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翻译探析

点赞:3926 浏览:150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基于语篇语言学的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途径,语篇翻译把语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再仅仅拘泥于语言形式.本文旨在探讨语篇和语境两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强调译者在语篇翻译中的主体作用.

关 键 词 : 语篇 语篇翻译 语境

1.引言

西方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在文艺复兴时期实现了真正飞跃.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者们逐步认识到,语言学就是翻译这门学科作为科学的依据之一.20世纪70年代,语篇分析研究开始受到翻译界的普遍关注,语篇的概念来自语篇语言学,也就是语篇分析.学者认为语言的研究应该以语篇为交际单位,因为语言存在于语篇而不是句子当中.20世纪90年代,语篇分析研究开始在翻译研究中占主导地位.在这一时期的翻译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语篇分析模式当数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篇分析.任何形式的翻译活动,都是语言在一定具体情境下的应用,是由若干在语境制约下与语义结合的语句组合在一起的篇章,是有衔接的连贯的话语.语篇翻译强调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是翻译活动最大的交际单位.

2.翻译中的语篇和语境

胡壮麟(1994)指出:“语篇是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等目的是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实现具体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的行为.”语篇是一个意义单位而不是形式单位,具有一定的交际功能,每一个语篇都隐带语言使用者的目的.语篇作为交际活动的产物,表达了一个语义连贯的整体,“衔接”和“连贯”是其两大特点.“衔接”这一概念是由韩礼德首次提出的,后来他和哈桑(1976)给出了明确的界定:衔接指那些组成语篇的非结构性关系,是一种语义关系.余高峰(2009)把衔接分为词汇衔接、连接词语、照应、替代等,这些衔接方式不同程度地保证了语篇的连贯.连贯的语篇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内在的结构能够把所有概念都有机串联,达到逻辑清晰合理、层次分明的语言效果.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翻译中的两个重要原则和特征,是翻译实践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语篇翻译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是在一定情景语境中使用的语言,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篇章总是发生在这两个语境当中.韩礼德把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称为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指的是谈话的内容,语旨指通过语篇而互动的角色间的关系,语式指语言传输的媒介.它们分别呼应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因此,这三大变项分别决定了语篇的三大语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通过一定的词汇语法结构在语篇中体现.当某个话语完成这一过程时,一个具体的情景语境就形成了,从而引起了语言及意义的选择,产生了一个具体的语域(register)与之呼应,这就形成了一个具体的语篇.在翻译中,语篇与语境是紧密相连的,一篇好的译文必须与原文保持“语篇对等”.


3.译者在语篇翻译中的主体性作用

传统语言学翻译观和原著中心论认为翻译应该是词语、句子之间的翻译,强调语义对等,属于“静态”的翻译过程,一切以原作为中心,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被严重忽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译者的文化身份逐步得到关注.语篇翻译是从原语语篇理解到目的语语篇再现的整体翻译过程,它强调语篇的交际功能,在翻译效果中注重功能对等,是一个“动态”的翻译过程.翻译是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它应该建立在文本整体意义上的语篇整体转换,寻求整体意义的对应.单个词语或语句如果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只是一种可以传达信息的“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不能完成实际的交际功能,只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实现语篇的三大语义形成语篇,才能传达完整的信息.翻译的第一步是分析语篇,研究语篇必须联系其语境.语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制约语言的表达方式,影响言语传递的信息.成功的语篇翻译必须基于对原语语篇意义的正确理解,唯一途径就是语境分析.要分析语言现象,首先要分析语境.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创造特定的语境.因此,非正式的语境导致人们使用非正式语言,而正式的语境则要求人们使用正式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确定的,为了使原语语篇和译语语篇在同一整体语境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功能,译者需要更好地理解原语语篇结构在“语义系统网络”中所选择的意义和所体现的功能,仔细分析原语语篇的具体语境,并尽量让原语语篇中的语境在译语语篇中得以再现.译者的视点应该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功能上,充分考虑原语和目的语的语境因素,根据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在整体不违背原作的前提下实现翻译的再创作.

4.结语

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的理论框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树立了更广阔的语篇翻译观.语篇分析包括对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的分析,分析语篇还要考虑语境因素.译者只有把语篇翻译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翻译理论和方法,才是成功的翻译活动.这无疑再次肯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翻译不再是词句上一对一的机械翻译,而是译者在处理两种语言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其对一个功能语篇的分析,重新构建和重组原文语篇,最终实现两者在语篇上的功能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