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

点赞:20195 浏览:928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普遍存在种种词语空缺现象,这给语言的理解与翻译增加了难度.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 键 词 : 英汉互译 词汇空缺 产生原因 解决对策

引言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我们应明白这样的事实,由生活经验、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而引发的英汉两种语言成分在意义上不完全对应的情形,也就是有时彼此不能在对方的语言里找到相应的对等词,即所谓的词汇空缺现象.通俗地说,就是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个圈子才能表达.如果译者不了解词汇空缺,就会给交际和翻译带来困难和障碍.因此,研究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是寻求词汇空缺问题解决策略的前提.

一、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1.因生存环境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汉语的谚语、典故、成语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习惯等作为基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历史渊源.如:“隔墙有耳”、“四面楚歌”、“东山再起”、“名落孙山”、“胸有成竹”等,若直译只会令英美读者费解.在我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时总爱说:“吃过了吗?”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并不是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只是打个招呼罢了.但如果向英国人问起:“吃饭了吗?”则他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没吃过饭你会请我吃?”有的还会对问话人产生反感.

2.因宗教信仰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paint the lily,从《圣经》天使报春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百合花在基督教艺术中被当做贞洁、清白、纯正的象征,显得格外高贵和美丽.因此为百合花饰粉抹彩是徒劳无益的事.如果仅译成“多此一举”、“徒劳无益”等汉语习语,则文化差异丧失殆尽.汉语习语“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含有褒义,而原意略带贬义,二者修辞色彩不一致.“画蛇添足”又令人联想起中国文化中有关蛇的传说故事,与原文文化背景不符.又如把中国的玉皇大帝译为Jade emperor,或把佛教里的“观音”、“四大金刚”之类的词直译过来,都会令西方人困惑.

3.因风俗习惯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汉语里用“张三”、“李四”、“王麻子”来指普通人,而英语则用Tom,Jack,Mary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常见的“油漆未干”说成英语也变成了“湿油漆”(wet paint).女生宿舍门口常见的“男士止步”警示语,多被误译做Don’t e in boys!或No admission for gentlemen!这是最为典型的直译.国外习惯性的称法为Girls only.我们考虑的是别人的立场,总是客气地说:“您先请!”而一般在国外却常说自己怎样,一句After you也传达了不少思维过程的差异.

4.同一人或事在两种语言中各有所指.如即翻译专有名词时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否则会造成混乱.如你把“张曼玉”译成Zhang Manyu,英语读者多会不知所云,但是你若说Maggie Cheung他们就会啧啧称赞,因为他们在影片中所熟悉的是Maggie Cheung而不是Zhang Manyu.

5.英汉两种语言里,有不少修辞格利用了各自语言的特点,要把它们译成另一种语言相当困难,有的甚至是不可译的,因为它们的语法、语音语言形式或文化背景不为译文读者所了解和熟悉.如:

人曾为僧,人弗能成佛(拆字)

外甥打灯笼——照舅(歇后语)

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双关)

女卑为蜱,女又可为奴(拆字)

上述方面是英汉互译中产生词汇空缺的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需要明确的是,语言之间存在词汇空缺,完全属于正常现象,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

二、英汉互译时词汇空缺现象的处理

在英汉互译中,针对词汇空缺现象,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三种对策:音译、直译、意译.

1.音译

音译对策主要适用于人名、地名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应词来表示的情况,如汉译英的例子有:磕头(kowtow)、荔枝(litchi);英译汉的例子有:engine(引擎)、motor(马达)、sofa(沙发)、logic(逻辑).

2.直译

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素质不同,两种语言的一对成语即使词义相近或相似,因潜在的背景因素引起的心理联想不同,二者的确切词义与情感色彩也不会完全等值.直译加注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不会歪曲中文形象,二是有益于文化交流,三是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选集》第956页)

The old saying,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simply means the masses he great creative power.

3.意译

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采用“并行对策”即意译对策非常有效.如果某一语言现象,在译文语言中只用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即“并行”的词汇来翻译,那么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一个“空缺.有些汉语在字面上就内含中国古代的人名、地名,有的出自寓言或历史典故.对这部分词汇不能按字面意思直译,加上解释性的文字又失去了成语精粹的特点.这时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内含意义即可.如将“毛遂自荐”译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说成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不管三七二十一”译为regardless consequences,粗枝大叶仅说成careless或crude 均较妥帖.

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外语教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套译成英语习语

有些汉语惯用语所具有的民族性、民俗性和地方色彩很浓厚,直接把它们的字面意思译成英语,无法使英美读者接受,我们可用对等的英语习语进行套译.一方面可使译文读上去更通顺,另一方面能给英美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如“说曹操,曹操到”可译成Talk about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惺惺惜惺惺”套译为Like attracts lik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

结语

我们只有深入研究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解决它给交流和翻译造成的障碍.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繁杂,只有把握好源语言的真正含义,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原本难以翻译的词汇已经被直接借用,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新的词汇空缺仍会不断出现.深入学习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