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何被信仰

点赞:4105 浏览:159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法律与宗教》一书是美国学者伯尔曼教授的著作.这本书不仅讨论了法律与宗教的复杂关系,而且在分析了法律与信仰之间的联系.本文试图从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一书入手,指出其所倡导的法律的信仰问题在我国当今推进法治的进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而从理论上对法律如何信仰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关 键 词  法律 信仰 法治

中图分类号:D648.1 文献标识码:A

一、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一) 西方传统文明的危机:法律与宗教关联的断裂.

笔者认为,宗教和法律并非像一般所理解的那样是截然对立的,宗教和法律的隐喻正是西方社会共同体的传统表征.在最近的200年里,由于西方传统社会的二元论思维范式的影响,宗教逐渐地失去了它的社会性,慢慢退回到私人生活领域去,同时法律不断失去它的神圣性,日益变成为纯粹功利的东西,正义与神圣之间的纽带逐渐割裂.宗教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断层.人们由此对法律与宗教的信任开始出现动摇.这种危机预示着整个西方文明的统一性与共同目的性的衰退.

(二)法律与宗教的隐于一旦断裂,必将两败俱伤.

针对法律和宗教的关系,伯尔曼的观点是,法律和宗教之间密切联系、互相依存.法律和宗教相互渗透,而且相互需要.伯尔曼对宗教与法律的关系的总结是:二者是相辅相依赖、休戚相关的,“法律给予宗教以其社会性,宗教则将其具有的方向、精神和法律赖以获得尊敬的神圣性赋予给法律.在宗教与法律相互分离的地方,法律自然容易退化为凝固的教条,宗教则易于变为狂信.”

(三) 超越法律,超越宗教,树立一元思维观念.

在最近两百年里,方法律正日益变为纯功利的东西而慢慢丧失其神圣性,宗教也逐渐退回到私人生活中去而在不断失去其社会性,正义与神圣之间的纽带开始断裂.为了克服法律与宗教的断裂,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克服渗入了一切分析形式的二元论思维模式.伯尔曼认为,新的时代将是一个“综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 “亦此亦彼”取代“ 非此即彼”.不再是主体反对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不再是意识反对存在,而是意识与存在同在,不再是理智反对情感,或者理性反对,而是整体的人在思考和感觉.宗教携同法律,信仰伴随劳作.等正义便是神圣的,否则就是不正义的.神圣的便是正义的,否则就不是正义的.”

二、法律为什么必须被信仰

(一)法律的效力来自于宗教赋予它的“神圣性”.

法律对宗教的需要是神圣性.在信仰宗教的国家里面,或者信仰宗教的民族里面,人们首先要服从神,其次才来服从世俗社会的这一套规则.神就是正义的化身,人们所理解的神的旨意和世俗订立的规则是一致的,这就是对终极的正义性的信仰.没有这个神圣性,法律不过是呆滞的、机械的教条,是对人心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外在的东西,立法和执法的人可以通过暴力手段强行地制定法律、实施法律,但是,这样的法律不在人心中,只是统治者纯功利的考虑.

法律信仰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民族身体力行的法律实践中生长出来的,它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不是精英们写文章呼吁的,是人们有一种终极价值观的信仰产生出来的.对法律来说,需要有一个人民对之尊敬、服从的原因,这个原因必须是人民自己所承认和接受的终极信仰,否则,法律将是苍白无力的.

(二)信仰的缺失造成法律的工具性移植和低效.

如果撇开法律的宗教性,仅凭国家机器的暴力来保证法律的实施,法律之终极价值就被放到了一个边缘的位置,因而人们对其的信仰也自然弱化和式微,忽略了法律宗教性的人或者不信仰法律的人,总是会找到规避法律的漏洞.这也说明法律不可能是尽善尽美完备的,不应该强调对法律完备的要求,而应该从法律本身是不是具有价值来考虑,如果仅靠刑罚来威胁的话,有时候起作用,但有时候并不能使得人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重要的是,还要为上帝尽责的人的提供指南、肯定价值,法律在社会中要得到有效的执行,人们对其的信仰程度和内心认可度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因素.

三、法律如何被信仰

(一)法律和宗教重新融合.

法律规则或者程序制度,包括那些所谓正义的一套理论,这些东西重要,但是它不足以唤起人们对它的信仰,只有当法律与人们所信仰的东西发生了难以割舍的联系的时候,只有当法律能够给人们提供某种符合其根本需求的东西的时候它才能够被信仰.只有体现和蕴含正义的法才能人们接受从而被信仰.然而评价法律是否正义的标准是多元的,不仅包含法律规则和正当程序,更重要的还取决于法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中的评价体系,从最终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道德和宗教传统以及社会效果等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需要借助人们对生活的终极目的和神圣事务的意识,即宗教.


(二)重塑对法律的信仰.

要使法律获过的人们的内心信仰就必须摒弃一种思维,那就是仅仅把法律看做是一种进行统治的工具;是通过权利义务的分配解决来纠纷、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制度;是具有国家强制性的一种权威;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一种规则.而是取而代之树立这样一种思维,即法律不仅是一种工具、一套制度、一种权威,它还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终极意义和目标的追求与关切,是内在于人的全部生命和人类精神生活的一方面.法律不仅从外部通过分配权利和义务,解决纠纷,从而保障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的实现,而且法本身也必须有对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的精神追求,它具有其神圣性.

(三)倡导良法之治.

法律的善恶是决定人们对其是否信仰的最基本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点.亚里士多德曾有云,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亚氏的这一解释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近现代法治观念的核心内容.我们现在所说的法治,主要就是包括这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不仅是民众而且所有当权者,一切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不得违反,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另一方面是被遵守的法律本身应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所谓良好的法律,应当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权力、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只有良善之法, 才能获得社会主体的普遍认同, 才能使法律具有权威, 法律信仰方能成立.只有良法之治才能使人们接受它,进而形成遵循法律的习惯,以至产生对于总体法律的信仰.

法律何被信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律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法律需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众所周知,法律具有历史延续性,是要解决现实问题的,而一国与一国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相对于中国而言,现在我们的法律基本上是从外国移植过来的,因此,我们在实行移植过来的包含着他国民族情感、渗透着他国历史、解决他国现实问题的法律的时候,就必须考虑我国现实的和历史的特殊性,考虑我国独特的民族感情,使这种法律在实施过程中能与我国的历史传统、社会现实及民族情感相接轨,以减少实施的阻力,从而使人们从内心接受并信仰这种法律.

四、结语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不仅应该得到人们的信仰而且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仰,而对法律的信仰并不仅仅是一种言词上的表白,一种口头上的决心,而必须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社会全民的事业,因此对法律的信仰也不应该仅仅是某个或某些个体的专属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和倚重,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问题.尤其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时期,要使人们信仰法律,就必须意识到法律的精神实质,赋予法律以高尚性与神圣性,体现其对人的目的关怀,使所立之法能够切合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使法律能够在社会上得以合理、准确的实施,使人们真正地能从遵守法律中得到实际利益和好处.只有这样,人民才能认识到遵守法律是好的,实现人们心中普遍公认的正义,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要求,也只有这样,我国的法治建设才能早日完成,我国的法治也才能真正实现.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