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为例探析20世纪初美国宗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点赞:17805 浏览:736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以20世纪初美国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为背景并以美国基督教会于北京开办的燕京大学为例,研究20世纪初美国宗教对中国的影响.表面上看美国是一个很世俗化的国家,实际上宗教对美国的影响极为深远.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美国人的使命就是传播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中国在近现代化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美国宗教的影响.

[关 键 词 ]燕京大学;美国;基督教;教育

中图分类号:B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9-001-03

一、美国宗教的特性及对外传播

1897年3月4日,20世纪美国最初一位总统麦金莱在就职演说的开头强调:“我们的信念使我们懂得,惟有我们先辈们信奉的上帝最值得信赖,在我们祖国每一次面临考验时,上帝对美国人民总是特别偏爱.”美国人长久以来就以“上帝的选民”白居.

(一)美国宗教的特性

1.美国基督教的使命意识.基督教中“上帝的选民”概念源于《旧约全书》,泛指尘世中因崇拜上帝而蒙受其恩宠的基督教徒,基督教徒有着一种使命意识,认为自己“天赋使命”,即把上帝的福音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拯救落后的“未开化”的民族.

2.美国基督教的文化传播.宗教民族主义拥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文化力量,伴随着这样一种使命意识,美国人开始对外传播基督教文化.1830年,美国向中国派遣了首批传教士,从此,美国向中国派遣的传教士逐年增多,到20世纪初,美国在华传教士的数量何居西方国家之首.

(二)美国宗教的影响

1.美国宗教影响美国人民的文化价值观.宗教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源泉,绝大多数美国人信仰上帝.有史以来44位美国总统中有40位是基督教会的成员,美国人更愿意一个与他们有共同价值观念的人为总统.宗教是美国人心灵的慰藉,也是他们精神文明的核心和基础.

2.美国宗教影响美国的意识形态.务实精神,是美国文化的突出特征.当第一批移民来到北美大陆时,他们面对的是需要艰苦奋斗才能为其所用的一片未开垦的土地,这是美国人务实精神的源泉.早期美国外交就呈现出浓浓的务实色彩,“上帝的选民”一说一定程度上掩饰了美国外交对现实利益的追求.

3.美国宗教对他国的影响.美国宗教对他国的影响可以说是通过外交手段实现的.作为美国文化核心的宗教深刻影响美国的外交,“上帝的选民”看似充满理想实则伴有强烈的扩张性色彩.例如美国向各国派遣传教士就是”扩张”的表现之一.

二、燕京大学成立时的中国宗教社会背景

(一)燕京大学成立前的社会背景

1.基督教重新崛起.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使基督教在中国的活动收到了严重的打击.后来因为有清政府的支持使得基督教的力量在中国得以保存.我们为了调查基督教在燕京大学成立前也就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新崛起,去了天津的仓门口教堂进行实地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谭强(古玩商)非常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教堂的历史:“虽然天主教教会在明朝之前就有,但是仓门口教堂是长江以北中国第一个信教教会,建于1861年.仓门口教堂,是有美国公理会派遣的使团所建,时称中华归主堂.经过庚子之后放过一回火,把靠东门前面盖的一个牌坊式木结构的建筑给烧了.1910年宋泽九等人公立会成员想要成立自治会不再受外国人领导自己兴办教堂,美国人就把仓门口教堂给了张伯灵(会证一把手).他在原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华基督教会.牧师都是美国人.后来美国人在闹义和团运动的时候就跑了,放了把火把教堂烧了.在烧了之后又重建,3、4年之后又重新盖的后面的现存教堂.周恩来,邓颖超都是在这里受洗的.”当然从普通百姓的口中了解到的信息不能作为史实一样来记录,但是却清晰地能够了解到当时人们对于那个时代基督教活动的记忆.我们从采访仓门口教堂的发展历史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被驱赶毁灭又重生的过程.

2.中华民国成立为基督教提供了新的社会环境.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中华民国临时宪法中保障了宗教白由,加上当时很多革命人士以及支持革命的人也是新教徒(孙中山、宋教仁等),他们为基督教能够在中国的社会中得到发展提供了保障前提.因向在民国成立以后新教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

(二)燕京大学成立时的宗教背景

1美国的传教机构加紧派遣传教士来华办学校.在19世纪封闭的中国,传教士是最早接触普通中国人并传播西方文明的相似度检测.但由于清政府把西方人在中国的传教行为视为妖言惑众,并且严加防范,因此19世纪西方传教士与华人的接触和传播活动范围都是极其有限的.直到1890年的上海交会会议上,把教育作为中国传教的合法责任的观点,才获得多数人同意.在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基督教的接受度才得到一定提升,美国传教机构认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因此加紧派遣传教士来到中国以兴办学校的方式进行基督教的传播.

2.20世纪上半期中国教会大学迅猛发展.19世纪末最后几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在华创办教会大学进入鼎盛时期.教会大学的兴起是与中国社会和政治生活急剧变革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是伴随着就得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及兴办学校的风潮而产生的,许多原先的教会书院合并扩建为大学,一时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起来.其中最重要的有:苏州东吴大学(1901)、圣约翰大学(1905)、华北协和女大(1905)和南京金陵大学(1909)等.后经改组,凡十四校,共组成“中国基督教教会大学协会”(1919年).当时中国的国立大学只有三所: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北洋大学,私立大学也不多.而美国教会大学比中国自己办的大学还多,几乎囊括了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大学的十之.


3.教会大学传授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中国人民渐渐接受基督教.随着近代以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传教士逐渐进入近代中国.但是因为与各地传统政治、文化等格格不入,各地教案频发,最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之后,基督教转变了以往的在华发展策略,注重科教文卫等社会福利事业,开展了乡村建设运动,促进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基督教作为外来宗教要扎根在中国必须进行转型,而转型就是与中国结合的过程.基督教的成功转型消除了民众的误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三、燕京大学受美国宗教影响的表现

(一)教育理念

“因真理得自由以怎么写作”――这是燕京大学的校训.这个校训来源于《圣经>中的两句格言:一是“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另一句是“人本来是要受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人的”.这个校训不仅融合了宗教的信仰,科学的方法和无畏的探索精神,而且折射出当时燕大先进的办学理念.燕京大学摒弃了中国传统大学里片而强调知识教育的弊端,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 (二)课程设置 1.在院系设置和学科建设以及教育制度等方而,吸收美国大学的教育模式.燕京大学的院系设置为三个学院,十八个学系:文学院有国文学系、英文学系、欧洲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系、新闻学系、音乐学系.理学院有化学系、生物学系、物理学系、地质学系、心理学系、军事学系.法学院有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院系设置比较全面合理,也更切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吸收了美国大学的先进的教育模式.与死板、教条的中国传统教育不同,燕京大学的教育更加多元化,而且具有很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学校管理也更化.

2.开设了专门的宗教课程,向学生传播基督教.作为一所宗教大学,燕京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播基督教.因此,燕京大学建立之初便设立了宗教学院,专门进行基督教研究和教学.1927年,司徒雷登将原设的宗教学院在名义上与燕大分开.但这并不影响燕京大学的传教使命.司徒雷登采用通过“燕京大学基督教团契”、“基督教青年会燕京大学校会”等组织,在课堂和在课外的教学和生活中向学生灌输基督教思想.如此一来,学生们便渐渐地对基督教产生了好感,许多学生开始信奉基督教,而其他学生即使不信教,也并不反对教会.

3积极发展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怎么写作的学科,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1922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燕大社会学系初建时即注重培训社会怎么写作专业的人才.这既有利于更好地怎么写作社会又便于扩大学校和基督教的影响.燕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怎么写作学系的课程设置很有特色,课程结构比较合理,而且非常注重本土化的培养方向.1927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扩大,有关社会工作教育的设施为社会怎么写作学本科、社会怎么写作学研究科、社会怎么写作专修科等.教师会定期带领学生到监狱、贫民窟、精神病院等社会底层参观、访问、调查,以实地考察到的资料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及影响以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抗日战争时期,燕大还曾到边疆地区调查,并参加边疆的怎么写作与救济工作.

(三)学生思想

1.颁布“基督教团契”鼓励自由参加基督教的活动.燕京大学颁布“基督教团契”鼓励“任何教派的基督徒甚至不是基督徒”自由参加基督教的活动.任何学生不论信教与否都可以参加基督教举办的活动,还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2学校鼓励老师与学生进行私人来往,以助于引导学生形成宗教兴趣和判断.燕京大学成立之初,学校一共只有二十九名教师,其中有二十五名外籍传教士,其余四名为中国教师.虽然后来因为需要,司徒雷登又延聘了数名中国教师,但是这些中国教师也大都是接受过西方先进教育,不排斥基督教的各界学者.作为教会大学,学生的传教工作必然是工作之重.在与学生的私人交往过程中,除了一些学术交流之外,教师们,尤其是外籍教师一定会借机向学生渗透基督教思想.学生耳濡目染,便渐渐对基督教产生兴趣和好感,进而成为基督徒.

四、燕京大学受美国宗教影响的结果

1.借鉴西方大学先进管理模式,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燕京大学率先构建起现代大学的管理体系,为现代大学教育奠定了基础.燕京大学引进西方的学分制度,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这一制度也是在当今大学教育中较普遍的制度之一.但在当时的中国,这一制度的出现确实是比较有先进意义的.另外,燕京大学与西方大学一样注重大学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并落实战略规划.并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弹性规划,在不改变总方向的情况下随着环境变化而加以修正.

2.逐渐中国化、世俗化,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基督教大学的世俗化是一个普遍性现象,世界各国的基督教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曾而临过世俗化、本土化的问题.在教会大学建立之初,其主要功能在于宗教传播方面,但是随着教育活动的深入发展,其教育功能会逐渐加强.燕京大学也不例外.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国立高等大学教育已经初具规模,而燕京大学要加强它的影响力必然要提高白己在教育领域的竞争力.因此,燕京大学开始渐渐加强汉学的研究与教育.作为一所外国人开办的教会大学,燕京大学对于国学的研究和教育水平在中国名列前茅.抗日战争的爆发也进一步推动了燕京大学的世俗化.1941年,燕京大学被迫南迁到成都,直到1946年再度回到北京.在这期间,燕京大学几乎中断了与国外挂钩大学、财团和基督教差会的一切联系.(上接第2页)许多外教也因战争的影响纷纷离校,外教在教师的比例急剧下降.因此,基督教的教育逐渐被淡化.燕京大学的世俗化、中国化促进了其更好地怎么写作于中国社会,对乱世中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3.率先开设了一批实用型的专业和课程,满足了当时中国的需要.燕京大学极为重视发展新闻、英语、经济、社会学等实用型的专业和课程.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更需要的是职业技术型的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燕京大学审时度势,适时的开展了职业技术型的专业和课程,培养直接为社会发展怎么写作的人才,十分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燕京大学率先开设了一批实用型、职业技术型的专业和课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在中国开展职业教育树立了典范,也为现代大学更好的怎么写作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4.燕京大学开创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和医护教育的先河,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观念的转变.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女子教学还是相当落后的.妇女是禁止跨入学校大门的,只有少数上流社会的小姐可以接触到比较好的教育.此外,中国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教育也仅仅是灌输“三从四德”等思想.而在西方社会,受基督教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男女是平等的,获得相同的教育机会是男女平等的表现.燕京大学不但注重知识教育,将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外语列入教学,而且也将体育、美育作为教育内容,这更是中国传统女子教育所缺乏的,对中国女子教育有着开新风之作用.为我们所熟知的著名诗人冰心就是从燕京大学走出来的一位学子.燕大对冰心思想的形成与性格的影响以及文学形象的生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燕京大学对女子高等教育的开展以及改进,培养了大量的女子人才,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观念的转变.

燕京大学为例探析20世纪初美国宗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宗教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5.与许多欧美名牌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互换留学生,为中国培养出一批国际化的人才.燕京大学创始人司徒雷登通过关系与美国洛克菲勒财团、普林斯顿财团、建立联系,以便取得美国的资金支持和援助.司徒雷登还让燕大与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及英国牛津大学等著名学府合作挂钩.其中燕京大学与哈佛大学共同创办的哈佛燕京学社,该社在燕京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同时都招收研究生,是中国大学与美国交流的典范.此外,哈佛燕京学社还是研究东亚文化的基地,在燕京大学消失后仍存在至今,在学术界有着极高的影响力.由于与欧美名牌大学校际联系的建立,燕京大学的地位大大提高,成立不久使迅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燕大学子也得以有更多的机会到国外深造.燕京大学在其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中为我国培育了大量的人才,如外交家黄华、诗人冰心(谢婉莹)、史学家顾颉刚、“红学泰斗”周汝昌等.

五、总结

燕京大学初创时是为了单纯的传播基督教,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世俗化、中国化,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燕京大学主要以潜移默化而非强制逼迫的方式对学生传播基督教的理念和思想.通过学校引进富有多样性和实用性的课程、老师悉心的培养沟通以及学校里学生信教团体的宣传等途径使人们即使不信教也会对基督教存有好感.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大量的人才和先进的知识被引入燕京大学,在此基础上奠定了燕京大学在当时大学中的领导地位,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