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视角的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探析

点赞:24124 浏览:1077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不断被应用于各类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管理实践.本文将胜任力理论引入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通过研究大学创新人才的胜任力特征,对基于胜任力视角的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进行初步探析.

关 键 词 :胜任力;创新人才;大学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8-0096-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世纪,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要求中国必须成为创新型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根本性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胜任力理论作为对人力资源进行评价与分析的新型技术,能有效区分卓越人才与一般人员的深层特征.研究实践表明,基于胜任力理论的选拔、培训、考核,极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在大学创新人才的胜任力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析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促使人们不断地探索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


一、胜任力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胜任力”概念作为专业术语首次出现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这一概念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过去单纯用智力因素来评判员工工作绩效的好坏是不合理的.一个人所具备的胜任力,如态度、认知、特质等,同样决定着他的工作绩效好坏,同智力因素相比,甚至更为关键.

二、创新人才的胜任力特征

(一)创新人才内涵的研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来,有关创新人才内涵的研究不胜枚举,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偏重创新素质方面的研究

黄楠森(2000)认为,创新人才的最根本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具有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具有坚强的创新能力.魏登才(2004)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王彦梅(2007)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

2.从一般素质和创新素质两方面进行研究

丁钢(2000)认为,创新人才指具有创造性思维、完善的自我实现目标和被社会与他人接纳的人.平旭(2001)认为,创新人才是指拥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高境界的思想道德素质、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求的精神、不断学习和终身修养的能力和意识的人.

3.从创新素质和创新成果两方面进行研究

张纹(2000)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品德好、才智高、胆魄大和毅力强的素质,富有创新意识,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去认识世界,对人类的和平幸福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余红(2004)认为,创新人才是指拥有崇高的创新精神,活跃的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国家、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怎么写作的一些个人或团体.

从以上有关创新人才内涵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有关创新人才的研究主要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的.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对创新人才的理解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体现了我国教育理念的源头是塑造,把受教育者当做一种原材料,采用“专业化教育模式”,忽视了受教育者个性的自由发展.

(二)创新人才的胜任力特征

对创新人才的胜任力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系统分析决定创新人才的要素结构,甄别哪些是核心要素,哪些是外显要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本文将创新人才的胜任力特征概括为三个层次,由内向外依次为: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1.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也可称之为创新个性或创新品质,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稳定的个性和行为特征.2.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客观事物的刺激下,自觉产生的强烈的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愿望,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

3.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创新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知识结构、感知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经验迁移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作为创新人才胜任力特征的最外层要素,易于通过学习培训习得,但成为创新人才的前提是具备创新人格和创新意识.

三、基于胜任力视角的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创新人才胜任力特征的三要素,在创新素质的形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彼此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创新人格作为核心要素是创新人才的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完成创新实践的动力保障,而创新能力作为最外层要素,虽易于学习提高,却必须以创新人格和创新意识为前提.教育观念决定教育的思想和行为,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能不能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而很少顾及对其具有深远影响的人格的塑造.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正确处理创新人才三要素的关系,才能实现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1.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注重塑造学生独立完善的人格和个性

正如李开复先生所说,“中国社会历来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有思维、有感情、有个性的,传统教育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学生多是作为被动的教育对象,忽略其能动性,束缚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必须要树立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2.确立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成才目标的理念

传统守旧的人才观,总是习惯地将“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学生看做是好学生,而对个性鲜明、自信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视作另类和异端,不少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遭到扼杀.确立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成才目标的理念,就是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充分的发展环境,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理想和洞察力.只有明确了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培养人的历史使命,才能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才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于胜任力视角的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才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作为基于胜任力视角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初步探析,上述理念并不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全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只有在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努力,才可能使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