立口腔健康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口腔疾病发生,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为了解大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学生在校期间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准备基础资料,从而制定较为系统、因人而异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全面提高在校学生口腔健康水平.笔者分别在2004年和2008年组织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部分医务人员为安徽医科大学新人学的52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9月新入学的学生2557名,年龄为16~25岁,平均(18.88±2.73)岁.其中男生1370名,女生1187名;农村学生1433名,城镇学生500名,城市学生624名.2008年9月新入学的学生2723名,年龄16~26岁,平均(18.69±1.15)岁.其中男生1333名,女生1390名;农村学生1828名,城镇学生426名,城市学生469名.


1.2方法问卷设计参考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18岁组口腔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整与修改.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卫生态度、口腔卫生行为.参加调查人员4名,均为附属口腔医院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执业医师.调查前经过调查方案学习与培训.口腔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填写、检查、回收.

1.3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各项数据由专人负责输入,调查数据输入采取双录入方法.所有数据经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口腔卫生知识

医科大学新生在含糖饮料对牙齿有危害、吃甜食易患龋齿、牙齿健康与保护有关、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危害、牙龈炎时刷牙出血知识正确回答率均在90%以上,对于刷牙可以预防牙病、氟化物可以防龋、每年应进行口腔检查及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认知正确率在80%~90%之间,而对于漱口并非是保护牙齿清洁最有效的方法、牙菌斑是龋齿的发病原因、牙周疾病会造成牙齿脱落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65.3%,65.1%和70.9%,对于牙齿不好的危害、龋齿发病原因及刷牙出血原因的正确率分别为52.6%,55.6%和49.7%,知道窝沟封闭可以预防龋齿的学生只有36.0%.

对2004年及2008年医科大学新生的口腔卫生知识正确率进行X2检验,结果显示,在对于含糖饮料对牙齿有危害、刷牙可以预防牙病、氟化物可以防龋、牙周疾病会造成牙齿脱落及龋齿的发病原因的认识上,2008年的正确率有所下降;而在对于漱口并非是保护牙齿清洁最有效的方法、牙齿健康与保护有关、要定期去看牙医及牙齿不好的危害的认识上,2008年则有提高.男生在刷牙可以预防牙病及氟化物可以预防龋齿的正确回答率高于女生,女生在漱口并非是保护牙齿清洁的最有效方法、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牙齿不好的危害、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刷牙出血的原因方面正确率高于男生(P值均<0.05).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在城市、县城、农村地区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内容有:含糖饮料对牙齿有危害、刷牙可以预防牙病、窝沟封闭可以预防龋齿、氟化物可以预防龋齿、牙周疾病会造成牙齿脱落、每年应进行口腔检查、牙齿不好的危害、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刷牙出血的原因.农村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均最低.见表1.

2.2口腔卫生态度对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卫生态度进行分析发现,43.3%和51.7%的医科大学新生分别认为药物牙膏和含氟牙膏预防龋齿最好;39.4%和59.6%的学生分别认为早晨和晚上刷牙最好;认为每天应该刷牙2次和3次的学生分别为79.3%和16.2%;60.8%的学生认为发现龋齿应该立即就诊.而1.3%的学生认为可以不予理睬;不去医院检查口腔问题中36.7%是因为认为口腔问题不是严重疾病;而因为经费问题和时间问题的分别是17.8%和45.6%;有25.8%,66.4%和7.8%的学生分别从媒体、书本及专业口腔健康教育中获得口腔保健知识.

2004年与2008年相比,除在选择何种牙刷最好的几种态度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他口腔卫生态度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针对发现龋齿的态度及不去医院检查口腔的原因在性别之间分布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之外,其他口腔卫生态度的分布在男、女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了在选择何种牙刷最好的几种态度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他口腔卫生态度的分布在不同生源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2.3口腔卫生行为

每天早晚都刷牙及餐后刷牙的学生分别为63.7%和3.4%;8.4%的学生每次刷牙时间在3min以上:74.4%的学生横刷和竖刷结合;35.5%的学生选择在2个月以内更换牙刷;92.2%的学生餐后漱口;68.7%的学生睡前进食;42.7%学生使用小头软毛牙刷;使用药物牙膏、含氟牙膏、药物加含氟牙膏的学生分别为9.2%,25.2%和19.8%;选择牙签和牙线的学生分别为17.1%和2.1%;24.2%学生偶尔进行口腔检查且2.5%学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47.0%的学生接受过1~2次口腔健康教育.

安徽医科大学新生口腔知识态度行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口腔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004年与2008年相比,除刷牙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他口腔卫生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每天刷牙时间、刷牙持续时间、刷牙方式、更换牙刷频率、餐后漱口、睡前进食、牙刷选择、牙膏选择行为在男、女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每天刷牙时间、刷牙持续时间、 更换牙刷频率、睡前进食、牙膏选择、定期口腔检查、牙痛对策及接受过专业口腔健康教育行为方面在不同生源地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刷牙方式、餐后漱口、牙刷选择、牙齿保健品选用在不同生源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1970年WHO提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并能终身保持口腔健康,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行为,如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健康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目前,我国人口龋齿患病率和牙周疾病患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青少年口腔卫生习惯正确率较低.《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中提出,到2010年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晓率农村达到70%,城市达到90%;有效刷牙率农村达到60%,城市达到80%.而学校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

3.1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知识误区和盲区研究发现,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与健康行为存在不均衡现象,对口腔保健知识存在盲区及误区.如何将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的正确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医科大学新生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正确率较高,但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比例较低.姜刚勇等研究发现,虽然医学生健康知识掌握较好,但实践率较低,健康行为与健康知识差距最为显著.本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获得多来自于书本,只有7.8%的学生从专业口腔健康教育获取.有2.5%的学生选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与张颖等研究结果相似.医科大学新生对口腔健康的一般性知识知晓率较高,对专业性知识了解有限.马晓伟等发现,34.0%的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牙结石,48.0%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洁牙.刘忠民等调查显示,有69.2%的学生认为吃甜食会危害牙齿.牙线是清除邻面菌斑的工具,但仅20.0%的医学生会偶尔使用牙线,可见牙线使用的普及程度较低.

3.2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卫生态度和行为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通过正确刷牙方法及餐后漱口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减少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是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大多数医科大学新生不能坚持每天早晚2次刷牙,且绝大多数是因为牙痛才去医院就诊.虽然多数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健康态度较好,但对定期口腔检查和洁牙的意识薄弱.马晓伟等发现,59.5%从未洁过牙,牙线和含漱剂的使用者也相当少.庞震苗等发现,87.7%大学更换牙刷在0.5a以下,其中2~3月更换的占59.0%,0.5a以上占12.3%.且71.7%的大学生并没有定期做口腔检查的习惯.马富等调查表明,学生刷牙方式中横刷法占21.7%,竖刷法占48.6%,横刷法与竖刷法均采用者占29.7%,且3种刷牙方法的牙龈炎检出率及牙结石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于横刷法是引起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已被证实,然而医科大学新生仍采用拉锯式横刷法.有学者提出,家庭、学校及相关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口腔疾病的宣传力度,采取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态度,积极配合口腔医师的治疗及相关干预措施,提高改善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

3.3大学生口腔卫生保健及其教育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是大学新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与方法的主要途径,教育部明确要求:在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教材中增加口腔卫生保健内容,教育目标应着眼于提高对龋齿等口腔疾病的防治的知识和态度,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口腔保健在我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小学校没有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向学生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导致中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贫乏,直接造成大学入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不理想.本研究发现,2008年大学新生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没有比2004年有全面提高.在口腔医学由治疗向预防方向转变的今天,龋齿和牙周疾病仍然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这些口腔疾病势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在高校中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讲座的方式或者通过系统授课和示范教学方式使在校大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口腔自我保健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尤其在一些无医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开设口腔卫生保健选修课程尤为重要.医学生是未来的医药卫生事业的接班人,为提升全社会的口腔健康水平,必须从入学新生抓起,优先在医科大学新生中加大口腔预防与保健的宣传教育力度,进行爱牙宣传活动和开设口腔保健选修课或讲座,加强医学生的口腔卫生意识、规范医学生口腔卫生行为;同时使医学生牢固树立口腔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观念,让医学生走出校园后,就能成为社会中口腔健康行为的表率和宣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