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功能主义角度《左传》的翻译

点赞:33911 浏览:1576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根据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以《左传》的翻译为例,来分析评价功能翻译对文学翻译有何作用,以及功能翻译又是如何在文学翻译中应用的.传统的文学翻译是以“等值论”为基础来进行翻译的,然而功能翻译的核心却是“目的论”,功能翻译强调的是文学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翻译.本文将以《左传》为例,来向读者阐释功能翻译理论的概念和功能翻译在《左传》翻译中的应用,以及功能翻译对文学翻译的意义进行解剖分析,以便为译学建设做贡献.

关 键 词 :文学功能翻译主义 分析 《左传》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是由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衰微的整个历程,各国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左传》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天文地理等都包含在内,当然也正是因为《左传》所涉及的范围广,再加上它的原文是文言文,因此,对于许多现代人来说,想了解这部文学著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于翻译者来说翻译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左传》的确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左传》更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因此,就算翻译再困难也会有不断去探索这部著作的人.因此,人们就想尽各种方法去研究功能翻译在《左传》翻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使翻译者能够更好地翻译《左传》这篇著作,也使得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得以延续,并且发扬光大,而且还能使《左传》读者更好地理解《左传》的思想精华.最后,以《左传》为例来解释功能翻译理论,也为中国译学建设的完善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文学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是由德国翻译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提出的,之后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终于形成了功能派翻译理论.1978年,汉斯弗米尔出版《普遍翻译理论框架》一书,首次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翻译核心是“目的论”.在德国翻译学派认为:功能翻译必须要考虑到语言的认识功能、表达的功能、工具的功能;另外,翻译还必须要重视到语言与语言之间的比较,如语法、语音、语言风格、语言载体的比较.具体的是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的是修辞等各种修饰形式必须与功能保持一致,即是修辞手法只是应功能这一个结果而产生的,为了达到功能这一目的,修辞所作出的行动.修辞主要包括段内修辞和句内修辞.而语言语境的修辞则是包括三方面的语境,主要是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用语境.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的是在整个翻译的过程中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因果链是逻辑推理的基本结构,翻译者能够利用已知的信息来对非语言的情景、文化和语用这些语境的修辞功能进行判断,进而产生正确的结论.他们还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既然是一种行为,那么就会有实施这种行为的方法和策略,然而这种行为的目的就决定了实施这种行为所要采用的策略以及方法,当然策略与方法的实施不仅仅是由他们所要的目的决定的,其中也会受到交际行为的影响,总之,他们认为翻译文学是要根据翻译者的目的去进行翻译的.

二、文学功能翻译理论的方法论

1.概念段的主题认知法

所谓概念段的主题认知方法就是翻译者把文本的内容划分成概念段,然后翻译者才开始研究这些概念段的主题思想,然后找出这些概念段之间的连接词,进而找出他们的因果联系,最后翻译者就可以根据这些连接词和因果联系来进行翻译.这就是功能翻译中概念段的主题认知翻译方法.这类比较系统的翻译方法翻译出来的文本逻辑性比较强,这使得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2.功能分类法

功能分类方法比较复杂麻烦.因为要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翻译者必须先精通英语的各种修辞功能,还要把英语的各种修辞功能明确地划分出来,然后还要把每类功能再划分成各小块功能,最后才能与汉语进行分类比较来逐一地找出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规律.

3.图式研究法

所谓的图式研究方法实际上就是研究原语和目标语的各种语句图构模式.例如,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要表达一句相同的话时,汉语的主语、谓语、宾语和英语的主语、谓语、宾语这些在同一个句子表达中,他们的存放位置是不同的,但是也有其规律所在,翻译者可以通过研究这些规律来明确这两种语言.

文学功能主义角度《左传》的翻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文学功能翻译在《左传》翻译中的应用

1.文学功能翻译之语用在《左传》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翻译以“目的论”为核心来对文章进行翻译.他们认为要翻译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翻译这篇文章的目的,面向的又是哪些读者.其次才会得到各种语言、语法、语言风格等.由于《左传》这一部著作所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而且所涉及到的一些领域是普通学者难以理解的,因此,翻译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要考虑到的问题也非常多.因此,译者在《左传》翻译中,采用功能翻译是有一定优势的.语用的翻译是每一个翻译者最为头疼的翻译,因为语用涉及到两个不同地域的语言习惯用法,倘若翻译者没有以接受者为中心,没有对目标读者的背景知识、期待以及交际需要加以重视,没有对两个不同的地域文化理解透彻的话,是很难把语用翻译出来的,而且也容易出现语用误差.如《左传》中,藏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Tsang Wan-chung said,the son of heen is covered with dust,driven out from chow.we dare not fly to ask for his officers and guards.

这句话的意思是皇上虽然被驱赶流放在外,但是藏文仲依然坚持必须要多国君以礼相待,要对国君嘘寒问暖,但是句中说“奔向官守”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问候官守,那是因为问候者自身觉得自己身份低微,没有资格亲问君主,所以让皇上身边的官守传达他对皇上的关心,然而如果翻译者没有以接受者为中心,完全不考虑接受者背景知识的话,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出来的话,接受者容易理解成为是问候皇上身边的官员,而并非是问候皇上.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翻译时如果不把语用词考虑进去,则会产生较大的语用误差.因此,在翻译《左传》的时候翻译者不仅要充分了解接受译文读者的知识、文化背景和期望,译者本身还要对接受译文的读者所在的国家文化了解透彻,不能够以本国的习俗文化来衡量译文接受者所在国家的文化习俗,要注意语用的运用要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的地区来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调整. 2 功能翻译三原则在《左传》翻译中的应用

(1)目的原则在《左传》翻译中的应用

目的原则在《左传》的翻译过程中是非常显而易见的.翻译者为了让国人更加容易理解《左传》这一部书,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译者把《左传》文言文翻译成了通俗易懂的现代文;又如,翻译者为了把《左传》这一部优秀的著作发扬光大,让这部名著走出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左传》这部经典著作,译者把《左传》翻译成了英文文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翻译者翻译这篇著作的目的,这样的目的指引着翻译者能够选择好的方法策略对《左传》这部著作进行翻译.这样有目的性的翻译才能够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也才能达到翻译者的翻译目的.

(2)忠实原则在《左传》翻译中的应用

忠实原则的最先提出者是诺德.她认为由于不同地区国家之间文化的不同,导致了文化翻译特有模式出现了两大缺陷.有人认为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的表达,但是有的人却认为翻译应该体现的是作者的观点.但是对于翻译者来说在翻译时是很难同时做到这两个要求的,因此,翻译者必须先遵循目的原则、连贯原则,才能遵循忠实原则,换句话说,忠实原则是从属于目的原则的,那么什么是忠实原则呢?在功能翻译理论中所谓的忠实原则就是要忠于原文,尽量要使译文和原文达到等值的程度.在《左传》的翻译过程中,由于《左传》这一部著作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又难以理解,因此必须是先保证目的原则,而后保证连贯原则,最后才能保证的是忠实原则,没有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就谈不上忠实原则,没有前两个原则的存在,第三个原则的存在就是无意义可言的.


(3)连贯原则在《左传》翻译中的应用

所谓的连贯原则就是翻译的文本必须是让读者易于理解,并且在一定的语言文化中,该译文是有存在意义的,也就是说该文本不管是句子还是段落都应该具有连贯性,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具有因果联系,而且必须是具有逻辑性的,能让接受者理解的译本.

连贯原则不管是在《左传》这一部优秀的著作翻译中,还是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都是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因为译者在翻译一篇文章时,如果翻译出来的语句都不连贯,语义不明,那么译本的接受者就无法理解该译本,该译本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翻译文本,更谈不上还原原文.因此,连贯原则是翻译一篇著作中要遵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不可忽视.

四、文学功能翻译对译学建设的意义

1.打破了传统的翻译方法,推进了译学建设的发展

在中国的翻译建设中,一直是沿用传统的翻译方法,而这种传统的翻译方法缺乏理论性的研究,译者主要是依据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来进行研究,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模式当中,使得翻译效果不佳.而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的是有目的性的翻译,把翻译由被动转向了主动,翻译不再是为了迎合字词表面的意思来进行翻译,而是根据原文的思想来进行翻译,打破了一切条条框框.功能翻译强调的是为了达到翻译的某一目的来进行自由翻译,翻译具有逻辑性与因果性,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而传统的翻译强调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原文表面字词意思,而功能翻译中的修辞使用却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形式.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功能翻译对推动译学的建设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因为功能翻译打破了传统的具有固定模式的翻译方法,是一次译学建设的重大发展,这将会使得译学建设越来越完善.

2.文学功能翻译推动了文化大融合的进程

两种语言之间是存在一条河流的,而文学功能翻译的出现就好像是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架起了一座桥,使得这两种语言沟通起来更加容易.功能翻译使得理解与被理解变得更加容易些,这会使得世界各国语言文化的传播,随着各国语言文化的交流增多,那么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就会逐渐趋同,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将会出现文化大融合的现象,而文学功能翻译在这一文化大融合的进程中是起到一个推动作用的.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已经联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不可分,世界大融合势不可挡,不管是在经济还是在文化方面,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而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具体体现,但是交流容易,然而让接受者能够完全理解被接受者的意思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两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被理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译学行业就这样兴起.传统的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方法只是局限于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去生硬地翻译文章,力求翻译出文章的字面意思,这样的后果是无法取得好的翻译效果的.然而,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翻译方法,为译学建设输入了一股新鲜气流,从而推动了译学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左传》翻译为例,深度剖析了什么是功能翻译,功能翻译在《左传》翻译中又是如何应用的,以及文学功能翻译对文学作品翻译又有何意义,力求为翻译学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让译者更好的翻译,让读者获得更加准确的阅读资料,让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