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罗琳:《偶发空缺》

点赞:27826 浏览:1307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9月27日,J.K.罗琳继“哈利·波特”系列之后的首部新作《偶发空缺》(The Casual Vacancy)英文版上市,出版商利特尔-布朗公司首印超过200万册.10月20日,简体中文版上市,联手引进此书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公司的首印数也高达80万册.本刊记者由此对中文版的两位译者任战和向丁丁进行了专访.

三联生活周刊:这本书的英文出版方对新书内容有严格的保密要求,但是简体中文版在英文版面世后的3周内就出版了,请问翻译工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怎样进行的?

任战:我们7月底到伦敦,9月初才回来,被关在阿歇特出版集团14楼一间密不透风的小会议室里干活,掐头去尾39天,密密麻麻的506页.提前获得该书翻译资格的除了简体中文版,仅有法文、德文和荷兰文版.我们成为头两个看到这本书的中国人,可惜有保密协议,我们只好把得意埋在心里,像远渡重洋的华工一般低调地埋头工作.

向丁丁:这一个月就像一段人生真空,像两株植物移植到伦敦,穿梭在小花园房子和出版社大楼间.朝九晚七,日译5000字.

三联生活周刊: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受保密协议制约,英文版的出版方在实际操作上也有一系列的严格保密措施?

任战:是的.比如说我们拿到的全部是打印稿,而不是电子稿.每个译者拿到的每张纸上都印有自己名字的水印,如果有稿子外流,很容易查到是谁泄密,这是最有约束力的一个举措.其次,我们的工作电脑不能联网,查询资料的电脑由英方提供,不能安装软件,不能上传附件.存储设备、笔记都要锁在办公室的保险箱才能离开.

去之前还期盼中、德、法、荷译者齐聚一堂,但事实上我们都被各自隔离,甚至不在同一楼层.不光书的内容不能讲,我们甚至不能跟阿歇特出版社所在大楼里其他出版社的人说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所以在楼道里,我们只好装作不懂英语,见人只是笑笑,尽量把自己隐形.我们的房东太太甚至还一度以为自己的两位神出鬼没的中国房客是来英国翻译什么导弹军备材料的.

J.K.罗琳:《偶发空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系列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联生活周刊:翻译的作品难免会加入译者的个人风格,两个译者同时译一本书,怎样分配工作以及把握统一的风格呢?

向丁丁:我译前半部,任战译后半部.罗琳此书语言风格整体较为平实,偶有毒舌幽默处、优美抒情处,故较容易把握.两人的讨论是常事,也互相看稿.

三联生活周刊:你们怎么看待罗琳的这次所谓“转型”?

向丁丁:从魔幻的、彼处的世界来到现实的、此处的世界.人物的命运不靠魔法,全靠自由意志、社会角力.转型的确很大.

任战:从人物的刻画上说,“哈利·波特”系列更平面,而《偶发空缺》更立体.比方说,“哈利·波特”系列里的麻瓜德思礼姨夫一家,给人的印象就是厌恶魔法、对哈利很坏、自负自私什么的.当然,那里面也有复杂的人物,但绝大多数人物都是可以简单概括的.《偶发空缺》写了一群麻瓜,但他们都很复杂,很难用几个品德小标签简单地贴在身上.我想,不管“哈利·波特”系列后来的气质如何,罗琳对这套书最初的设定肯定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所以善恶的界限比较明显.但作为现实题材的《偶发空缺》,就正如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绝对的善恶对错,灰色地带比较多,既能看到人物呈现给你的样子,也能看到他或她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情节上说,《偶发空缺》更加平缓,细节处见功力.

三联生活周刊:其实根本不应该带着“哈利·波特”系列的印象和眼光去审视这本书?

任战:是的,带着“哈利·波特”系列的印象和眼光来看这本书,对这本书和作者都是不公平的,难以做出公正的评价.看书时,忘掉“哈利·波特”,忘掉罗琳的名字,会更容易喜欢上这本书.

三联生活周刊:这本书出版前给出的内容简介,在极少的信息量里包括死亡、选举,有点儿像在介绍一本犯罪推理小说,甚至政治惊悚小说,但实际内容和精彩处都不在此,你们觉得在哪儿?

向丁丁:人心.小说开头人物渐次出场,多得令人几乎要却步,但随着情节走下去,每个人的性格都异常鲜明地刻在脑中,绝无混淆的可能.

任战:确实,对罗琳来说,议会选举不过是个幌子,是“描写这个小世界的完美切入点”.她的目的还是写人,写,写责任.虽然书中有网络犯罪,有吸毒贩毒,描写的是当代英国一派晦暗之景,但它的内核却是古典的.她对社会问题和民生艰难的关注,会让人想到狄更斯;而她对一个人群纤毫入微、绘声绘色的描写,又带着些许简·奥斯汀的风范.她在这部书中所展现的,正是一位严肃作家的人文关怀,她似乎在以文字为武器,唤起人们的责任心,希望以此带来变革,哪怕只是一些态度的转变.正因为此,我们在这本书如珠玉般处处点缀的幽默之下,读到的却是愤怒,矛头直指人心的冷漠、势利和不作为.

三联生活周刊:反过来说,虽然整本书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压抑的,但小幽默总是贯穿在其中.

任战:英国人把幽默看得特别高,他们把幽默当成一个人有没有才智的表现,嘲笑自己的国家嘲笑自己.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她的幽默都在描写的细枝末节处,处处有惊喜.那种微妙的小心思、扭捏的小姿态,若直白地写恐怕会让人读来枯燥,但她都是夹带棒,小小地调戏人物一把,翻译时候经常让我忍俊不禁.话又说回来,不管细微处怎么有趣,归根结底还是一本让人胸闷的书.


三联生活周刊:书中囊括并细致地描述了很多人物关系,大概每个读者经历不同,对每种关系感受的轻重也会不同,在这种种关系之上的,最大的矛盾或者说关系是什么?

向丁丁:宏观上的贫富矛盾,微观上的私密情感无力症.

任战:她自己说过,这本书是写贫穷和贫穷带来的苦难.我觉得是两层,每个小处的亲子、夫妻、恋人是铺在下面的一层,往上一层是整个帕格镇跟贫民区之间的针锋相对.如果非要在这两层之间分出侧重,我会选贫富矛盾.这个判断是由罗琳的几次访谈中得出的,她是非常关注社会问题的作家.她觉得自己的新作担负了某种社会使命,或者这也是她写作野心的表现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罗琳选择中产阶级作为写作对象,甚至说是嘲讽的对象,也和她的个人经历有关?

向丁丁:应该是吧.她早年的落魄时光应该让她对贫穷的成因有过思考,对人情的冷暖有所体验.

任战:她最想写中产阶级,他们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她觉得中产阶级是世界上最可笑的阶级,她想嘲讽这个阶级.这或许是经历贫穷时候埋下了嘲讽的情绪,这也是我们翻译时候的感受.

三联生活周刊:这本罗琳首部写给成人的书,对于“哈利·波特”系列赢得的未成年读者,与其说是不适宜他们读的所谓露骨描写,不如说是沉重的基调和主题?

任战:这本书的基调比较暗淡,虽然“哈利·波特”系列后面几部的氛围也越来越黑暗,但还有个光明的尾巴,整个基调是向上的.但是这本书就让人看得很憋闷,有很多无奈之处.我感觉,正如罗琳自己说的,她并没有义务要充当孩子们的保姆,她想写自己内心真正想写的东西.这本书确实没有什么所谓露骨描写不适合“哈利·波特”系列的读者看,但我觉得未成年的读者对这本书的感受,或者说对现实的无奈,可能不会有年龄大些的读者那么强烈.

向丁丁:如果当年的“哈迷”长大了,愿意泡杯茶慢慢看一个英国小镇上的故事,体会自己生活周遭的一切是不是也在地球那一端上演,那么很好,这就是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