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进之严宽”与“出之宽严”

点赞:4586 浏览:132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所谓大学的“进之严宽”与“出之宽严”是指关于大学招生(进入大学)的严格或宽松与在学校生毕业(走出大学)的宽松或严格的问题.在我国这个特殊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显得越发重要与突出.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始的大学扩招是引发这一问题的直接“导火索”.大学扩招打破了原先的“进出”格局,至少在进入大学的入口上倾向了“宽进”.在“宽进”的前提下大学能否保证“严出”?亦或现在的大学是否应该改变“严出”为“宽进宽出”?亦或是大学“宽进”之制应该加以克制等此类问题都由这一问题所引发.其实,上述问题仅是一个表面的问题,更加深层次的问题是:大学教育理应是什么,它的目的、逻辑是什么,这要求它应该如何对待“进出”的宽严问题.因此,这不仅是一个暂时社会状况所引发的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更多的是对大学教育深层次内部规律的挑战.

有的学者认为,“宽进严出”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的学者认为“严进严出”方是大学理应的观点.无论其观点是否一至,我们认为关于这一问题应该有一个相同的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在一方面或几方面是不利的,但是我们认为这个答案应该在总体上是优势大于劣势、利大于弊,尤其是长远利益大于短期利益.

二、论“进之严宽”

论“进之严宽”,就是探讨进入大学的口径是严格还是宽松,包括“严进”与“宽进”两方面.首先,采用“严进”的可行性是存在的,因为我国一直都是采用“严进”模式,我国的中考、高考体制都是这一形式的代表之作,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只是减缓了部分大学的进入门槛,但大学“严进”的模式从来没有真正改变过.“严进”模式的优点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保证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保证大学入学者的质量;可以有效激励学生学习,以期获得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机会.“严进”模式只能使少数人接受大学教育的学习;高考、中考压力增大,造成应试教育;教育公平问题等也不容忽视.

其次,采用“宽进”的可行性就是放低入学要求,一方面,降低对中、高考的重视;另一方面,扩大大学的招生数量.“宽进”的优点是可以保证多数人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降低应试教育的压力等.“宽进”的问题是无法保证优秀的生源进入大学;坠化大学的学术、学习环境;无法保证平等的教育进度等.


三、论“出之宽严”

“出之宽严”亦可分两个方面:“严出”与“宽出”.首先,采用“严出”模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现在国外一般都采用这一模式,采取这一模式,就要加强对毕业生毕业条件的管理,严格把控学生的毕业关.主动权相对而言在于高校或政府,所以采用这一模式是可能的.其优点是可以保证毕业生质量,为社会负责;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有所收获;可以强化高校传授高等知识的作用;可以促进高校学习氛围的形成等.其问题是造成众多不能毕业的学生;强化应试教育和“高分低能”现象;影响学校招生等.

大学“进之严宽”与“出之宽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模式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采用“宽出”的方式其可行性同样在于“毕业关”,我们可以放宽毕业条件,可以降低发放学位证书的条件等,同样是相对较容易掌控的因素.“宽出”的优点是可以造成众多拥有高文凭的人;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短期内可以使学校招生工作有利开展等.“宽出”造成的问题是无法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坠化学校学习的氛围;造成学位贬值加快;长期影响是会造成学校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差,影响学校发展.长此以往,造成大学作用缺失,教授不治学,学生不努力的现象等.相比而言,“宽出”的模式是我们应该拒绝的,我国大学扩招以后,这一模式在某些高校采用,造成社会上学位贬值、毕业生质量差、就业难等问题.

四、为“严进严出”辩

通过我们分析与比较“进之严宽”和“出之宽严”的可行性、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得出几种模式供采纳.比较“严进”和“宽进”后,笔者认为“严进”更有利于高等学校的发展,不但是长期发展,短期内同样可以产生良好效益.比较“严出”与“宽出”,笔者认为“严出”比“宽出”更有利于高等学校的发展,也更有利于高等学校实现其价值,因此,可以采纳“严出”的模式.这样通过分析与比较,可以从整体上得出这样一种模式:“严进严出”模式.

对于“严进严出”模式一直以来碍于诸多因素并没有采用过,现在许多优秀的大学在采用这一模式时也并没有严格实行.许多教育界学者都在详述这一模式的有益之处,但是现实的运用并不乐观.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三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政府以立法形式给予“严进严出”模式的合法地位.政府以立法形式制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确定我国“严进严出”模式的合法地位,摒弃所有其它干扰模式的影响,确保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

其次,高等学校严格执行“严进严出”的相关要求.只有高校自身能从严治校,从严对待这一问题才能真正根治这一问题.高校是实行这一模式的主体,也是这一模式的直接受益者,所以有责任及义务严格把控“严进严出”模式.

最后,高校学生要加强自身对“严进严出”模式的理解与认同.从长远利益来看,最终受益群体是学生群体.因此,学生群体应该加强对“严进严出”模式的理解和认同,使自身积极适应这一模式,为这一模式的推广做出自身的努力.

实事上,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主体提出建议推行“严进严出”模式的高等教育培养方式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任何理论的推广都需要大量教育实践的实施才能证明其正确性与科学合理性,“严进严出”模式同样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证明它的正确性.在我们没有明确看到它最终的影响前,我们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严进严出”模式是我们所应该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