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瓷器的“中国写作”

点赞:4195 浏览:137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7世纪,整个欧洲陷入了对中国的迷狂中.

1657年,一位叫托马斯·格拉威的英国人在伦敦开了第一家茶社,自此茶的香气便征服了整个欧洲.

而中国瓷器则征服了更加广阔的区域,从伊斯兰世界的萨非王朝到基督教的菲利普二世,这些剔透的花瓶、碟子成为了宫廷的重要藏品.


“在精致的瓷器那微妙的色调里,在颤动的中国丝绸那飞扬的光泽里,18世纪优雅的欧洲社会见到一种幸福生活的梦境,正和他们自己的乐观精神早已梦想过的那样”,一位历史学家后来写道.

1602年,刚刚成立不足一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劫获了从中国满载货物归程的葡萄牙商船凯莎琳娜号.他们将船上的数十万件中国瓷器运抵阿姆斯特丹拍卖.令荷兰人吃惊的是,此次拍卖引来了大量富豪贵族的关注,其中不乏君主的身影,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购写了一套精美的餐具,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也争着购入瓷器.几日之内,所有货物被一抢而空.据简·迪维斯在《欧洲瓷器史》中记载“拍卖这一船瓷器,商人获纯利五百万盾”.

用神奇材料制成的中国瓷器

荷兰人的这一传奇经历震动了欧洲,一时间,全欧洲最有实力的君主、贵族、商人们纷纷把发财的目光投向了远东,投向了中国,投向了瓷器.仿照荷兰东印度公司模式,17世纪后期,法国首相马扎然按照路易十四的命令建立了一家贸易公司,他们颇有深意地以“中国”命名了它.而这家“中国公司”的第一单生意就是前往广州购置瓷器.当法属中国公司的商船经过长途漂泊到达太平洋西岸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最好的贸易时机到来了.

在不久之前,早先控制了中国大陆地区的满清政权击败了占据台湾多年的郑氏家族,彻底统一了中国.与此同时,中国沿海的海盗武装也基本销声匿迹了.特别是在1673年康熙皇帝下令取消海禁,这条命令中说“许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民人用五百石以上船只出洋贸易”.由此,外国商船就可以前往指定港口进行贸易了.当然,中国货物进口也走入了正常化的轨道.

在清代以前,中国的青花瓷贸易控制在伊斯兰商人手中.到了16世纪,葡萄牙人首先来到中国,改变了15世纪欧洲只能辗转通过印度或者中东获得中国瓷器的情况.大英博物馆的一件46厘米的青花大盘,在内壁开光内写有IHS,这是耶稣基督名字的缩写.这件盘子的生产年代在1500-1525年代之间,可能是在1520年代.它的图案设计来源很可能是当时的祈祷手册.同样的盘子在私人手中还有一件,直径达到50.4厘米,内壁写有IHS字母,内底则是中国传统的狮子滚绣球图案.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批量的中国瓷器特别是青花瓷被销往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在一艘Lena沉船中,出水了很多青花瓷器—为什么青花瓷器在欧洲会如此受欢迎?因为此时欧洲只能生产铅釉、锡釉陶器.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有16世纪英国出土的陶器,其质量很差,胎质疏松且多杂质,釉面灰暗.在15世纪,西班牙生产的一些彩绘釉陶,其中也有釉下钴蓝彩绘,明显受到伊斯兰的影响,但是质量与中国瓷器相比,相去甚远.当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中国瓷器的时候,认为它是由一种神奇的材料制成的.

被视作重要私人财产的中国瓷器

早在16世纪,就已经有一定数量的中国瓷器出口到欧洲.它们受到了格外的珍视,被当作是重要的私人财产.在早期英国,中国瓷器都会作为贵重财产记录在案.英国和西班牙海战期间,1588年在爱尔兰海域沉没的一艘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舰上,发现有少量的中国瓷器,当然船上使用的大部分都是葡萄牙、西班牙制的陶器.尽管中国瓷器在当时的欧洲受到珍视,但这件西班牙战舰上发现的青花瓷只是一件非常普通的民窑瓷器,外壁绘有飞马图案.在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有一件内青花,外铁红加金彩的嘉靖时期的瓷碗,流传到德国后被改成了一件高足杯.还有一件瓷碗和这件瓷器一起在1583年代从土耳其带回欧洲,当时有不少瓷器都是通过这一途径来到欧洲的.关于这些瓷器,还有一种传说,它们遇到就会炸裂,在埃及也流传着这种关于中国瓷器神奇魔力的说法.

这些传说刺激了欧洲对中国瓷器的模仿,最著名的就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梅第奇家族生产的软质瓷,关于这种软质瓷生产的最早记录是在1575年代.严格来说这种软质瓷还不是真正的瓷器,从图案设计来看,它们受到伊兹尼克陶器的影响要比中国瓷器的影响更大,尽管这种软质瓷的装饰也是釉下青花.目前流传下来的梅第奇软质瓷只有大约60件,当初生产的时候它们主要是用作实用器而非陈设用器.

普通的中国瓷器到达欧洲后,会加上各种金属装饰,赋予神圣的用途.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中国瓷器,都被装饰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在英国历史上有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Walter Raleigh,在他1597年代的遗嘱中,赠送一套金银装饰的瓷器给他的朋友Robert Cecill爵士,这其中的一件瓷器目前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该博物馆还有一批明晚期的瓷器,通过加装金银附件改变它们的用途.

随着人们从著名的“哈彻”号沉船上打捞出23,000余件中国明代瓷器后,外销瓷的风格便分为两类,一类是典型的转变期风格,另一类是瓷.这其中还有一些欧洲样式的瓷器,例如一些小芥末罐和猫型夜灯.明代瓷器大量输入欧洲,就引发了当地模仿中国瓷器的生产,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荷兰的德尔夫特生产的锡釉青花陶,装饰风格非常中国化.为了达到中国青花瓷器的这种效果,荷兰的陶工会先在陶胎上涂一层薄薄的釉料,先低温烧一次,然后再用钴料绘制图案,最后罩一层透明釉高温烧成.在东西方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杂交的图案设计,荷兰生产的德尔夫特陶上绘有中国人的形象,而中国生产的瓷器边饰采用欧洲的花卉,人物则是波斯形象.不独是在荷兰,当时世界各地都在仿制中国的青花瓷器.伊朗在17世纪仿制的产品,边线用黑色而不是蓝色,这是与中国青花瓷器的区别.德国在17世纪也有仿制.早期英国使用的粗制铅釉陶几乎是在100年之内,都转变成为这种锡釉青花陶.可见明代的外销瓷器对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欧洲瓷器的“中国写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博物馆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6世纪前,中国瓷器通过中东地区辗转到达欧洲,只有国王、王后以及高级别的贵族才能拥有.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已经开始在中国写作一些瓷器运回欧洲,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龙泉和景德镇的传统产品.之后则是荷兰人和英国人运送了大量瓷器到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