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中的“知行合一”新探

点赞:5343 浏览:1794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当前高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愈加重视,但单纯靠增加实践环节比重,却不能把实践教学和传统的理论教学很好地统一起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只有在教学中遵循“知行合一”思想,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真正活学活用,既能深刻理解理论,又能学以致用.就目前高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 键 词 :知行合一;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建构主义

作者简介:孔立智(1978-),男,河南开封人,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刘锁兰(1980-),女,江苏姜堰人,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教学研究课题“合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JY1102004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设计与实践”(项目编号:GJY1202005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项目编号:GJY110200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68-02

随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大,高校愈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提高实践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竞赛、创新实验和创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本科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状况,表明教育界的观念正在向着更加注重实效的方向转变.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当前高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还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盲目操作.这样的教育显然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了解“知行合一”思想内涵,并融汇到教学过程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

一、“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涵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论述知行关系,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必须知行合一,才能“行的是”,“知的真”.[1]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人类所有知识源于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而人类积累的知识又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活动,更好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因此,“知”和“行”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教师应时刻谨记,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离的,只有知行合一,方能做到真知笃行.

二、理论课中的实践

大学课程种类繁多,有的偏重于推理和计算,如数学、理论物理、计算化学等;有的偏重于实践方法,如普通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但所有的理论都是源于实践的,经过一系列的归纳和抽象,成为系统的知识.在理论课中结合实践内容,实际上是知识还原为生活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赋予抽象的知识以具体的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能够使学生更清楚理解知识的发现和归纳过程,学习前人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既包括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也包括模型构建和模拟情景等方式,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灵活选用.如相对论中的许多结论都需要在接近光速条件下才能得到验证,量子力学针对的都是微观粒子,在一般实验条件下当然很难直接观测,所以一般人都感觉非常神秘.乔治·伽莫夫和罗素·斯坦纳德合著的《物理世界奇遇记》中,通过描述梦境,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描绘出一个又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放大或缩小的世界,解释宇宙和微观世界中发生的变化.[2]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模型的构建,通过文学处理,使初学者仿佛置身于神奇的魔幻世界,被其中种种奇特的冒险所吸引,进而对隐含其中的物理定律产生兴趣,收到普通理论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博弈论中有许多经典案例,如塔克教授提出的“囚徒困境”,巴罗教授提出的“旅行者困境”等.这些案例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首先在于反映了真实的问题,把理论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很多领域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虽然现实问题往往要比案例情况复杂得多,这些案例都作了简化,只是反映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模型的建立总是从简单的情况入手,逐渐加入更多的因素进行修正,从特殊到一般,逐步适应更广泛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些案例都很生动形象,富有趣味,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案例才能够使人津津乐道,广为传播.

普通物理、化学等学科实验性强,更加适合在课程中增加实验设计型的实践活动.虽然一般这类课程都有配套的实验课程,但多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或验证性实验.根据学生思维水平,在课程中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来解决,甚至由学生自己寻找有价值的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有些教师可能担心学生知识基础尚有欠缺,希望在理论课程结束后,才进行相关实验.其实,边学边做可能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Steven Weinberg对刚开始科研生涯的学生提出四点忠告,第一点就是立刻开始研究,做的过程中选择需要的知识学习.[3]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通过查找资料有针对性自发学习.这样不但有助于理解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另一个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实验场所和硬件条件.教师一方面可以向学校争取一些经费,但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主开发,创造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更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知识的建构来源于活动,活动是人与情境产生互动作用的相似度检测,人们所建构的意义来源于经验与情境的互动活动.[4]如果理论知识不能用来解释现实中的现象,很难被人所接受.而符合人们固有经验和认知的解释和推论会被学习者自觉建构意义,成为其知识组成的一部分.因此,创设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环节.模型、案例和实验等都是情境化教学的方法,可以创设出有益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但在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这些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应是自然的,符合学生的固有认知经验,而不是牵强附会,刻意而为;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教学形式应具有一定情趣,易于引起学生兴趣;难度适宜,适度引导,既要激发学生自身创造性,又不能使学生因为难以完成任务而丧失信心;在互动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难易程度,适时调整策略.总之,开发适合课程教学的模型、案例和实验,需要教师广泛学习,勤于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勇于尝试,根据学生反馈效果及时调整,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课中理论

实践课主要指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认知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或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一般作为理论课的辅助,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或者通过实验验证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综合性,一般是由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完成一件相对独立的任务.毕业设计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大学所学,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项完整的研究课题.这样就形成了一套从易到难、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然而,目前这套体系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基础实验对学生基本操作能力训练作用不明显,许多学生在毕业设计时,表现出实验基本功薄弱,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基础实验课时不足,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等.造成这些情况的因素很复杂,如课程体系设置、实验室硬件条件、教师素质等,但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其实,很多基本操作规范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背后自有形成原因.例如,真空泵开关顺序是很多学生初学时容易疏忽的问题,造成倒吸,导致实验失败.如果学生能够了解一些真空泵的工作原理,自然清楚不放气就关泵的后果.当前实验教学对实验讲义和实验用品讲解得越来越详尽,学生“照方抓药”进行操作,造成学习主动性被抹煞,创新思维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得不到培养.[5]实验教学内容异常琐碎,学生如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然容易遗忘,而且一旦改变实验条件,难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更遑论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这也直接导致基础实验与毕业设计的脱节,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改变教学方法入手,坚持学做结合,使学生不仅了解实验方法和步骤,而且清楚每一步骤设计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教材,而要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结合学生水平,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细节进行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勤思好问、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同时,教师可以有意改变教材中的实验条件,让学生分组按不同条件进行操作,比较实验结果的差别,从理论上分析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从而增强学生设计和优化实验条件的能力.

其次,在毕业设计等综合性实践环节,学生依赖性很强,教师或研究生过度指导,甚至许多实验直接由研究生代劳.这一方面是由于本科生基础薄弱,在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前缺乏综合性训练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往往限于自身科研压力,或为了达到毕业论文考核要求,无法为本科生提供充分自我发展的机会,致使很多学生浪费了这一宝贵的锻炼机会.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在制度上为师生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应加强自身科研素养,除了学好规定科目外,自己多阅读文献资料,拓宽专业知识面,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强化实验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教师在实验指导上应抓大放小,着重于选题方向和整体路线的制定,而对于实验细节设计和实验条件探索,放手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行解决.即使学生遇到一些挫折,也可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调整策略.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完整的科研体验,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上都得到充分提高.

大学教学中的“知行合一”新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总之,在大学教育中,“知”和“行”从来都是一体,无法分割,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划分仅仅存在于课程类别设置上,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习到鲜活的知识,而不是僵化的条文,才能成为适应国家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